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没骨气的王爷:两次抗旨不遵,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

奇葩史学家 2024-03-17 13:03:53

清晚期,英国人妄图以鸦片打开清朝国门,而民族英雄林则徐以虎门销烟正式开启中国近代史,英国人也借此发挥,正式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史的开端可并不太好,充满了屈辱。

这一时期,为了抵御外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但同时也出现了更多丧权辱国的历史罪人,这其中就有一位王爷,他即是历史罪人,也是晚清时期朝堂之上最嚣张的人王爷——“爱新觉罗·奕山”。

爱新觉罗·奕山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中,屡立奇功,这时候的奕山正值壮年,骁勇善战,无所畏惧。再加上他是道光皇帝的亲侄,道光皇帝对爱新觉罗·奕山给予了厚望,对他更是赞赏有加。

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之后,道光皇帝则封其为靖逆将军,率领大军抵御英军。希望他能够像平定张格尔一样,将英军彻底击溃,此时的奕山也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肯定会像以前一样战无不胜!

可等到奕山正真对战英军时,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强大的英军的对手,在战场上屡战屡败。英国人在奕山的手上先占香港,后破虎门,最后直接兵临广州城。英军的强大让奕山感到害怕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奕山的内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面对林则徐提出的御敌之策时,奕山更是一口否决,甚至是将粤军和粤民视为异类!

眼见战事不利,道光帝下旨命令奕山即刻修复虎门收回香港,可此时的奕山早已没了抗敌的勇气,他给道光的回话是这样的“不敢轻于一试,求皇上能谅奴才等苦衷”。随后便公然抗旨不遵,不再理会英国的不断挑衅。

奕山之所以敢抗旨不遵,是因为他深知,自己作为当今皇帝的亲侄子,断然不会被施以重刑。最终,第一次鸦片战争在奕山的不作为下宣告战败,奕山也不再是那个深受到道光喜爱的侄子,在战败后,奕山直接被判处斩监侯,也正如奕山预想的一样,并没有被判处斩立决。

斩监侯的第二年,奕山就被释放了,甚至还升了官,被派去治理新疆,其实明面上是治理新疆,不过只是将他放到远些的地方,让世间淡忘他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所作所为罢了。

没有被处死,反而升了官,这也助长了奕山的嚣张气焰,以至于他后来做出了更加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奕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更是公然违抗咸丰帝的旨意,签下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共计60余万的大好河山拱手送给了沙俄。奕山之所以敢这么做,无非还是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咸丰帝也不会对自己这个堂兄弟怎么样。

其实此时的奕山手握重兵,完全有能力和沙俄碰一碰,但他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去了对敌的信心。他根本不敢跟沙俄发生争斗,于是便签下了那份丧权辱国的条约。

这次抗旨不尊之后,奕山当即被革职,只不过又和之前一样,只是一年之后奕山就又神奇的升官了,更夸张的是,咸丰帝继位以后,侧封奕山为一等镇国将军,说实话,奕山配不上这个称号!

奕山这一生除了非常长寿以外、历经六代君王之外,他的运气也是非常好,两次抗旨不尊,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还都升了官,整个清王朝历史上,可能也就只有他一个人了。

现如今,影视剧中描述的奕山,与历史上真实的奕山大相径庭,正是因为奕山的抗旨不尊,才导致我国流失了大片的土地,奕山是个彻头彻尾的历史罪人!

1 阅读:32

奇葩史学家

简介:你不知道的历史小知识!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