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燕|逃离、怀念、书写,阿勒泰成了我日思夜想的根

我从新疆来 2024-04-25 21:56:44
“每个人最终都会活成自己的家乡。”

蜿蜒静谧的克兰河水,童话世界般的白桦林,圣洁壮阔的阿尔泰山脉……阿勒泰赋予了巴燕·塔斯肯写作的力量,他的作品浸透着对家乡的热爱及对生命的敬仰。

年仅一岁时,巴燕就被父母送去了阿勒泰市的拉斯特乡诺改特村由爷爷奶奶抚养,那时的他总觉得命运对自己太不公平,让一个鲜活的生命陪伴着两个即将走到时间尽头的老人,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

然而时至今日,他称那段时光才是“想的生活”。

他对那片深深烙印在心中的故土——诺改特村,怀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眷恋。

这种情感促使他在字里行间不断地回溯与感慨家乡的美好。

克兰河畔的童年

回想起童年,巴燕总会想起阿尔泰山脚下四季的轮回、日夜的交替;诺改特村率真又善良的邻居;陪在自己身边的爷爷奶奶、小姑,以及陪他一起生长的地里的庄稼、圈里的牲畜、屋后的白桦林。

1999年,他出生在阿勒泰的一间租赁房内,母亲在乡政府工作,父亲做牛羊生皮生意,经常奔波在农民家和工厂之间。

于是,巴燕在一岁时被父母送去了诺改特村,那片他曾无数次想逃离的土地,如今却成了他的根。

▲一岁时的巴燕

住在爷爷奶奶身边,巴燕觉得自己就是家里的小王子,仿佛可以上天入地。

那会儿家里唯一结婚生子的只有他父亲,巴燕作为家里第一个孙子,得到了长辈的宠爱,家里有什么好事大家都想着他。

“阿勒泰系列”是巴燕以在故乡阿勒泰度过的童年时光为背景创作的散文系列,他在其中写到了许多发生在诺改特村的趣事:想抢走奶奶的朱马希爷爷,总是让“我”好奇的大力士穆拉提,陪伴“我”建造秘密基地的哈萨克牧羊犬“白兔”……

除了爷爷奶奶之外,巴燕和小姑相处的时间最久。

哈萨克民间习俗中,有一种名为“图伦”的发型,是给未做割礼的小男孩留的两撮长发。

巴燕想起小姑经常想给他理“图伦”,却被自己拼命反抗,奶奶听到孙子的告状后便会“收拾”小姑,但小姑还是会趁巴燕睡着时把他的头发剃干净,让他再也没有吵闹的机会。

巴燕算是被送给爷爷奶奶抚养的半个“还子”。

在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中,“还子”作为家里第一个孙辈,一般还于老人抚养。

尽管因工作原因,父母不得不让巴燕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他们仍倾尽所能,关心巴燕的成长。

▲巴燕与爷爷奶奶和父母的合影

小学四五年级时,巴燕只有放假才有机会回到诺改特村。

最初回到父母身边时,他很不习惯,就像来到陌生人家一般。

半年后,待他逐渐适应城里的生活,在假期又被送到乡下生活,不断地在爷爷家和父母家两地徘徊,让他偶尔产生在城市和村庄之间迷失的错觉,同时来自父亲和爷爷这两种角色的爱,时常让他感到忽近忽远,患得患失。

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慢慢适应了这种变化,他意识到家人永远是那个一直愿意为自己毫无保留地付出一切的人。

“在我看来,我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和我从爷爷奶奶、小姑,以及其他叔叔们那里得到的其实没什么差别。”不同形式的爱更是让他拥有了难忘的童年。

巴燕成长于诺改特村克兰河下游的山脚下,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度过了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拥有了城市小孩难以触及的生活体验,这份独特的成长背景,成为了连结他与大自然的纽带。

他们一家居住的位置离其他住户都很远,身边几乎没有同龄玩伴的巴燕经常会自言自语或者和牛羊说话,这会让他觉得与“人”打交道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当时的我会有一种莫名的热情和期待,希望能遇到陌生人,能和他们聊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情。”

