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赘婿》作者愤怒的香蕉和《宰执天下》作者cuslaa,哪个写得更好?

青山入我怀 2024-04-03 14:33:17

这是历史小说的两个不同类型。

我节选(“穿越救亡流”与“历史研究范”--评论--中国作家网)说明。

《赘婿》将架空后的北宋历史模拟为近代的百年衰亡,在历史的古老躯壳中孵化出了身心内外都浸透着现代精神的中国英雄,在网络文学中已有深厚基础的“亲我主义”里,重新生长出了令当代“小白”读者也能心悦诚服的家国情怀与天下抱负。

如果说穿越是要重新进入历史,那架空则是在直接淘洗历史,洗尽的是装扮历史的金粉,留下的是支撑历史的骨头。在架空小说里,具体的史实通常只被视作是历史的精巧装饰,是不可抵达之物,而非历史的骨架,在千淘万漉之后还无法被悬置的“百炼真金”,才是剪尽枯枝后剩下的真实历史。

《宰执天下》的作者cuslaa(哥斯拉)可称是“宋史专业户”。对宋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灵活驾驭历史材料的能力,使他做到了自由驰骋于“历史和文学之间”。某种意义上说,当年人们对《新宋》的全部期望,到《宰执天下》这里终于实现了。《宰执天下》的前五卷(约500万字)以穿越者韩冈从灌园小儿到大宋宰执的传奇经历为主轴,巨细靡遗地描写了宋神宗时期的内外军政大略与当时各色人等的命运起伏,从而全景式地展现了北宋最真实具体的面貌。上至帝后宰执,下到贩夫走卒,中及文人士大夫、边关将门内廷宦官以及宗室商人、胥吏地主,书中有名有姓的配角数以千计,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各阶层代表人物也有数十。北宋味道始终萦绕纸上,但即使是对不懂历史的读者也丝毫不构成阅读障碍,在哥斯拉笔下,繁复至极的北宋官制,读者陌生到极点的历史典故,也大都能恰到好处地为小说增色。

历史题材最是“以小说见才学”,在有“历史研究范”的小说里,史实上的错误更是读者最大的“槽点”和“毒点”。而哥斯拉的史学素养向来为人称道,某些学术著作也难免踩到的“雷”,都能安全避过。那些大的历史逻辑和历史事件,更无一不是“从历史中来”,又经由韩冈带领,“到历史中去”,最终构建了一个历史空间中的“异托邦”。这种“真真实实,虚虚假假”也是《宰执天下》的最大魅力。同时与历史真实相呼应的,也并非只是激荡的现代情感,或是系于一身的个人成败,《宰执天下》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哥斯拉以“穿越”的形式让现代智慧深入历史现场,拨动历史的车轮,试图在当代与历史的碰撞中开掘历史的另一种可能,为重新寻找当代中国的位置和道路提供历史资源。

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在今日中国,我们早已开始在艰难地思考和探索着民族文化该如何“复振”,以及“复振”之后又该向何处去。特别是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被不断质疑,全世界的思想家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全世界的思想家都在寻找新的出路,能否在中国的历史智慧中获得新的启发也成为新的时代大题。而《宰执天下》就从另一角度切入了这一难题。如果在“赵宋之世”抵达巅峰的那个华夏文明,没有“后渐衰微”,没有被那波席卷世界的“蛮族”铁流所打断呢?继续向上发展的中华文明又会是何等样貌?《宰执天下》或许只能给出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拟态,但已经参与到这一思想界最前沿的思考中,并且以文学的形式将这一思考落进了“宋朝的肉身”。

《赘婿》将架空后的北宋历史模拟为近代的百年衰亡,在历史的古老躯壳中孵化出了身心内外都浸透着现代精神的中国英雄,在网络文学中已有深厚基础的“亲我主义”里,重新生长出了令当代“小白”读者也能心悦诚服的家国情怀与天下抱负。

如果说穿越是要重新进入历史,那架空则是在直接淘洗历史,洗尽的是装扮历史的金粉,留下的是支撑历史的骨头。在架空小说里,具体的史实通常只被视作是历史的精巧装饰,是不可抵达之物,而非历史的骨架,在千淘万漉之后还无法被悬置的“百炼真金”,才是剪尽枯枝后剩下的真实历史。

0 阅读:5

青山入我怀

简介: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