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出来洗地了”清朝这三个地方的械斗真就这么猛

千年论战 2024-05-04 16:39:20

满清是一个防范内部甚于外敌的政权,各地清军最大的作用就是不让闹出大新闻,尽管如此,清朝很多地方还是产生了官兵只能躲在一边、等着洗地的窘况。以下三个地方就是整个满清的武德高地,这可是满清皇帝亲口承认的。

满清皇帝眼中广东和福建“武德”最充沛,满清的吐槽王雍正皇帝亲口说过福建的“漳、泉 地方,民俗强悍,好勇斗狠”,广东、福建的地方官也说这两个地方的风气就是好斗,甚至连广东的戏剧也画风与众不同,“两广风俗喜演争斗之戏,军器皆真,……常用尖锋利刃,夺刀相搏,勿顾伤痛……”。广东和福建两省几千人参加那是小意思,上万人参与很常见,数万人参加的大场面也是几年就有一两次。在福建人和广东人移民的福建地区,更是热闹得很,根据统计清朝统治台湾时期一共发生漳泉械斗22起,闽粤械斗24起,械斗的规模“辄数十万计”,而台湾在清朝中叶汉人总人口不过是194万人。因为械斗太频繁,台湾的“罗汉脚”还发展壮大了天地会(到底是福建人还是广东人发明,至今还是一笔烂账)。

满清在这两省的驻军也很对得起这种大场面,满清在福建有驻军6万1675人(道光三十年数字),广东也有驻军近7万人(最多时73,110人,道光30年的兵力168,223人),台湾府的总兵力一开始是8000人,后来成长到14,000人。同样是人口大省,河南的满清驻军总兵力在1万到15,000人之间徘徊,山西驻军是22,805人,四川驻军总兵力是33,000人。满清在河南的驻军不但可以平定当时的各种事务,甚至可以抽掉9000人支援北京、直隶对抗英法联军。山西的驻军也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有不错的表现,四川驻军更是可以支援西北、西南战场。

就这,满清在福建、广东的兵力还经常不够用。嘉庆年间,广东还有人数达到十万级的华南海盗,仅仅是张保仔的武装就有四万多人,华南海盗一路杀到广州城,在广州附近屠杀了1万多人。咸丰年间,广东、福建发生牵涉上千万人的土客大械斗。太平天国兴起后,广东等地的天地会武装还围攻了广州城。更不用说福建、广东在鸦片战争时期,遇到了英法军队的降维打击。满清的军队怎么都不够用,就只能看着这两个地方上的宗族武装斗争,只能在他们打完后,出来洗地。

清朝另一个闹事的重点地区是安徽,安徽的清军在8273人到9442人之间徘徊,淮北地区的清军总兵力只有4000多人。这4000多人中还要分出七八百人驻守寿州、宿州战略要地,剩下的23个县能分到百十个清军就不错了。淮北在清朝中期灾难频发,地方的民众纷纷组织起来抱团求生存,形成了所谓的捻党和捻军。

捻军大佬们每人都能号召数千上万同姓的老乡战斗,“九里十三龚”“九里十三侯”“九里十八张”们每家都能至少出动几千上万人(苏天福的同族就有两三万人),两三千人的捻军首领都只是二流,捻军还在县城衙门里有的是同党,根本就不把只能喊来上百官兵的县令放在眼里。捻军大佬们因为私盐厮杀,因为各种矛盾火拼,地方官和满清驻军也就全当没看见,只求这群大爷别一激动攻打自己负责的城池。就连捻军战败,淮军上下还都对他们睁只眼闭只眼,生怕捻军余党闹事跑到自家附近报仇(淮军主要在安徽中部)。

在一次次养蛊一样的争斗中,广东等地的客家人产生了太平军,安徽诞生了捻军,让满清上下都头大不已。

5 阅读:1626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5:51

    按说如果这么强悍的民风,不得统一中国几次吗[笑着哭]?结果一次没有,好尴尬

    锦瑟拾年 回复:
    你看不懂汉字吗
    天朝用户 回复: 锦瑟拾年
    你是有表达能力障碍吗?

千年论战

简介:谈古论今,说千年战争,预测战争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