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恩来写信邀宋庆龄北上,毛主席特改其中一字,意味深长

嘉佩说历史 2023-03-31 21:52:07

文/小飞侠

编辑/石

“新中国建设有待于先生指教者正多。”

1949年6月21日,周恩来写信给宋庆龄,希望她能北上,建设新中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这次政协会议意义重大,不仅代表着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从此以后终于站起来了,同时,还要解决新中国成立及成立后的诸多问题。因此,在信中,周恩来用词非常谨慎,借以向宋庆龄表达自己的诚挚之心。

毛主席看完周恩来写的这封信之后,认为“略陈渴望先生北上之情”这句中的“略陈”,不够恭敬,思考良久,将“略陈”改为了“谨陈”,尽显毛主席对宋庆龄的尊敬。

周恩来和毛主席尽显诚意邀请宋庆龄北上,不过,六月发出邀请信,到八月底,历时近一个多月,宋庆龄才同意动身北上。

为什么宋庆龄需要考虑一个月多?

首次邀请宋庆龄北上,被婉拒

早在半年前,毛主席和周恩来首次邀请宋庆龄北上,为新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当时,兵败如山倒的国民党,虽然大势已去,但是还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奉行蒋介石的命令,对国民党管辖的一些城市进行白色恐怖统治,妄图峰回路转,反败为胜。

在上海生活的宋庆龄,由于曾公开反对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而成为蒋介石的眼中刺,导致两人关系交恶。宋庆龄的安全受到威胁。

毛主席和周恩来十分担心宋庆龄,于是诚邀她北上,一方面摆脱险境,一方面参与新中国的建立。

为此,毛主席和周恩来联名向宋庆龄发出邀请。在邀请电报中,两位领导人首先表达了对宋庆龄的问候,接着向她讲述中国革命形势胜利在望,希望她能北上,对如何建设好新中国给予指导。

出于安全考虑,这份电报并不是直接发给宋庆龄,而是先由中共香港分局将此份电报翻译成英文并附上一封信。

经中共香港分局的潘汉年等人商量后,决定派拥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华克之将信送到宋庆龄手上。

华克之到达上海后,根据潘汉年提供的地址,首先找到了宋庆龄的时任秘书即柳亚子的女儿柳无垢,由她把信转交给宋庆龄。

几天之后,柳无垢把宋庆龄用英文写给毛主席和周恩来的亲笔回信转交给了华克之。

在信中,宋庆龄感谢共产党对自己的关注,并称自己无惧来自蒋介石的威胁,至于北上一事,现在并不合适。

次月,宋庆龄再次写信给毛主席、周恩来等人,讲明自己患上了炎症和高血压,正在治疗中,不便北上。

毛主席的首次北上邀请就这样被拒绝了。

宋庆龄吐露心声

1949年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恰逢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在筹备中,除了我党党员参加,还邀请了一些民主党派的人参加此次会议,宋庆龄也在被邀请行列。

这次不同于上一次邀请宋庆龄北上,因为上海解放了,宋庆龄的安全有了保障,所以在5月29日,时任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李济深电邀宋庆龄出席会议。

宋庆龄回电,首先庆祝上海解放,预祝解放军“全国解放可期”。她表示,只要有需要她的地方,她会尽力为国效力。

不过,由于身体抱恙,急需疗养,“暂缓北上”,希望能够谅察。

毛主席和周恩来再次听闻宋庆龄身体状况不怎么好,决定通过其他渠道,先了解宋庆龄的身体情况和真实想法,再商讨邀请她北上一事。

周恩来找到了时任民盟华东执行部主任的史良,宋庆龄是史良和陆殿栋的证婚人,因此,史良一直很关注宋庆龄的安危。

史良告诉周恩来,宋庆龄曾找她商量过,那是在宋庆龄首次收到毛主席和周恩来的邀请信的时候。

当时,史良给宋庆龄的建议是,参加新政协会议,如果担心身体吃不消,不能天天参加开会,只要参加一个开幕式也可以。

不过,后来因为史良从上海来到中央,对于宋庆龄的情况就不知道了。

毛主席和周恩来两人再次商议,决定派周恩来夫人邓颖超代表中央,前往上海邀请宋庆龄北上共商建国相关事宜。

为了确保邓颖超成功邀请宋庆龄北上,毛主席在6月19日,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

毛主席在信中写道:“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现在特派邓颖超前去上海,专程邀请先生北上。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希望宋庆龄北上,便于当面请教。

两天之后,周恩来再次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也就是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封信,经毛主席的修改后,交给了邓颖超。

邓颖超和廖梦醒带着毛主席和周恩来写的两封信,历时三天时间到达上海。

当天晚上,宋庆龄邀请两人在家中相聚。邓颖超将两封信递给宋庆龄,她看完之后,表示自己因为身体原因,不便长途旅行,“拟暂缓”北上。

宋庆龄用“拟暂缓”三个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将来会北上,只是目前不会。

在来上海之前,邓颖超从毛主席和周恩来那里得知,根据宋庆龄的病情,其实,乘火车北上,是可以的。因此,邓颖超听到这番话之后,起身离开,决定给宋庆龄一些时间思考。

27日那天,廖梦醒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独自前往宋庆龄家。

廖梦醒是曾协助孙中山先生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和著名政治活动家何香凝的女儿。

父母均是国民党左派人士,父亲因捍卫孙中山先生遗志而被国民党右派杀害,母亲因反对蒋介石,积极支持统一战线和全民抗战,而在国民党内遭到排挤。正因父母的经历,让年幼的廖梦醒早早地就见识到了国民党的真面目。

成年之后,廖梦醒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委托,曾协助宋庆龄成立了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兼任宋庆龄的秘书。