起初,诺改特村的路要么是草地,要么就是黄土路。

每逢雨季,黄土路便饱受洪水侵袭,泥泞不堪,形成处处难以行进的泥潭;而冬季雪落之时,路面则被皑皑白雪覆盖,通行更为艰难。后来草原修建新的路,方便了诺改特村通往牧场的交通。

从土路、水泥路再到柏油路,随着路修得越来越好,巴燕一家就会见到很多人、听到新鲜的事情,山里山外的世界渐渐融为一体。

从此,村里人的生活也不再那么乏味。

▲诺改特村部分晚秋风光

每年春天发洪水时,巴燕和爷爷经常会在河边捞起被水冲走堆积在一起的大小树枝、枯木干,一个个带回家,把它们晒干后储存,留着过冬。

被他们捡走的除了木柴,还有游客扔下的垃圾。

爷爷在屋后用铁锹铲除土坑,推着手推车将那些食品包装袋和塑料瓶运到土坑里,烧毁它们,这让巴燕很是不解。

游客的到来能为这片寂静的土地增添人间烟火气,但他们又会带来许多垃圾,让爷爷和自己来捡,这种时候爷爷总是对巴燕说:“我们身体里的血液,一半是母亲给的,一半是克兰河给的。我们从河里得到了这么多东西,也要为它做些事情。”

▲小时候的巴燕与爷爷

在巴燕这二十多年的成长过程中,爷爷在他性格的养成、对文化的认知及价值观的形成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巴燕的爷爷是在新疆农业大学最早就读的一批学生之一,但因受饥荒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不得不回归游牧生活。

尽管生活环境转变,爷爷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热爱,博览群书,并时常以生动的故事滋养巴燕的心灵。

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因其受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同多数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使用文字记录的文献是少之又少。

相反,口头文学在近代哈萨克文学出现之前是最繁荣的,例如,三大史诗《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也是三个不同的游牧民族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作。因口头文学的繁荣,几乎每位哈萨克老人都是“听书”听了一辈子。

受口头文学的影响,从古至今哈萨克人会通过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教育他们。

哈萨克族是一个不缺英雄的民族,所以每个小孩从小都是听着祖辈的英雄事迹长大的,也因此培养了他们不屈的精神。

对于小时候的巴燕而言,他对外面世界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爷爷的存在就如同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任何问题都能得到他的解答。

“我从爷爷那里学到了很多,可以说我的三观就是在传统的哈萨克式教育下建立的。”巴燕通过爷爷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得以窥见他们那一代老人经历的风雨沧桑。

这些故事在他心中播下了智慧的种子,以至于当许多年后巴燕亲身经历相似的人生挑战时,内心已然有了足够的准备与勇气,能够坦然面对并战胜那些困难。

“克兰河畔的春天是慢慢来的,是突然发现的,是悄悄走的,是永远怀念的。”克兰河畔的童年时光成为了巴燕永恒的记忆。

这些被岁月精心雕琢的片段,日后不仅成为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更在他的妙笔生花之下,栩栩如生地重现在了字里行间。

从懵懂顽皮到文学探索

初高中阶段,巴燕在学校是一个“小坏蛋”,或许正是源于成长在温馨宠溺的家庭氛围中,他在学校非常调皮,难以专注学业。

在高二下学期,当班主任开会告诉同学们要准备高考时,巴燕才知晓高考和中考的不同性质。

“我以为高考也像中考一样,把我们分配到不同的学校,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场竞争激烈的考试在等着我。”

从小到大,巴燕觉得自己从来没干过一件让家人骄傲的事情,当别的大人显摆自己的孩子时,他只会给家里人带来麻烦。

为了让父母和爷爷奶奶省点心,让他们开心点,巴燕下定决心在高三铆足劲儿学习,提高成绩。

“高三那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真的该长大了,也要去担一些责任了。”

那段时间老师和同学在学习上为他指引了方向,只要有一点进步,老师们都会表扬他,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通过一年的努力,巴燕顺利考上了广州大学。

