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将孩子从22楼抛下,更多细节披露:精神病成免死金牌了?

格子的江湖 2024-04-01 19:00:54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一起令人发指的悲剧,再次刷新所有人的认知下限。

4月1日,重庆巴南区丽都锦城小区,37岁的母亲何某,因家庭琐事和婆婆发生争吵,争吵期间,她变得狂躁起来,拿着菜刀将婆婆砍伤。

受伤倒地的婆婆没能唤醒她的人性,她又将目标对准了身旁不明所以满脸懵懂的孩子,年仅3岁的孩子被她直接抱起,从22楼的窗户直接抛了下去,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犹豫和停顿。

22层楼的高度,人站在楼上向下俯视都觉得发怵,没有奇迹出现,孩子当场死亡。

最让人悲愤的是,楼下其实早已有人垫起了安全气囊,生怕何某做出不理智的疯狂举动,而何某在将孩子扔出窗外前,发现楼下垫有安全气囊后将孩子抱回屋内,转而跑到厨房的窗户,将孩子从楼栋的另一侧抛了下去。

她是铁了心想要孩子的命,不想给孩子留一丝生还的希望,而被抛下楼的可怜孩子,在被抛下的一刹那,还在紧紧抱着母亲的脖子,下意识的举动尽显绝望和恐惧。

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以后,疯狂的何某没有停手。

她又抱起自己另一个孩子想要故技重施,但这一次将抱出窗外后她没有立即松手,而是用自己的双手拽着孩子的双手,让孩子直接悬在了22楼的高空,并大喊:“我有病!”

年幼的孩子已经有了求生本能,双脚拼命蹬在墙壁凸起的狭窄外沿上,想要获得一丝的安全感和踏实感,小小的身子弯曲着也颤抖着,拼命抓住妈妈伸出窗外的双手。

孩子在哭泣,孩子在呐喊,他在用自己一切能够表达的方式来告诉妈妈自己不想掉下去,他不想直面那种人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他想活着,想要妈妈将他从窗外拉回去。

而他的妈妈仍在癫狂着,无视周围楼栋邻居的惊呼声和劝导声,也无视窗外亲生孩子的瑟瑟发抖和万般恐惧,随时都有松手的可能。

千钧一发之际,接到消息的警方和消防人员冲进家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丧心病狂的何某控制,成功将悬在鬼门关的第二个孩子救了起来。

这已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02

有知情邻居透露,何某共有两个儿子,被她抛下楼坠亡的是小儿子。

在她印象里,何某经常和婆婆吵架,事发时,何某一手抱着小儿子将孩子悬在窗台外侧,情绪无比激动,邻居们隔空相劝,当时何某身边还站着大儿子和她的婆婆。

瞧见楼下垫有安全气囊后,何某将小儿子从窗台外侧抱回,然后从另一侧破损的窗户进行多次高空抛物行为,并将自己的小儿子亲手从22楼抛下。

另有多名亲属和邻居反映,何某近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都很不正常,这也能够解释何某在试图抛下第二个孩子时大喊的那句“我有病”,警方通报里也显示,何某“突发躁狂”。

而所谓躁狂发作,其实就是躁狂症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专家解释说,躁狂症的情绪会在抑郁和躁狂之间交替出现,会出现不计后果的行为。

因而有律师分析称,高空抛子的何某,或许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说实话,我并不十分认同这种说法,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何其之多,但从没听说哪个精神病患者因为发病难以控制情绪而挥刀向自己的亲人,甚至狠戾到将亲生孩子直接从高空抛下。

况且情绪躁狂的何某,为何既没有挥刀向自己,也没想着自己轻生,反而将利刃对准了年迈的婆婆,将痛苦全部转嫁给了年幼的孩子?

如此一口沉重的大锅,简简单单一句精神疾病可背不起来,没有任何的理由能够洗清何某所作的恶,因此与其说何某是精神疾病发作使然,不如说是她人性泯灭。

一个正常的母亲,出于本能的母爱天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有没有精神疾病,都不可能做出极其违背她本性的事情,更不可能对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亲生孩子泛起杀意。

也正因此,精神病绝不能成为她的免死金牌。

03

依据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或是尚且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个鉴定过程是极为苛刻的,相关鉴定人员会采用科学的测量仪器,以仪器记录的数据和个体当下最为真实的反应为准,同时还需要看嫌疑人此前有没有精神病相关的就诊记录或证据。

绝对不是单单凭借亲属和邻居一句“何某近期精神行为异常”就能盖棺定论的,就算她真有精神方面的问题,她也得证明自己在案发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怕何某有精神疾病,就怕她在接受审判期间,对自己高空抛子的行为毫无后悔的眼泪,反而主动极力辩称自己患有精神病来脱罪,如果真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才真的令人细思极恐。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约有1600万重精神病患者,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接近人口总数的1%。

多数普通人对这个数据并不敏感也不甚在意,唯一在意的是,这些被贴上“重精神病”标签的患者会不会主动攻击陌生人?又会不会主动攻击自己的亲人甚至自己的亲生孩子?

千人有千面,具体到精神病患者身上情况就更为复杂了,没有任何相关领域的专家能给出具体且准确的答案,而给不出答案其实本身已经是一种答案了。

毋庸置疑的是,杜绝精神病人犯罪事件的发生早已是所有人的心愿和呼声,精神疾病不是免死金牌,罪大恶极者也不该因为精神疾病而逃脱法律的制裁,类似的声音也比比皆是。

这不是因为人们不同情精神病患者,而是这种同情是需要牺牲普通人的安全保障为代价的,往往这种代价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家庭能够承受得起。

已经逝去的孩子需要一个交代,一个来自于法律的交代,而彻底杜绝精神病人伤人害人事件的发生,已经不只是法律层面的问题了,这需要全社会的反思、关注和应对。

0 阅读:146
评论列表
  • 2024-04-01 21:13

    婆媳关系是无解的

格子的江湖

简介:解析热点事件,做一股清流,写天写地写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