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更新更符民意南京即将选聘一批社区营造(规划)师

扬眼 2024-04-26 09:25:53

优化家门口的公共空间、引入养老服务进入社区、组织居民打造幸福点……记者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作为城市更新配套文件之一的《南京市城市更新社区营造(规划)师工作细则(试行)》(下文简称《细则》)将从5月1日起施行。什么样的人可以做“社区营造(规划)师”?如何申请“社区营造(规划)师”?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进行探访。

让更专业的人才参与城市更新项目

什么是社区营造师?这次《细则》对社区营造(规划)师进行了界定:从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工程师、建筑师、规划师,以及其他熟悉城市更新的专业人才。

其实,早在2019年8月,建邺区就推出设计师进社区行动,来自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阿里云集团等14家规划设计单位的首批“社区设计师”上岗,参与南湖片区的升级改造。

2022年,南京东郊小镇以创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契机编制的社区营造导则通过专家评审。该社区营造导则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引入“社区营造师”。同年,江北泰山街道大华社区就启动了“大华社区-美好社区营造师”计划,通过集合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展多彩丰富的活动,让儿童、中青年、老年人都能在家门口感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和“附近”的力量。

2024年1月,位于鼓楼区挹江门街道的回龙桥Mini Plaza(迷你广场)正式启用。作为南京首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规划师签约试点项目,回龙桥Mini Plaza由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担任“社区规划师”,邻里柿团队作为“社区营造师”,并海选“民间设计师”,让设计实现“从社区中来,到社区中去”。最终,100多平方米的场地集合了休闲生活、娱乐社交、便民市集三种模式。

可见,此前的社区营造(规划)师更注重的是社会治理方面。而此次《南京市城市更新社区营造(规划)师工作细则(试行)》中的“社区营造(规划)师”更注重城市更新方面的。建立“社区营造(规划)师”库,是为了鼓励规划建筑、园林景观等各专业设计人才下沉至社区,开展社区营造(规划),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为街道、社区、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让城市更新项目更人性、更贴心

“面对趋向多元的参与主体,需要倡导‘参与式’城市更新,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发挥社区营造设计师的作用,进行多专业协同和多利益方协调,通过共商、共建、共治实现共享、共益、共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鲍莉说。

社区营造(规划)师服务内容有哪些?包括知识普及、政策宣传,现场调研、现状分析,民意调查、沟通协调,方案咨询、程序指导,组织动员、引导培育,民主监督、评价评估等。

宁好城乡更新促进中心秘书长吴楠认为,城市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整体规划并促进公众参与。在前期规划阶段,通过社区营造发掘闲置资源和潜力空间,采用参与式设计创造新空间,并策划居民共营使其持续经营。

有了社区营造(规划)师后,该如何管理?记者了解到,共通过积分管理、星级划分和激励政策进行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填写、部门确认服务记录等,对社区营造(规划)师进行积分管理,每年公布积分情况。积分包括基础积分、累进积分、特别积分。对全市社区营造(规划)师数量的前30%,进行星级等次划分:三星级为全市排名前3%;二星级为排名前4%~10%;一星级为排名前11%~30%,大师直接定为四星级,不占总额。

5月6日起可报名“社区营造(规划)师”

如何成为社区营造师、社区规划师?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目前已开放报名渠道,个人自主报名,或经单位同意后报名,经资格审核后公布第一批入库“社区营造(规划)师”名单。

5月6日至5月31日,可通过邮箱将报名表发送至njcsgx@126.com进行报名,或工作日时间内(上午9:00-11:30,下午2:00-5:00)将报名表送至南京市城市更新中心(鼓楼区华侨路28号)308室。

入库之后,各区城市更新办负责组织辖区内各街道与社区营造(规划)师个人进行“双向选择”,签订聘任服务协议。一个社区原则上聘任社区营造(规划)师不超过10名;为保障服务时间和质量,个人服务同一行政区的社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个;各区更新办组织完成人员匹配后,由街道与社区营造(规划)师签订《聘任服务协议》,协议服务周期原则上为3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校对 盛媛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