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博弈,印度到底站哪边?印度迷惑选择的历史根源

嘉佩说历史 2023-07-23 17:03:0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丨浊酒

编辑丨劳

2023年6月22日,美国的国会里人声鼎沸,两党议员更是聚集在一起议论纷纷。因为,这一天印度总理莫迪受到美国总统拜登的邀请来到了国会演讲。

对美国总统的盛情邀请,莫迪也表现出了非常友好的态度,他甚至当着所有议员的面拿如今流行的人工智能做起了比喻。

莫迪在美国的国会的演讲席上热情洋溢地说道:“所谓人工智能(AI),正是印度与美国友好关系的一种体现(America and India)。”

莫迪的这番话立刻在众多的国会议员当中引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而在一旁陪同的美国总统拜登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所有人似乎都已经忘了,在不久之前的俄乌冲突当中,印度坚定地与中国站在一起保持了中立的态度。

尽管美方再三要求印度政府就俄乌冲突作出表态,但莫迪政府的外交部长苏杰生却再三强调“俄罗斯并不是印度的敌人”。

谁也无法否认,在如今中美展开大国博弈的国际背景之下,莫迪领导下的印度政府将左右横跳的外交政策玩到了极致。

那么,印度人到底为什么会在外交场上表现得如此反复无常呢?驱动印度政府做出外交决策的动力又是什么?

接下来,就让我们慢慢地道来。

帝国主义的“学徒”

众所周知,近代历史上的印度曾经被英国殖民者统治了将近200年的时间。1757年,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战胜了印度东部孟加拉皇宫的土邦军。从此以后,英国人便开始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现在的很多人往往会感到疑惑,为什么印度被英国殖民了将近200年的时间却并不痛恨英国人。甚至很多印度人还与英国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对英国人的殖民感激涕零。只是英国人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拉拢了印度莫卧尔帝国当中的精英阶层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压迫底层印度人。

有了英国殖民者的帮助,原来那些土邦王公们完全就能当上“甩手掌柜”了。而且,东印度公司还会定期给他们上交财物。精英阶层的生活水准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他们根本犯不着跟英国人翻脸。

相比于底层人民对英国殖民者的切齿仇恨,印度的精英阶层从殖民者到来的那一刻开始就对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抱有一种平和甚至是欢迎的态度。

2007年,英国的BBC广播公司曾经斥巨资拍摄了一部名叫《印度的故事》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印度的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对于英国殖民者的态度有着天壤之别。

一位来自德里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在镜头前满怀感激地对纪录片的导演说道:“我想我们应该感谢英国人为印度带来的贡献,他们至少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和一个完整的国家。”

虽然印度社会的现实令人感到无奈,但这位历史系教授的话并非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英国人到来之前,印度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治制度。

在英国人对印度展开殖民统治之后,他们便将很多土邦王宫的子女送入了英国人开办的贵族学校。

在这里,他们强制要求每一个孩子说英语、吃西餐、起一个西方化的名字。学校里的一切都是按照英国贵族学校为蓝本置办的。

英国人这么做当然不是良心发现,他们只是为了给自己在印度的殖民事业培养“本地接班人”而已。事实证明,英国人的这套办法是非常成功的。

近代以来,几乎所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印度人都与英国有着深厚的联系。这些印度的精英阶级子弟们认为,他们本来就应该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虽然他们在外貌上更加接近于印度人,但这些人从心理上来看更接近于大英帝国的子民。

而且,独立建国后的印度人在各个方面都试图效法帝国主义时期的英国。在政治上,他们不断霸凌周围的小国,来彰显印度的大国地位。在经济上,他们也会通过放高利贷的方式强化对周边小国的控制。

但印度人处处学英国处处又学得不像,致使他们老是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毕竟,英国敢在全球范围内霸凌小国靠的是绝对强大的军事实力,而印度政府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来为自己的外交策略做支撑。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构成了印度外交当中的第一个层面:他们无时无刻不想成为世界性的大国,但却又没有成为世界大国的实力,最终留给世界的只有无数的笑料。

而除了印度人心中的“大国梦”之外,驱动印度政府不断做出外交决策的另一大动力便是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外交思想”了。

实用主义与印度外交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印度的宪法当中,印度的开国领袖们将他们的政治制度定为了“社会主义”。

但奉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印度却又有着在英美政治当中司空见惯的场景。所以,当人们在看印度的政治新闻时总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错愕感。

事实上,这些政治制度上的设计恰巧表现了印度政客们在外交上奉行实用主义的真实面目。

印度于1947年从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之下,彻底独立了出来。但当时的国际政治大背景,却因为“美苏争霸”的全球竞赛而凭空添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作为一个精明的人,印度的开国领袖尼赫鲁并没有在美苏之间选边站。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将印度打造成了一个政治上的“缝合怪”。

平心而论,尼赫鲁这样的做法对于印度这个国家而言是很有好处的。对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来说,印度的国家宪法将他们的政治制度明确定为了社会主义,所以他们是“自己人”。

