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自由贸易了!都什么年代了还闭关锁国!

飞舟谈教育 2024-02-27 21:58:44

2月中旬,“closeai”发布sora,文生视频实现。

毫无意外,这次首先集体高潮的,又是国内很多文科领域的人。此前chatgpt发布也是一样,低调的理科人没什么声音,同样是一群文科人占据了舆论场的主流声音。

当时、也包括这次sora的发布,高呼狼来了的,据我不完全统计,多数集中在财经、金融、经济等领域。当然了,人家也是他领域内的专家,容易让人相信他们的话。但是,当专家一旦跨领域了,他的认知水平和很多普通人根本没啥区别,有时候还不如吃瓜群众。

不管是上次gpt、还是这次的sora,他们会怎么说呢?一般结构都比较固定,都会有雷打不动的开头。

gpt发布,就会是:“这次gpt的发布,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未来会有几个颠覆性的影响”。

gpt从3.5到了4.0,就会是:“这次gpt的更新,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未来会有几个颠覆性的影响。”

sora发布,就会是:“这次sora的发布,实在是太可怕了,对未来(或哪些行业)会有颠覆性的影响。”

然后在正文中,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重复,“在肉眼可见的未来”,知识不值钱了,gpt/sora会像水电互联网一样成为基础设施,多少个行业会被机器替代了,多少人要下岗了云云。

感觉也像是某些自媒体那种“震惊体”。不过,有些大v还算是有良心的,吹吹牛给自己涨点流量也就罢了。有些就不那么地道了,就会往咱们为什么做不出来、咱们为什么用不了人家的东西,咱们的体制是不是又什么问题,是不是院士又没给领导敬酒这类胡话上扯。

gpt那会,我戏称“最懂前沿科技的,还要数中国的财经/经济人”。到了sora,我感觉这句话仍然适用。未来美国再整出几个这样的秀,这话仍然能用。

感觉我们这一代人是挺幸运的,别人一生之中也经历不了几次科技革命,我们能经历很多次,而且还都是同一次——第四次科技革命。

阿尔法狗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我们要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了。

vr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我们要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了。

元宇宙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我们要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了。

gpt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我们要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了。

sora出现,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我们要进入第四次科技革命了。

正巧前几天,苹果的vision pro被新闻报出遭到了大批粉丝的退货。这和之前的火热销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后来应该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些概念刚出现的时候炒得热火朝天,但喧嚣过后却是一地鸡毛,如果啥动静没有就算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sora发布不到一周,2月21日,英伟达发布2023第四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大增265%,每股收益同比暴增765%,连续三个季度创纪录。英伟达股票创下华尔街历史上最大单日市值涨幅,成为美国股市市值第三大的公司,仅次于微软和苹果。英伟达如今的市值逼近2万亿,几乎是传统芯片厂商英特尔的10倍。

都这么夸张了,还有大佬说,英伟达的市值最终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然而,英伟达2023年营收609亿,市值现在2万亿了。特斯拉2023年营收1000亿,市值只有6000亿。此前特斯拉也被炒作过,现在下来了。英伟达是让外界有了炒作的热点。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美国那些所谓的划时代科技创新,基本都是配合美股、为美股炒概念服务的。你完全能够理解,在一个脱实向虚的美国,它就是搞出来工业化的东西也没法落地,只能炒一些虚无缥缈的概念玩。

人家炒作是有动力的,咱们有些人跟着炒作就纯属跟风了。更别提什么改变世界、划时代这些天花乱坠地吹了。我们有些媒体啊,感觉没什么自己的主见,只会跟着别人跑。

同理,人家大v炒作有流量,你普通人跟着就容易被忽悠。某国内排名前二的高校的博士,过去一年通过卖ai课,就赚了5000多万,还被外界调侃为“AI圈中唯一可以与奥特曼平起平坐的人”。好玩的是他就读的专业是工业设计,不属于该校的ai、或计算机学院,属于该校美院(笑哭)。

未来还没来,韭菜先被割了。你看,知道为什么最懂前沿科技的都是财经人了吗?虽然人家不是财经专业的,但通过卖课割韭菜,起码是有经济头脑的,哈哈。

sora出来后,除了想炒作股市的、想割韭菜的,还有些人是在单纯的说,确实是很厉害啊,我们是不是又落后了?过了几天,好多人就跟风嘛,就说“绝不是危言耸听”(是不是我前面说的类似“震惊体”的开头?),然后紧接着说“AI正在拉大中美之间的差距”。