▲2018年,巴燕前往广州求学之前与爷爷奶奶的合影

在正式进入大学之前,巴燕并没有系统接触过写作,等上了预科,他有幸在写作基础课中结识了一位带他走进文学大门的雷淑叶老师。

最初,巴燕只是为了应付作业而去写文章,写出来的文章就跟小孩子写的一样,停留在高中语文作文的形式,直到有一节课,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故乡的写作任务,这让巴燕十分感兴趣。

那时候正是2018年12月,不久前巴燕从家里接到了爷爷得癌症晚期的消息。

他本想休学回到阿勒泰陪爷爷度过最后的时光,却遭到了父母的劝阻,爷爷更是不希望让孙子看着自己难受。

在学校,巴燕想念家乡和家人的情绪达到了顶峰,每天向父母打电话询问爷爷的情况,父母告诉巴燕爷爷并无大碍,但巴燕心里明白爷爷的食道早已无法进食,只能靠营养液去维持生命。

巴燕的思念和痛苦没法和身边的人诉说,那篇让雷老师赞叹不已的文章成了他的发泄口。

由于时间久远,现在已经找不到那篇文章,但巴燕至今记得文章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夸他有写作天赋,其中的情感很真诚、纯朴。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我能感觉得到老师读懂了我写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那一瞬间我就充满了动力。”

后来,巴燕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他坚持写文章,拿给雷老师看。

尽管他起初的作品略显稚嫩,但老师每一次都是逐字逐句修改批注,告诉他怎样才能写得更好。

老师还会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帮他发表文章,它们在学校内引起了不错的反响,这让巴燕觉得写作是一件值得他一直坚持的事情。

巴燕的父亲平时也会用哈萨克语进行文学创作,当父亲第一次听到儿子想要写作时,便极力推荐了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巴燕仅用了短短两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而且深深为其所吸引,爱不释手。

随后,父亲陆陆续续推荐了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例如莫言的《红高粱》、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奥威尔的《动物庄园》……他慢慢开始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未能更早地接触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感到一丝遗憾。

▲2021年,巴燕从广州大学毕业

除了阅读文学名著外,巴燕也喜欢读诗,久而久之,他开始尝试写诗。

上大学时,一位远方的笔友给他寄了一本河南诗人王海桑的诗集。

在这之前,他也读过其他诗人的诗,但王海桑的诗带给他的触动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些诗娓娓道来诗人所做之事、所见之景及内心波澜,那些看似平淡无奇却又熠熠生辉的文字犹如磁石般吸引着巴燕一页页地读下去。

受到王海桑风格的启发,巴燕开始了仿效之旅,每写一首诗便拿给雷老师阅读,雷老师对他的作品表现出了由衷的赞赏。

随着创作实践的积累,巴燕察觉到自己的诗风正悄然发生转变,尽管受到了王海桑的影响,但他写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诗歌的形式,而是更贴近散文的韵味。

这些变化同样被敏锐的雷老师捕捉到,并认为他或许更适宜于散文创作。

散文较之于诗歌,其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这让巴燕愈发渴望摆脱音韵节奏与修辞工整的限制,能够随心所欲地写出所思所想,真实且细腻地记录下内心的点滴感触与思考。

重塑记忆中的阿勒泰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

巴燕在《行走在土地上的人》中写道:“我被困在白桦林中的那些年,常抱怨命运对我太不公平。在这颗充满了生机的星球上,一个鲜活的生命陪伴着两个即将走到时间尽头的老人,生活在山脚下的小村庄中。他们不能陪我奔跑,不能爬树,不能让一颗大石头去照顾另一颗小石头……”

刚来到白桦林的巴燕一直觉得自己很孤独,那颗狭隘而渴望自由的心让他整天幻想着有人带自己走出天井。

后来走进大学、踏入社会,巴燕无比思念童年。

他身边的大学同学都因为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而开心时,巴燕一心想着放假回家,关于那片白桦林的一切,都成为了他日思夜想的根。

