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不完的订单,赚不到的钱,为何司机的收入持续被反向压缩?

网约车之声 2024-01-13 17:09:45

从2020年以后,大家都有个深刻的知觉,网约车行业已经黏住了乘客,同时也绑住了司机。在摆脱了明面上的“价格战”之后,一系列新的规则和玩法,让这个行业越来越虚幻,乘客难打车,司机难赚钱,这跟见了鬼一样的定律,实实在在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从2023年12月交通运输部曝出来的数据来看,去年一年相比2022年,合规司机净增134万,现在司机总数已经到了六百多万,也就是说一年涨了近五分之一。

老司机邓师傅对这一点的感受尤其明显,作为一个从5年前就开始跑网约车的人来说,见证了从2017年后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

他坦言,说现在真的是赚不到什么钱,除了旅游旺季和节假日的时候,平常真的接不到什么单子。尤其现在供需变化很明显,平台还为了提高应答速率,不断吸纳司机,然而现在乘客发单,依然很难达到秒接的速率。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钱的问题。现在明面上的价格战已经不允许打了,但是暗地里的较量可一直没停下,各大网约车基本已经实现了成熟的盈利模式和周期,也不可能像前期一样撒钱不要命。反而现在筹谋着收回之前的成本,以及拓展阶段平台发放给乘客和司机的红利。

乘客端的价格是不能随便涨的,现在网约车行业还没有实现垄断,涨价乘客会跑。所以只有从司机端想办法,阴阳账单、调整车费、提高抽成比例。

官宣的抽成比例肯定是不会那么明明白白的,最有力的门道是在平台发放给乘客端的优惠券上,因为这个优惠价格,最后的成本分摊还是落到了司机的头上。也就是说,在原本抽成不改变的前提下,平台想要刺激乘客消费,但是到头来司机到手的钱却“莫名其妙”没有了。

所以,看着现在订单多的数不过来,但是司机到手的钱是真的少。最直观的对比就是要达到同等收入水平下的出车时长,以前10个小时能到的收入,现在得跑15个小时,拿司机的时间成本不当成本。

平台用大额优惠券吸引乘客,是增强了乘客的粘性,但是苦了司机。现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司机都不会绑定一个平台,而是选择多个平台轮流跑,这又增加了疲劳驾驶的可能。

被困的网约车司机,不知道还能在这个出不去的围城里挣扎多久。

0 阅读:885
评论列表
  • 2024-01-16 12:07

    一口价和特惠单都跑,赚不到钱饿死都活该

  • 2024-01-14 18:42

    二百来外有空车,不派,派个3公里的车,过来十分钟,乘客觉得时间长没车,市场缺车,司机过来十分钟,送15分钟半小时没了,到手12元司机忙死又不争钱,其实多是平台为了多争钱,二边欺人

  • 2024-01-14 17:56

    大数据,精准剥削

  • 2024-01-16 16:37

    死路一条[汗]

网约车之声

简介:八年网约车司机,和你分享路上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