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诗词水平如何?他水平最高的5首诗词,堪称“小李煜”

驶向一江诗词 2024-05-02 07:47:52

提到“文学艺术家”皇帝,恐怕就要数词帝李煜和宋徽宗赵佶了,李煜我已经专文介绍了,本文再专门介绍一下赵佶和他的诗词。

宋徽宗赵佶跟李煜一样,皇帝当得很糟糕,治理天下力不从心,宋朝江山危在旦夕,他就早早地把皇位让给儿子,自己当太上皇享清福去了。

但即使这样他依然没得到好结果,“靖康之难”爆发,宋徽宗、宋钦宗都成了金人的俘虏,连同宫廷后妃、宗室贵戚、大臣等共三千多人被金人掳至北方,一路上受尽折磨,皇后、太后受尽耻辱,均死于非命,他俩“宗”也没得到好果子吃。

别看宋徽宗当皇帝不咋地,但在艺术上却是一位天才,他是非常杰出的画家和书法家,自创的“瘦金体”令后人望尘莫及,而且他还会写诗词,为后世留下不少诗词佳作,尤其被俘后的作品水平更高。

但赵佶写诗词水平如何?他最精彩的5首诗词都是哪些,如何排名?本文即将揭晓谜底,读完这些诗词对他的诗词水平就会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第5名 赵佶的《醉落魄 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很明显这是一首悼亡词,是赵佶写给贵妃刘氏的。宋徽宗对刘妃的去世极为悲痛,啜泣不已,特旨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节,这份悲愤之情通过这首词能够感觉出来,客观说此词写得还是很有深情的。

第4名 赵佶的《题燕山僧寺壁》

九叶鸿基一旦休,

猖狂不听直臣谋。

甘心万里为降虏,

故国悲凉玉殿秋。

这是一首写于靖康之耻后他被俘北去路上的一首诗,是一首“忏悔之作”。赵佶被俘,悔恨当时不听忠臣的进言,但悔又有何用?自作自受,只能独自回味“故国悲凉玉殿秋”了。

第3名 赵佶的《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这首诗和上首主题一致,是宋徽宗被囚居五国城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赵佶听着萧瑟秋风吹打着简陋的破门,面对着昏黄的灯火,度过了一个不眠寒夜。他想起故国,想起当日的荣华富贵,而如今身为俘虏,遥望南方,连一只大雁都看不见。看见又有何用?只能徒增悲凉。

第2名 赵佶的《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首词也写于赵佶被掳北行的途中,他看见杏花盛开,感春伤怀,百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

此词上片写杏花,怜花怜已,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他对帝王生活的回忆,暗示自已当时的痛苦和凶险的境遇。

下片抒写故国愁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甚至梦中都梦不到故国情形的无奈和悲凉。

此词用语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悲凉哀怨,如泣如诉,艺术水准很高。

第1名 赵佶的《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很明显,这首词同样写于赵佶被俘以后。通过追忆亡国前汴京城的繁华,通过对昔日汴京生活的追忆,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满含思国之愁和亡国之痛。

全词忆昔伤今,抒发真情实感,韵味悠长,将亡国之君的愁和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宋徽宗赵佶的5首诗词分享完了,客观来说他当皇帝不及格,写诗词还是很不错的,远在及格线之上,称他为“小李煜”也不为过。

朋友们,感觉宋徽宗写诗词水平如何?大体可以和哪位诗词家并驾齐驱?欢迎分享高见。

3 阅读:116

驶向一江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