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博物院线上线下活动丰富多彩

爱看头条 2024-05-18 22:40:23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5月18日报道5月18日是第48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诠释了文化机构是公共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今天,四川博物院策划举办了多达十余场活动,涉及了戏剧、绘画、摄影等文化艺术领域,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如果我来设计博物馆

四川博物院举办的第三季“我们的家,我们的博物馆”小小策展人馆校教育项目的宣发会。邀请到了来自四川省内近30所中小学校代表,共同见证本季活动的开幕。

本季以“如果我来设计博物馆”为主题,号召学校的师生、社会的家庭成员,从实际体验入手,观察博物馆已有条件,思考博物馆场域在传递知识、提供教育资源时的优势与不足,并创造性地制作实物模型,去搭建一个梦想的博物馆学习场所。

整季活动,博物馆都将作为强大的资源提供方,从藏品、展览、教育方式等不同博物馆专业主题为师生提供课程培训、讲座、沙龙、主题导览等不同的活动,指导参与的师生从本季活动中收获更加专业的博物馆学习,这不仅是一次馆校深度合作的活动,也是一次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博物馆“研究性”学习。

当小记者遇上小小讲解员

“欢迎大家来到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展厅参观游览!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在四川博物院古代四川展厅,一位小小讲解员正聚精会神、滔滔不绝地向大家介绍着身后展品,身旁还有一位小记者打扮的孩子在奋笔疾书。

原来,这是今年四川博物院推出的一项新活动“当小记者遇上小小讲解员”——四川博物院选派两名小小讲解员,向四川省少先队队刊《少年时代》小记者发出“挑战”,《少年时代》小记者派出一名小记者“应战”。小记者和小小讲解员们无不神态自信,普通话标准流利,知识储备深厚,在一下午相谈甚欢的采访交流中,不但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还建立起了美好的友谊,小记者和小小讲解员共同总结这次“相遇”的收获和感悟,几人依依惜别,并表示以后希望有机会深入交流。

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

四川博物院积极探索利用馆藏文博资源,推动博物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融入社会、走进生活,结合“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联合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开展剧本解谜社教活动。

活动开始,四川博物院讲解员以“龙元素”为切入点,带领观众走进展厅,了解我国龙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讲解员以连线的方式出现在“国宝单位”龙脑桥现场,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深入导赏,从桥梁建设、民族融合、历史流变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泸县的龙文化。随后,泸县讲解员化身NPC向参与者们发布了活动任务。参与者们团队协作,在跌宕起伏的“守护龙城”的剧情里解出故事背后的真相。参与者们纷纷表示,“在国际博物馆日参加文博剧本解密活动有趣更有意义”。

除此之外,四川博物院经典探宝游戏夺宝奇兵之探秘“江渎”、艺术与生命——绘画工作坊、“江渎水韵·蜀水之美”四川博物院志愿者摄影大赛第二阶段拍摄作品展示等精彩活动也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线上活动丰富多彩

除了精彩纷呈的线下活动,四川博物院还为观众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

与此同时四川博物院联合成都市税务局打造了“跟着文物学税法”四川博物院篇,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长江沿线12省市高校、博物馆共同发起了“探寻长江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系列生动有趣的文物短视频,观众通过四川博物院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官方视频号等自媒体平台在线观看,好评如潮。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要举措。四川博物院积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向公众介绍巴蜀文化,展示历史文化脉络,弘扬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开拓大众眼界,启发公众审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