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不英(二四)于谦掌控军政大权,为何没提前对夺门之变做出反应?

惊心鸟 2024-03-11 14:29:54

夺门之变是明朝政治的又一个转折点,它不仅使明英宗朱祁镇成功复辟,也使得于谦这位北京保卫战的民族英雄被冤杀。后世的学者对这次军事政变做出了多种解读,各种说法流传很广。然而在这些解读之中,很少看到关于于谦的部分。实际上从史书来看,这次政变在关于于谦的部分记录是非常稀少的。于谦作为当时掌握军政大权的朝廷重臣,史书上尽然没有记录他在政变中的反应,实在是非常让人疑惑的。尤其是夺门之变发生当晚,作为军政一把手的于谦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应对,这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

从明代宗朱祁钰晚期的政治格局来看,于谦是朝廷中掌握军政大权的重臣,朝廷所有的变化不应该越过他的权限。实际上从北京保卫战开始,于谦就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在明朝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开过时候的宰相李善长,大将军徐达,也没有掌握过如此大的权力。于谦对外虽然是正二品的兵部尚书,干的却是宰相的活。本来该进入内阁的奏章,最终都走到了于谦面前。而朱祁钰也对于谦言听计从,使得于谦成为了事实上的权臣。可以说在夺门之变前,于谦是朝廷第一人,其权力之大甚至能架空皇帝。

在这种政治格局下,按道理朝廷中的任何变化,都不应该逃出于谦的掌控之中。可是石亨、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的当晚,于谦却没能对此做出反应,似乎根本不知道此事的发声,这就有些不合情理了。要知道于谦作为文官,他对于武将和勋贵的掌握都是比较严格的。在当时皇太子朱见济已经去世,皇帝朱祁钰并重的政治背景下,为了维持朝廷政治的平稳,于谦可是做出了多番努力。他甚至和王直、胡濙等文官集团重臣达成联合,在拥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方面达成一致。由此可见,当时于谦对于朝廷政治的未来是非常关注的。

可是从夺门之变的史书记载来看,完全就没有关于于谦的任何文字。从事变前后的明朝政治变化来看,只有夺门之变前于谦和王文等人商议拥立朱见深,和夺门之变后于谦被处死的记载。难道在夺门之变发生的当晚,于谦对宫里的变化一无所知么?

有人学者认可了这种说法,认为是于谦忙于拥立朱见深,忽略了对军队的掌控。也有的说于谦知道事情发生时已经晚了,来不及阻止了。可是从夺门之变的整个过程来看,似乎根本没有于谦出场的机会。甚至没有消息传到于谦耳中,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对军队的掌控是否真的如史书所说了。

综合各方面的史料来看,石亨等人能够顺利的完成夺门之变,将软禁在南宫的朱祁镇重新推上皇位,这一方面是他们突然行动让朱祁钰来不及应对,另一方面也是朝廷上下放水的结果。而于谦作为朝廷重臣,又掌握军政大权,在放水这方面一定是起到重要作用。

在夺门之变发生前,明朝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政治危机,几乎就处于皇位悬空的状态下。朱祁钰拥立的太子朱见济夭折,这使得明朝储君之位悬空。而朱祁钰本人又得了重病,甚至威胁到了生命。这就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朱祁钰驾崩,那皇位该由谁来继承?

围绕这个问题,朝廷之中暗潮涌动,于是出现了各种谣言,也为夺门之变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按照明朝皇室的继承传统,最有资格继承皇帝位的是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朱见深在朱祁钰即位之初就是皇太子,朱祁钰为了让儿子朱见济当太子,才联合王文等人废除了朱见深。可朱见济夭折后,朱祁钰一脉已经没有了继承人,那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位就理所应当了。但以王文为首的朱祁钰心腹们表示反对,多次阻止朝廷讨论立朱见深为太子的议题。还有史书记载,王文本人在联合太监王诚等,打算拥立襄王朱瞻墡的世子为皇太子。

从朝廷层面来看,于谦并没有选择支持王文等人的操作,而是和王直等人达成拥立朱见深的共识,并完成了诏书的起草。本来他是打算第二天上朝时让朱祁钰发布这个诏书,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位。可就在当晚,夺门之变发生了,第二天一上朝朝臣们就见到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了,于是于谦和王直的谋划便失去了意义。从这个过程和结果来看,于谦等人拥立朱见深,和石亨等人拥立朱祁镇,本身是并不冲突的。朱见深恢复太子位,其实也是为朱祁镇复辟做准备。毕竟朱见深当时年幼,还没有执政的能力。