巴燕以前梦想过念完大学后,回到诺改特村,住在自己原来的房子里,但所有的东西都在发生变化,现在的诺改特村早已物是人非。

曾经荒无人烟的大草原上,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鳞次栉比的木屋和接连不断的游客。

尽管新的发展让人欣慰,但巴燕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他所熟悉的那片原始而苍茫的大草原,那个古朴静谧的村庄。

正如他在其作品中所述:“一个游牧人的一生,是生在一片土地,却死在另一片土地的一生。我们几代人的生命好像全用来丈量一条河,从上游到下游。”

巴燕想起自己刚来到大学时,他身边几乎没有任何同学了解哈萨克族。

“我当时很难过,如果内地的朋友通过我的文字,能够对这个来自边疆的游牧民族多一些了解,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世界观、价值观,那我的文字就是有价值的。”

2019年,巴燕读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这本书给他对原生作品的理解打开了一扇窗。

后来又接触到作家刘亮程的作品,巴燕心想:“这些前辈们已经把那片土地写得这么好了,我还有什么可写的。”

但随着阅读的深入、和不同民族的朋友交流,他意识到,其实同一个主题可以有无数个维度和视角来诠释。

他是土生土长的哈萨克族,他可以以哈萨克族的身份,用最真实的文字把这一民族对山川万物的感受,对文化和世界的认知写进自己的作品,展现给读者。

人与人、人与动物、植物、大自然的关系在巴燕的笔触下显得淋漓尽致,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流淌着对自然界的崇敬之情,对生命奇迹的赞美,以及对孕育万物的大地的无尽感恩,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远哲思。

“我的性格,对待别人的方式,对周围事情的态度,包括我写作的风格都是受了那个村庄的影响。”

大草原、淳朴的家人、简单平凡的游牧生活让他拥有了单纯、坦率和直接的性格。

每写完新的一篇文章后,在重新读的过程中,他经常会觉得这些温柔、细腻的文字像是出自女孩的笔下。

▲2023年夏天,巴燕在鲁迅文学院进修

《云边有个小卖部》里有这样一句话:“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最终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童年、阿勒泰,还有那片白桦林成为了巴燕写作灵感的源泉。

“我知道什么才是我最向往的生活。”巴燕很庆幸自己在年少时就体验到了理想的生活。

这是在他乡求学、打工、流浪的人无法体验到的,他们渴望但又因为现实原因没法经历的生活。

无论是好看的风景,好玩的事物,还是他从爷爷奶奶那里得到的不可复制的爱,这些都是他这一辈子最珍贵的记忆。

诺改特村对于巴燕而言,一直都是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原乡,但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只是故乡的面貌,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在渐渐地消失。

在这样的环境下,接受一次又一次不同文化的冲击后,巴燕觉得自己相比以前变得求同存异了。

即便曾经的诺改特村早已一去不复返,但他也看到了故乡在发展变化中所展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潜力,这让巴燕在渴望保护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希望可以去其糟粕,使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巴燕位于现桦林公园的沙里夫汗陵

在写作这条路上,巴燕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除了文学启蒙教师雷老师,每一位让他在写作领域成长、坚持下去的前辈让他成为了现在的自己,他们的认可和鼓励也是巴燕继续创作下去的动力。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艺术类型,有人看到它、谈论它,无论是说它的优点还是不足,总归是属于好事情。

在巴燕看来,没有读者、没有人讨论的作品,写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

不同于散文,小说给写作者的发挥空间是更大的。

未来,巴燕想尝试出版自己的书,想继续把阿勒泰系列写下去,也会尝试更多不同的题材。

小时候的他有无数个梦想,当兵、拳击手、运动员、导演,却从未想过会走写作这一条路,但现在的他,成为了作家巴燕。

如今,巴燕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一旦有空闲时间,他便投入到文学创作。

也许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下定决心继续走下去。

在他的笔端之下,记忆中的故乡和童年的景象仿佛穿越时空,一一再现,复归最初的纯真与美好。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