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的热血情谊!川渝共建开创采供血协作新局面,增进居民健康福祉

四川健康 2024-04-27 21:10:2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优秀案例展播⑥

案例背景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也从起步开局阶段进入全面实施、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成渝两地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也随之开启。采供血一体化作为两地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地卫生健康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切入点,亦是两地采供血机构的新任务。

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员流动持续增多,居民跨地区献血和就医用血情况不断增加,对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川渝两地血站以推进采供血区域合作为突破口,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提升血液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采供血服务,增进居民健康福祉。

创新合作共建共享

川渝协作走深走实

川渝两地血站以推进区域合作为突破口,持续完善合作机制、加强联动保障、推进信息互联,取得了显著成效。成都市血液中心与重庆市血液中心签订《采供血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包括血液调配保障、信息互联惠民、学术交流创新等,有效拓宽了血液保障的覆盖面,夯实了协作双赢的基础。

2023年2月,川渝高竹新区献血屋正式启用,这是全国首个跨区域献血屋,由重庆市血液中心与广安市中心血站共建共享。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两地卫生健康事业合作提供了可视化载体,还推动了信息互通、献血服务、输血研究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目前,广安市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血液调剂备案制试点城市,未来或会有更多城市加入进来,将显著提升川渝两地血液区域联动的时效性。

高效调剂紧密配合

联动机制愈加顺畅

2023年,川渝两地血液调剂总量达到171.6万毫升,较2020年增长20.6%。两地通过建立常态化血液调剂联动机制,有效缓解了区域性、季节性、偏型性血液保障难题。

在新冠疫情期间,成都支援重庆,保障其临床单采血小板供应;大运会期间,重庆积极助力成都做好临床用血保障工作,两地重大会议活动和突发应急情况血液联动机制愈加顺畅,不仅体现了川渝两地血液综合保障能力,也彰显了热血滚动下的深厚情谊。

互联互通群策群力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两地血液中心积极推进“成渝采供血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项目,通过核查标准、接口标准、数据标准的统一,以及献血间隔期不足和检测不合格献血者屏蔽信息共享系统、血小板和特殊血型融合库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两地血液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2024年以来,共联网核查屏蔽间隔期不足献血240人次、检测不合格献血86人次。

两地血站通过搭建联合内审、学习交流、科研创新平台,建立健全成渝地区血站发展共享机制。通过专家“请进来、走出去”,推动两地血站质量管理水平提升。

同时,重庆市血液中心申报的厅局级科研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血液应急联动保障机制研究》获得立项,为推进两地采供血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带动引领作用。

合库建设跨区备案

信息、机制双联通

成渝两地血液中心通过建立常态化血液调剂联动机制,显著提升了血液保障能力。通过献血者信息核查系统建设,实现了“一地发现、两地屏蔽”,从源头上提升了临床用血安全水平。同时,通过血小板供者库和稀有血型融合库建设,实现了血小板供者库和特殊血型献血者库信息共享,显著提升了配型成功率和保障能力。

川渝高竹新区献血屋是全国首个跨区域特别是跨省域的共建共享献血屋,为后续更大范围的采供血跨区域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广安市争取落地跨省域血液调剂备案制试点,简化了跨省血液调剂逐级审批程序,为全国各地采供血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榜样范式。

成渝采供血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项目的实施,为增强成渝两地联合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重大灾害紧急救援的联动机制,同时也为成渝两地联网扩面至川渝地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深化了川渝地区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内涵。

案例启示

成渝地区采供血一体化发展的成功实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首先,加强组织领导,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是唱好“双城记”、共建“健康圈”的前提。其次,找准工作抓手,从全力保障临床用血需求着手,是推动工作出进度、出形象、出成效的基础。最后,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两地采供血事业协同发展制度、机制、体系,是保证两地采供血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两地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川渝两地血站以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举措,不断推动采供血一体化发展,为两地居民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同时也为全国采供血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未来,成渝地区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大众健康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