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社会实践中提升认知凝聚共识

吉林日报 2024-05-08 15:20:20

共青团吉林省委同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文旅厅、吉林省关工委、吉林省学联联合开展“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广泛动员引导省内外团员青年争做吉林振兴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传播者。

2023年7月“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202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

一、注重统筹谋划,推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优化组织、建强队伍、规范活动、强化保障、完善制度等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做在前面,在工作中时刻绷起统筹谋划、协同推进的“弦”,不断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一是提高站位,突出主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关注吉林发展、参与吉林发展,进一步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吉林贡献青春力量。二是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合理确定团队规模,更加广泛、有效地组织动员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成既有全省范围统一组织、分层实施,又有全国范围内各高校积极响应、热情参加,也有各市(州)结合实际、自主开展的工作局面。立足构建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工作格局,切实引导青年学生在吉林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三是创新形式,知行合一。紧密围绕生态、产业、红色、三农等主题,挖掘精品路线,开发优质课程,促进成果转化。进一步严实作风,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注重将社会观察、知识积累、实践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建设性意见和举措,引导青年学生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四是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安全保障和过程管理。充分研判部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做好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与处置。坚守意识形态和安全稳定底线,依法依规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

202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实践团参观东北沦陷史陈列馆。

二、设置调研主题,充分发掘思想教育实践模式

以总书记在吉林考察过的乡村、企业、社区、展馆等为重点,用好“三地三摇篮”等特色资源,设立“红色吉林”“产业吉林”“粮仓吉林”“大美吉林”等四个主题,全面展现吉林坚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成就,增进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感认同和行动追随。在内容设计上秉持“小切口、沉浸式、重实效”的原则,深度发掘全省各地资源,开发实践线路23条、设置重点调研点位127个,组织学生沉下心来慢走、细看、真学、深悟,以吉林为样本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高社会化能力。一是“红色吉林”主题。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三地三摇篮”,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吉林革命史、文化发展史领域调研考察。二是“产业吉林”主题。围绕“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择优选点、设计精品路线,组织青年学生走进“高精特新”企业、开发区,感受新时代吉林在产业振兴上的发展成就,研究分析吉林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三是“粮仓吉林”主题。围绕“中西部粮食安全产业带”以及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择优选点、设计精品路线,组织青年学生走入广袤的乡村“自讨苦吃”,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吉林乡村发展新面貌,研究分析吉林农业发展现状,把论文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四是“大美吉林”主题。围绕“长通白延吉长避暑休闲冰雪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择优选点、设计精品路线,组织青年学生在“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中欣赏吉林省的自然风光,研究分析吉林旅游业发展现状、生态强省战略实施情况。

202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实践团在吉林市丰满水电站调研吉林省水电发展情况。

三、形成宣传合力,推动思政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一是广泛宣传动员。积极争取团中央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将此次活动纳入2023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管理,有效提高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用好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两种手段,借助“创青春”“吉林发布”等央地主要网宣窗口,持续扩大活动宣传力度和关注热度,广泛动员省内外高校学生参与。围绕设计的实践线路,面向省内外高校重点推介,并依托省内高校申报路线情况确定年度省级“三下乡”重点团队。二是凝聚多方力量。在工作中发挥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时刻关注学生需求、关注资源渠道、关注手段创新,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三是注重全程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教育培养全过程。在学生入学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低年级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知;在学生高年级,面临就业时,进行就业观念引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强化留省就业观念。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