对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来说,印度又确实奉行了典型的西方制度,所以他们也是“自己人”。

靠着这种在两边打擦边球的政治把戏,尼赫鲁领导下的印度几乎将双方阵营当中的红利都吃了个遍。

一方面,他们以“社会主义兄弟”的身份与苏联领导下的经互会成员国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另一方面,他们又以“民主国家”的身份向英美等国伸手要援助。

而彼时的美国和苏联为了防止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彻底倒向对方的阵营,也愿意在印度政客的身上大把大把地砸钱。印度就这样靠着左右逢源的把戏,利用美苏双方的外部援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过,更加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印度为了强化自身在第三世界国家当中的政治影响力联合南斯拉夫、埃及等几个国家起了著名的“不结盟政治运动”。

虽然不结盟运动的主旨是让各个第三世界国家保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针,不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左右。但印度却将“不结盟运动”搞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组织。

多年以来,印度人一直试图说服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在各项国际事务当中支持印度提出的倡议。

但各个成员国坚定奉行了“不结盟运动”的倡议,坚决不在任何国际事务当中与印度结成政治同盟。这样的现实令印度政客大为汗颜。

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的政治风波出现,美苏冷战的历史时代也彻底过去了。印度的处境一下子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毕竟,他们的宪法里还写有“社会主义”的字眼。万一美国政府在搞垮了苏联之后将下一个矛头对准自己,印度人的麻烦就大了。

为了向美国展示自己的结盟价值,印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疯狂地在中印边境上制造摩擦事件。

果然,在看到印度不断对中国发起挑衅之后,美国人再次对印度伸来了援助的橄榄枝。也正是因为美国人的这个反应,后来的历届印度政府都将“刻意制造中印边境摩擦事件”当成了一种对美示好的方式。

2017年6月,印度军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上的洞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对峙事件。

这次对峙事件最终以双方的外交谈判而宣告结束。但根据BBC等多家西方媒体的报道显示,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内的多家美国军火巨头在对峙事件发生后也向印度追加了一大笔投资。

自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之后,印度人虽然没有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开战的本事。但借着搞摩擦的机会从美国政府的手中骗一些援助的本事还是有的。

但在2017年之后,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日趋“白热化”。在实用主义思想的驱使之下,印度的莫迪政府又对己方的外交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

那么,这一回印度又将如何展现他们灵活的外交底线呢?难道这套实用主义的外交模式真的能够让印度成为外交大国吗?

遥遥无期的“大国梦”

由于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所以,在许多外交场合当中印度的政客们都会表现得极度亲美,他们甚至会为了巴结美国故意说出一些刺激中国的话。

但这一切对于印度的政客们来说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要是他们能够从中国一方获得更多的利益,印度政府就会毫不犹豫地掉头“亲华”。

在2017年的“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发生仅仅两年之后,印度总理莫迪就利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机会提出了“要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愿望。

面对中国的领导人,莫迪反复强调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绝不会与美国组成政治或军事同盟。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加大在印度的投资,为印度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会后,双方果然就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印度也从这次非正式的领导人会晤当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从2020年开始,印度就对境内的几家大型中国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包括小米在内的多家中国公司都被印度政府处以巨额罚款,成为了对方的“活靶子”。

随后,印度的外交政策开始逐渐向美国靠拢。印度总理莫迪也频频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和会谈,仿佛印度的外交政策又回到了从前的样子。

为了制衡中国的发展,拜登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外交场合当中都会对莫迪和印度政府大加称赞。而作为对拜登的回敬,莫迪也会说出一些令美国政府感到满意的话。

2023年7月11日,由美国主导的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在本次的北约峰会上,美国居然提出“要让北约进入亚洲”的建议。

法国作为北约的重要成员国立刻就表示了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一旦北约进入到了亚洲地区,势必会进一步刺激中国跟俄罗斯。

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我国方面还没有就北约峰会表明态度,印度政府就率先跳了出来对美国的相关提议进行了一番负面的评价。

看来在外交方面,印度人一直都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他们不属于任何阵营,但他们也可以属于任何阵营。驱动他们做出决定的只有永恒的利益而已。

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印度这种左右横跳的外交政策,会让他们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毕竟,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不想跟一个“反复无常”的对象打交道。

印度通过一系列左右逢源的外交行为虽然能够获取一些短期的政治利益,但却无法对国家的长期外交策略进行布局和规划。这种鼠目寸光的外交风格,注定无法带领印度实现真正的“大国梦”。

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国际政治游戏中印度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二流玩家”。他们不仅缺乏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更缺乏一个拥有战略眼光的外交家。

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还将一直在外交场中保持着左右横跳的风格。这不仅是印度政客们的悲哀,更是印度人民正在经受的一场巨大悲剧。

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固然都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但唯有着眼长远才能够使国家和民族拥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如今的这场长时间的“国力角逐”中,现在固然很重要,但未来才是决胜的“关键时刻”!

0 阅读:6

嘉佩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