廖梦醒曾多次协助宋庆龄向海外友人和华人华侨筹集资金和物资,支援新四军和八路军抗战。

也正是因为她与宋庆龄之间存在着这种特殊关系,所以,中央派她与邓颖超一起来上海拜见宋庆龄。

宋庆龄知道廖梦醒的来意,向她讲述自己不愿意去北平的真正原因:害怕去北平,因为那里是她伤心地。

北平之所以成为宋庆龄的伤心之地,是因为宋庆龄此前两次前往北平,都发生了让她十分悲痛的事情,而且这两件事都与她的丈夫孙中山先生有关。

第一次发生在1925年春天,孙中山先生因癌症在北平逝世,带给了宋庆龄无以言表的伤痛。四年后的1929年夏天,宋庆龄再次前往北平,参加孙中山先生的灵柩迁往南京中山陵。

廖梦醒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长达11年,见证过无数次宋庆龄对孙中山的怀念,自然理解她此刻的心情,邀请她北上,等于把她心底的伤疤再次揭开。因此,廖梦醒不再劝说,决定遵从宋庆龄的意愿。

宋庆龄在伤感的同时,也在考虑邓颖超的难处,邓此次前来上海,是带着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嘱托,是代表党和国家前来盛情邀请北上共商国是。

在廖梦醒离开的时候,宋庆龄再次告诉她,关于北上一事,还需要一些时间,再考虑考虑。

邓颖超认为宋庆龄既然说出会考虑考虑,鉴于她以往凡事都从大局出发的态度,宋庆龄很有可能会北上,于是将宋庆龄的这番态度,致电告知毛主席和周恩来。

7月1日,中央为迎接宋庆龄北上,制定了初步的预案,上海铁路管理局准备头等卧铺开往南京,在南京浦口,直达到北平,前后用时预计3天。

收到中央致电之后,邓颖超和廖梦醒之后又数次登门拜访宋庆龄,最终得到肯定答复,宋庆龄同意北上参加新政协会议。

迎宋北上

邓颖超向中央汇报宋庆龄同意北上,根据宋庆龄的要求,主要做出四点总结:1、宋庆龄同意前往北平,因还有其他事情,预计半个月或一个月即返沪;

2、启程时间目前暂定7月10日,随行人员及准备工作还在商定中;3、北上途中,路过济南时,宋会去国际和平医院参观,请中央通知该院并做出准备;

4、宋庆龄北上相关事宜与上海市委及铁路局商办。

后来,因为宋庆龄要为居住在上海的姨母祝寿以及中央考虑到其身体原因,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确定宋庆龄将于8月下旬北上。

宋庆龄北上之后的住宿地方,是由曾宪植选定的位于方巾巷的一栋两层楼房里。至于饮食方面的事情,周恩来建议邓颖超告诉宋庆龄最好从上海带一个可靠的厨子过来。

食宿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急需解决:宋庆龄以什么样的身份出席新政协会议。

宋庆龄虽然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与中共有接触,而且多次进行合作,不过,她对于自己被选为新政协一事,提出自己的意见。

她希望自己以旁听的身份出席,与曾经的国民党上将张治中等人处于同等地位即可,至于担任妇联代表一职,她认为自己不能经常参加团体的工作,无法做到反映团体的意见。

邓颖超把宋庆龄的意思转至中央,她向周恩来提出建议,等宋庆龄到达北平之后,大家再坐在一起商量关于她职务一事。

宋庆龄抵达北平

1949年8月26日,宋庆龄在邓颖超、廖梦醒、管易文等人的陪同下,启程前往北平。

一路上,她与邓颖超等人畅聊所见所闻。后来,宋庆龄回到上海后,根据自己北上途中的见闻,写了一篇名为《华北之行的印象》的文章。

在文章中,她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国家的天然资源丰富,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最高生产量,就必须要面对巨大的工作。她相信人民的力量,将推动着我们前进,获取更多的成就。

虽然在北上之前,宋庆龄就已经提出,不要搞迎接仪式,想见见代表南京政府来北京参加“北平和谈”的张治中,了解大家的想法,希望为接下来两党实现和平谈判,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过,在8月28日,宋庆龄乘坐的专列到达北平时,毛主席带领周恩来等59位委员已经站在月台上迎候她的到来。

列车刚刚停稳,毛主席便走上火车去迎接宋庆龄,欢迎宋庆龄的到来。

宋庆龄高兴地表示,感谢毛主席等人的盛情邀请,祝贺中国共产党接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随后,宋庆龄在毛主席的带领下,与周恩来握手问候,“感谢你的夫人到上海来接我”。

周恩来感谢她不辞劳苦北上,欢迎她与大家一起领导、建设新中国。

之后,宋庆龄与迎接自己的人们打招呼,感谢大家前来迎接她,面对如此高规格的欢迎阵容,她受宠若惊,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晚上,毛主席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人设宴招待宋庆龄。

宋庆龄向以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人和军人们表示祝贺,“获得了中国人民的完全信任和合作”,感慨“辛亥革命追求的目标,现在终于实现了。24年前,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留下的遗愿,今天也实现了。”

此外,宋庆龄还向大家讲述自己北上一路以来的见闻,她相信,“展望未来,一个人民文化与社会进步的新世界,是历史的伟大进步”。

结语

宋庆龄虽然在1981年5月15日才被批准加入共产党员,但是,她一直以来与共产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曾公开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联合爱国人士呼吁国共两党团结抗日,为共产党提供医药物资等,支援中国人民抗日。

在解放战争时期,她公开发表,反对美国政府继续在军事上支持国民党,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轰动,同时,也推动了国统区人民的觉醒和反抗。

正因她过往为党和人民做无数的贡献,因此在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大家推选她为国家副主席、常务委员。

0 阅读:23

嘉佩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