苏鲁豫支队领导班子都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深更读过去 2024-02-13 19:50:56

1938年底,八路军115师685团奉命改编为苏鲁豫支队,东进华东敌后,开赴江苏、山东、河南三省交界地带,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0年6月支队南下华中,后编入八路军第五纵队为第一支队,在皖南事变后,成为了新四军第三师一部。

苏鲁豫支队领导班子都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支队长彭明治

彭明治曾在黄埔军校教导团教导大队学习,参加过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也曾在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彭明治参加了南昌起义,红军时期曾担任过师参谋长一职。

抗战爆发后,彭明治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参谋长,参加平型关战斗后任685团团长。1938年冬,根据中央的决策,685团扩编为苏鲁豫支队,彭明治任支队长。随后,彭明治率部南下支援新四军。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3师7旅旅长。抗战胜利后,彭明治进入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7旅旅长,也曾担任第四野战军13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也是全军唯一由旅长升任兵团副司令的人。

1955年,彭明治被授予中将军衔。

支队政委吴法宪

吴法宪是政工干部,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政治处副主任,后任第685团政委。1940年5月奉命率部南援华中,任八路军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第三师的政治部主任一职。

解放战争期间,吴法宪去了东北。在东北担任过纵队政委,1949年开始任三十九军政委,后担任第十四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5年,吴法宪被授予中将军衔。

副支队长梁兴初

1930年,只有17岁的梁兴初加入了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战期间,梁兴初担任685团1营营长,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梁兴初升任八路军685团副团长。不久,部队东进,改编为苏鲁豫支队。梁兴初任副支队长兼第4大队长。

1940年,梁兴初任115师教五旅旅长,年底,奉命南下支援新四军任独立旅旅长。后成立了滨海军区第一军分区,他任司令员。

在解放战争中,梁兴初到了东北,担任纵队司令员,在辽沈战役中,指挥了著名的黑山阻击战。后成为军长,一路南下,打了许多硬仗、恶仗、胜仗,罗荣桓同志曾赞誉他为“虎将”。建国后,梁兴初带领38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

1955年,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参谋长田维扬

田维扬1927年参加革命,参加过鄂北起义,后来被安排到湖北省警备第5团当兵,程子华等人领导的大冶起义后,田维扬所在的部队被编入红五军,红军时期田维扬成长为了团级干部。

抗战开始后,田维扬担任115师教导营总支书记,后担任苏鲁豫支队参谋长。由于部队调整,田维扬没多久调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任政治委员,大队长是胡炳云。1940年8月,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改编为第5纵队1支队1团,田维扬仍然担任政委。“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八路军第5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田维扬被任命为该师第7旅副旅长。

解放战争开始后,田维扬去了东北担任辽吉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随后又被任命为骑兵师师长。此后,田维扬一直是师级干部直到新中国成立一年后,他才成为军长。

1955年9月,田维扬被授予中将军衔。

政治部主任王凤鸣

王凤鸣也是一名老红军了,担任过罗荣桓的警卫员,参加过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抗战开始后,担任685团政治部干事,后成为八路军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四大队政委。

也正是这位高级干部,自甘堕落,与时任湖边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一起,制造了湖西“肃托事件”,他们肆意屠杀干部,最后甚至连苏鲁豫副支队长兼四大队长梁兴初都被抓了,差点被杀。

支队长彭明治只得发报向罗荣桓报告,罗荣桓释放了被关押的干部,没有对王凤鸣严肃处理,而是把他调离。不过最终延安还是决定对他严肃处理。王凤呜也自知错误严重,于是就彻底背叛了革命,从此不知去向。

3 阅读:1680

深更读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