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侃娶母亲闺蜜,大他17岁,父母气得大骂,婚后却说儿子出息了

旧匣子 2024-03-14 22:15:45
吃住行特讲究的富家公子

1933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典礼结束了。初入大学的学子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奔向自己的宿舍。

学校规定,学生们都住集体宿舍,每个房间至少都住了四五个人,即便老生也不例外。只有学校的老师,才能分配一个单间。

但是新生们发现,在宿舍二楼的尽头,有一个房间只住了一名学生,此人其貌不扬,却独享一个单间,什么来头呢?

时间长了才知道 ,原来他是孔祥熙的大公子:孔令侃,难怪能特殊对待。

孔令侃从小骄奢惯了,不仅要一个人住单间,还把房间里的家具都换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式。什么真皮沙发、弹簧床、留声机,那个时代最先进豪华的装备,他是一应俱全,把学生宿舍,打造成了星级酒店。

住要讲究,吃当然更要讲究了。当时学生们都是吃学校饭堂的大锅饭,只有学校领导和教授,才开小灶吃炒菜。为了照顾这个大公子,学校也给孔令侃开了小灶。谁知没吃几天,孔大公子就受不了了,直呼这饭菜太难吃,又叫家里给他定了酒店的饭菜,每天专车送到学校,给他享用。

出行方面,孔大公子也是很有讲究了。他有两辆进口汽车,一辆自己开着玩,一辆给保镖们开。在当时,这种豪华进口汽车,可不是一般人能开得起的。也只有孔家这种大户人家,才能随随便便就给还在读书的儿子买,而且一买就是两部。

不爱少女爱少妇

孔令侃风流成性,还在大学期间,他就无视校规,经常晚上出去跳舞,整天和一些年轻女人厮混在一起。毕业后,孔祥熙给他安排了一个“特务秘书”的职务,原本政府里是没有这个职务的,为了锻炼他,孔祥熙专门给他特设的一个职位。

混了一段资历后,孔祥熙又单独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叫孔府办事处,交由孔令侃全权打理。早在学校时,孔令侃就成立了一个名叫“南尖社”的组织,很多人为了攀上孔家这个高枝,都加入到了“南尖社”,孔令侃把“南尖社”的一些成员叫到办事处,成立了各个部门,办得煞有介事。

就这样搞了一段时间后,孔祥熙觉得儿子锻炼得差不多了,就把他弄到了中央信托局,让他掌管大权。那个时候,孔令侃才20多岁,年纪轻轻,就手握大权,前后又有孔祥熙这个大佬撑腰,孔令侃的日子,过得不要太潇洒。

他的身边,从来不缺年轻漂亮的女人。可是年轻漂亮的女人玩多了,孔令侃反而有点腻了,他开始喜欢那些年纪大的“熟妇”了。

他的舅舅宋子文,有一个小姨子名叫张满怡,成熟又有魅力,吸引了孔令侃。和她鬼混了几次后,孔令侃迷上了她,回家和父母一说,就要娶她为妻。

孔祥熙夫妇一听,这不是乱了辈分了吗?再说了,那个张满怡还是个有夫之妇,这万万使不得,两人表示坚决反对。其实张满怡和他,也只是玩玩而已,这么年轻又多金的小伙子,玩玩挺不错,你孔大公子怎么还当真了。

这场闹剧,最终草草收场。

这是孔令侃第一个想要和她结婚的女人,结果人家并不买账,孔令侃很是失落了一阵,不过他对成熟女人的兴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深了。

孔令侃的母亲,很喜欢打麻将,经常呼朋唤友来家中搓上几圈。有些商界人士,为了和孔家打了关系,便让自己老婆来孔府打麻将,一来二去的,和孔令侃母亲处成了闺蜜。

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夫妇,就经常来孔令打麻将。时间一长,孔令侃和他们也熟悉了起来。盛升颐老婆虽然40岁了,但是很懂得保养,看上去也就30岁的样子,而且她口才很好,听她讲话,令人如沐春风,很是惬意,朋友们都叫她“白兰花”。

“白兰花”夫妇经常来孔府打麻将,和孔令侃也算是老熟人了。看到“白兰花”的第一眼,孔令侃就被眼前的这个女人迷住了,她成熟美丽、浑身散发着魅力,孔令侃几乎不能自拔。

他常常借口带“白兰花”散步,和她接触,从拉拉小手开始,一直到搂搂抱抱,最后发展到上了床。其实“白兰花”阅人无数,早就看透了这个小年轻的心思,但她不仅没有拒绝,反而半推半就和他促成了鱼水之欢。

原来,“白兰花”和盛升颐的感情,并不像外界看到的那般美好。“白兰花”早年是个青楼女子,被盛升颐娶回家后,一直充当着盛升颐交际花的作用。当时的盛家,早已不复清朝时的辉煌,眼见面前就有一个比盛家更强盛的孔家,“白兰花”岂会错过。

两人的地下恋情,发展得很快,孔令侃萌生了娶她的念头。不久之后,两人的恋情曝光,“白兰花”和盛升颐决裂,孔令侃也开始想办法让父母同意迎娶“白兰花”。

不过有张满怡的前车之鉴在,孔令侃知道 ,和“白兰花”的婚事,没有这么简单。毕竟“白兰花”是有夫之妇,又比自己大了17岁,父母肯定是不会同意的,得从长计议才行。

很快,机会就来了。

当时,孔令侃被派到香港,出任中央信托局代得理事长。为了收集情报,孔令侃偷偷架设了电台,往国内发报。结果一不小心,被日本特务截获了,日方向香港方面施压,收缴了他的电台,还要驱逐孔令侃。

担心孔令侃回国会被问责,于是孔祥熙让他去美国留学,过个几年再回来。孔令侃一听,这真是大好机会啊,赶紧发报给“白兰花”,让她速来港。

与“白兰花”汇合后,孔令侃一行人,坐船往美国驶去。当轮船停靠在马尼拉休整时,孔令侃突然宣布,要在这里与“白兰花”举行婚礼,这一举动,吓坏了随行人员,他们以为,带上“白兰花”,只是孔大公子为了消磨旅途的寂寞时光 ,谁知道他来这一出?

当电报发到国内时,母亲宋蔼龄差点气晕,她连忙打电话叫孔祥熙叫回来。看过电报,孔祥熙更是气得拍桌子:“孽种!真是孽种!”

但此时孔令侃远在马尼拉,孔祥熙鞭长莫及,没有丝毫办法 ,只能发电报表示坚决不同意。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当电报发到时,孔令侃和“白兰花”已经完成了婚礼仪式,在牧师的见证下,两人已结为夫妻。

“白兰花”成了孔太太,这一年,她40岁,孔令侃23岁。

结婚后,两人在美国生活了几年。学业结束后,孔令侃和“白兰花”回到上海,创办了扬子公司,生意搞得有声有色,赚了很多钱,让孔祥熙刮目相看,还说他“出息了”。

“白兰花”和孔令侃,这对在外人眼里明显不合适的夫妻,却也安安稳稳地度过了大半辈子。在生意上,“白兰花”也给予孔令侃很大的帮助。

也许,在孔令侃心里,“白兰花”就是他的“白月光”吧!

0 阅读:83

旧匣子

简介:历史是面大镜子,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