因此可以猜测,石亨等人动用军队打开南宫,拥立朱祁镇复辟,本身很可能就是文官集团们集体放水的结果。而于谦则是故意的放松了对军队的管制,甚至纵容了石亨和曹吉祥发动政变。这种猜测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主观臆测,而是有着很大政治利益的考量的。

首先,石亨是当时军队中仅次于于谦的掌权者,他的一举一动不可能不被于谦所关注。然而在夺门之变发生中,长期的谋划,辗转了好几个大臣,居然没有被于谦阻止,本身就显得很不正常了。对于石亨这样的重要将领,他能联络曹吉祥、徐有贞、王骥、张軏等人而不被于谦察觉,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次,作为事变重要参与者的曹吉祥,在事变之前还进宫向孙太后请示。这么大的动作,宫中的太监和锦衣卫难道就没有察觉?而于谦的女婿正好在锦衣卫掌权,他就不会给岳父盯着点朝廷上下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石亨搞这么大的动静,避过锦衣卫和东厂耳目,简直是太过蹊跷了。就连王文和王诚的谋划都被泄露出来,弄的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凭什么更受到制度管制的石亨,动作更大的夺门之变,能够消无声息的发生?唯一的解释是,于谦是知道石亨在夺门之变的谋划的,只是选择了默认而已。

第三,朱祁镇复辟后很快处死了于谦和王文,是以拥立襄王世子的罪名。众所周知,拥立襄王世子的是王文,于谦拥立的是朱见深。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朱祁镇有什么理由处死于谦呢?最蹊跷的是,在处死这两位重臣时,王文尚且留下了自辩的言语,而于谦却没有留下任何言语记录。于谦作为当时的朝廷第一重臣,死得一句话没有,是在让人感到蹊跷。而从很多史书上看,北京城内外的大臣和百姓都是反对处死于谦的,甚至连曹吉祥的手下都亲自出来为于谦鸣不平。这些过程中的各种疑点,直接指向了于谦在夺门之变中的表现不一般。

综合上述的这些疑点看,于谦在夺门之变中很可能采用了纵容石亨等人的态度,为朝廷的未来留下余地。毕竟当时朱祁钰并重,是不是能延续下去都成了问题。可朱祁钰在世时,以于谦自己的身份是不太合适拥立朱祁着的,那么对石亨等人采取默认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只要朱祁镇复辟,那么朝廷中想要挟持朱见深治国的人就无法得逞,朝廷又会恢复到平稳的政治格局。从文武制衡的角度上看,文官集团在拥立朱见深和朱祁镇的两方面同时做出了态度,在政治上力压武将勋贵一筹,也避免未来产生勋贵一家独大的政治格局。

而朱祁镇和朱见深本身就是一体的,他们两人的政治利益相同,所以于谦默认石亨等人的操作,对恢复朱见深的太子位是有很大帮助的。从这个角度上看,这种选择实际上也是双管齐下,避免朱祁钰在阻止朱见深复位后,朝廷政治重新陷入僵持的局面。同时朱祁镇的存在,也震慑了王文等意图拥立襄王世子的不轨之徒,把朝廷的乱局尽量控制在北京城内。如果朱祁钰听了王文的诏令襄王世子进京,那对明朝来说才是最大的灾难。如果此事发生,明朝很可能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这对明朝廷是毁灭性的危机。

综上所述,于谦在夺门之变上采取双管齐下的手段,可行性是非常高的。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平息当时朝廷危机的手段。可是他没有想到,朱祁镇在复辟后第一个就想要除掉他。虽然朱祁镇也有所犹豫,但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推波助澜下,朱祁镇最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的选择也为后来朝廷中内斗纷争埋下了隐患,使得自己执政后期危机重重。朱祁镇晚年也曾后悔这种操作,但是悔之晚矣。从这些细节来看,于谦应该在夺门之变中是有功的,这才是北京城官员百姓认为他死得冤枉的核心原因所在。

0 阅读:25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