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内塔尼亚胡不是空谈,ICC不接受威胁,美以“双簧”唱不下去

排头纵横 2024-05-08 14:28:26

总部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一直被外界诟病为西方国家的政治工具,尤其是去年3月,ICC以犯有“战争罪”为由,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下发了逮捕令,似乎更加坐实了这一说法。不过这一次,ICC似乎有意借着巴以问题,让外界看到它办案公平、公正的一面。

去年11月,ICC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对外透露,该组织正在对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区开展军事行动可能犯下的战争罪,进行全面的调查。如果结果属实,ICC将对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在内的以色列核心高层下发逮捕令。

听到上述消息后,内塔尼亚胡明显慌了,一旦ICC发出逮捕令发,自己踏出国门就有被ICC成员国拘押的风险。不出意外,内塔尼亚胡又找上了美国,让拜登政府向ICC施压,意思很明确,ICC针对他的逮捕令,无论如何都不能发出来。

据美媒报道,接到内塔尼亚胡的“救援”申请后,美国立马展开行动。包括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和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大卫·弗里德曼等政要,纷纷站出来给内塔尼亚胡“撑腰”。

白宫一看事情不对劲,也出来声援内塔尼亚胡,宣称美国不支持ICC对以军在加沙地区可能存在的犯罪进行调查,因为ICC没有这个权利。面对来自美国的威胁,ICC这次没有妥协退让,而是罕见地硬气起来了。

日前ICC发布声明予以反制,颇有一副“你再威胁我试试”的感觉,大概意思是,ICC在办案过程中,遭遇了某些国家的干涉,该组织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了破坏,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妨害司法罪”。ICC要求这些国家,停止一切妨碍、恐吓或不正当地影响该组织办案的行为。

虽然在这份声明中,ICC没有指名道姓,不过外界不言而喻,放眼整个世界,也就美国会这么干,并对ICC办案构成实质性的影响。这一次ICC秉公办案,算是该组织向外界展示其作用或者说存在意义的一个好机会。

作为一个拥有124个成员的国际组织,ICC成立这么多年来,存在感很低,这个号称专门审理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的国际组织,好像也没有办过几件像样的案子。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拿着成员国的经费,却不干实事。

如果继续这样,这个组织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本来近几年,ICC对某些案件的处理充满了争议,令不少国家对其很是不满,像俄罗斯和菲律宾等国,就退出了这一组织。

所以这次ICC站出来,罕见对美国说“不”,调查以军在加沙地区可能的犯罪,算是一次“自我救赎”,当然这次“自我救赎”,也是建立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声讨以色列的基础上,就连一贯支持以色列的西方阵营,眼下也出现了分化。

像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再三强调反对以色列进攻加沙南部城市拉法,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最近也表态称,以军进攻拉法的计划是不可接受的,敦促巴以双方立即在加沙地带停火,释放被扣押人员,落实“两国方案”。

有这么多的国家和组织支持,ICC就有一定的底气,去硬刚美国。随着美国威胁ICC办案的消息传出,美国和以色列给外界唱得“双簧”,怕是要演不下去了。这轮巴以冲突以来,美国和以色列,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白宫嘴上说得很好听,不支持以军扩大在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并且装模作样,把自己装扮成了巴以冲突“协调人”的角色,给外界一种美国一直在劝谈促和,争取让加沙地区早日停火的感觉。美国的意图很明确,想用这出“双簧戏”,美化自己“国际卫士”的形象。

但是这出“双簧戏”,在表演的过程中是漏洞百出,美国一边在调停,一边又在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此前屡屡传出巴以冲突双方要达成停火协议的消息,可是到现在拜登政府一点作用也没发挥。这一次美国又跳出来阻拦ICC办案,算是彻底揭掉了自己伪装的面具。

2 阅读:773

排头纵横

简介:追踪热点事件,聚焦国际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