说这话的众人其中之一,是个女主播。她直播说这些话的时候,还露了些乳沟。这就是更加明显的跟风。我们可以指乳沟为证,确实是她在危言耸听了。有时候啊,本来是没有这些差距的,都是被她们的乳沟硬挤出来的差距。

我们还有太多的人没有转过弯来,总觉得美西方有多厉害。一个新东西出来,是美国的就无脑大加吹捧,是中国的就无脑贬低。这是软骨头病,是应该治的。

就在我们这边把gpt、sora、包括英伟达等吹上天的时候,英伟达说,中国的华为才是我们的最大竞争对手。在英伟达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认为华为在图形处理器(gpu)、中央处理器(cpu)等用于ai的芯片领域,都能和英伟达竞争。

而中国国内的百度、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等英伟达的重要客户,因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已经开始转向购买华为的芯片。这样的举动证明,中国公司已经打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

当然,在某些人的口中,中国不知道还落后美国多少呢。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一方面封锁了中国,一方面也封锁了美国自己。很多美国公司都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封锁令让他们的产品无法在中国销售,商业利益是受损的。

我们看到,不少美国企业在游说美国政府,争取能给自己开个口子,继续往中国卖东西。但是我们需要保持清醒,人家可不是为了中国的利益,单纯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媒体引述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利特·克雷斯的说法称:“(英伟达在)除了中国之外,所有其他地区(市场)的增长都很强劲。在美国政府实施出口管制规定之后,我们在中国的数据中心营收大幅下降。”

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市场有多大,英伟达不会不知道。但是,美国想用行政手段阻止中国向高科技领域迈进。受到美国法规限制,英伟达无法将先进芯片出口到中国。

英伟达急啊!

怎么办呢?

绕开美国的管制,向中国市场特供两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

怎么个新法呢?

美国对出口到中国的技术、产品的管制,主要集中在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已经成熟的技术是不限制的,当然了,限制了也没意义。所以,黄仁勋想出的办法就是,在现有被美国政府禁售的芯片基础上,削减算力、降低性能给中国市场开发“特供”版本。

简单说,英伟达就是要把高性能芯片,变成低性能芯片卖给中国,以此绕开美国政府的管制措施。但是ai时代,芯片最重要的就是算力,你给个低配版的,这是在施舍吗?

联合上文我们说过的,英伟达自认的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的华为,中国国内很多大厂已经把芯片订单给到了华为。那么英伟达此举,实际不就是想低价倾销自己的低性能芯片,来打击中国的竞争对手嘛。

英美国家,不一直是自由贸易的鼓吹者吗?但现在我们看到,他们开始搞贸易壁垒了。一方面,最先进的东西不给你卖,怕你技术层面超过他们。另一方面,你取得竞争优势的东西不准你卖到他们国家去,害怕他们自己的企业死光光。

一百多年过去,现在轮到我们说:开门!自由贸易了!都什么年代了还闭关锁国!

欧美“关门贸易”的可不止芯片一个领域哦。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庇护,昔年如日中天的思科,应该早就在“巨大中华”的挤压下破产了吧?思科如今只能躲在美国政府的保护伞下,吃美国国内自己的业务。可怜啊!

前一阵还有个搞笑的事。欧洲有个贸易公司,把在中国卖的大众id系列电动车倒腾到欧洲去卖。因为中国卖的大众只有德国的二分之一左右,所以跨海过去还是能赚。

结果“为了阻止德国人买到更实惠的德国汽车”,大众把这个公司给起诉了,要求他们把这些运过去的(注意不是走私哦,人家正儿八经运过去的)大众电动车销毁,销毁的费用还得这个公司自己出。

德国车在国内还能卷得动,何况还有过去油车的份额,是能挺一段时间的。法系就不一样了,作为早早出局的一方,就开始在背后撺掇欧盟来调查中国电动车所谓的补贴政策。

欧盟之外,美国也在考虑用关税等手段,限制中国电动车及零部件的进口。欧盟除了调查中国的电动车,还把反补贴调查扩大到了列车。昔日用坚船利炮轰开第三世界国门的列强,如今开始反对自由贸易,开始闭关锁国了。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一方面防止对手的低价倾销,保护我们的自主研发。另外警惕对手的舆论战、宣传战,有些媒体别净傻乎乎地跟着对手走。现在对手才是破坏规则的一方,而且这个规则还是对手制定的,现在他们竞争不过,玩不起了。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鲲鹏时评。

0 阅读:0

飞舟谈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