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坦言:中国在中越战争中得到的东西,瞒过了全世界

读闻悦事 2024-05-07 20:07:04

文| 马晓斌

编辑| 昭明

从地理位置来看,中越之间应当是唇亡齿寒,相互守望的两国。

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他国的地缘政治问题,中国与越南之间虽不至于敌对,但也算不上多好。

为了进一步挑动中越两国的关系,美国人甚至坦言放出了“中国在越战中得到的东西,成功瞒过了全世界”的言论,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01从战友到敌人

因为地理相邻的缘故,同处亚洲文化圈的中越两国之间有着分不清、道不明的关联。

尤其是在历史上,越南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复杂。

近代以来,中国与越南的发展逐渐落后,进而都先后成为列强剥削的对象。

越南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而中国则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中越两国人民的身体中,都住着一个高傲不屈的灵魂,没有谁愿意成为他国的殖民地,为了改变命运,中越两国又选择了相同的道路。

中国人民发起反抗的时间更早一些,为了积攒经验,一些优秀的越南领导人不惜前往中国,在中国的革命运动中,找寻越南独立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没有忘记越南这个同病相怜的伙伴,因而向越南派遣了一部分优秀的指战员,参与越南反法战争。

然而面对中越两国人民,法国并未选择退却,反而联合了美国,妄图将越南的武装力量全部消耗掉。

越南优秀领导人胡志明意识到,仅凭借中越两国的力量还无法与美法联军抗衡,于是又向前苏联求助。

越南反法抗美战争前后共历经三十余年,中国在越南战场上的消耗也超过了200亿美元。

如此的情深义重,再加上同属社会主义联盟,任谁都会觉得中越两国的友谊将日益弥坚,然而现实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巴掌。

胡志明去世后,越南政权交替,在中苏交恶之后,越南新政权义无反顾的选择站边前苏联。

1972年后,越南对中的敌对意向明显,不仅驱赶抢掠在越侨民,而且还派武装力量在中越边境制造混乱,蚕食中国领土。

为了震慑越南,中国只能于1979年向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

02越战中的损失

1979年发起的对越反击战是一场极快速的反击战,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抢回了被越军蚕食的土地,更是将战线一路南推至越南首都附近,大有一副直取越南首都的架势。

就在战争局势一片大好之际,中国宣布从越南撤军,因为中国的目的已经达到。

在很多中国人眼中,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势,达到了震慑越南的目的,然而在国际上,一些评论家却认为,中国并未在这场战争中讨到便宜。

其一,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已经显示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然而在对越反击战中,中国的对手换成了越南军,结果中国军队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解放军的伤亡人数便超过了两万(牺牲6954,伤14800)。

虽然这其中涉及到装备、通信、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准备不足。

其二,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刚开始,中国亟需其他国家的好感,然而无论是对越战争,还是中国在外交上对前苏联的指责,都让一些国家对中国有了意见。

尤其是像马里、利比亚以及马达加斯加等前苏联集团之外的国家,更是没有明确表达对中国军事行动的支持,他们更希望中国能理性的看待两国之间的矛盾。

其三,抗美援朝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便已经开始鼓吹中国的“霸权主义”,尤其是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几乎已经被贴上了“霸权主义”的标签。

中国对越战争的战场被中国一路推到了越南境内,甚至在一些国家看来,这场战争自始至终都在越南境内,这种局势无疑坐实了中国“霸权主义”的罪名。

一些评论家认为,这种罪名被坐实,将会把一部分亚洲国家推向中国的对立面,这对中国的发展而言,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在一些评论家看来,中国对越反击战的主要目的是震慑越南,使得越南在军事上更为依赖中国。

然而这场战争打响之后,中国虽震慑了越南,却使得越南在军事上更依赖前苏联,这与中国原初的目的背道而驰。

综合来看,中国对越反击战明面上好像赢了,但实际上失去的更多。

03越战中的收获

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对越反击战于中国是利是弊的问题,现实给了答案,美国有学者更是坦言,中国在对越战争中所获得的东西,远比人们想象的更多。

从历史机遇来看,中国要打响对越反击战,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中国为什么偏偏选择了1979年。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然而这项政策的事实并不顺利,一些人以为这项政策的实施,将改变中国的性质。

为了安抚这些持反对意见的人,邓小平同志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可实践需要时间,中国到底需要多久才能证明,改革开放是当时中国最明智的选择?

一些评论家认为,无论中国是否有意识地将对越反击战选择在了1979年,对越反击战都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推力。

这种推力不仅体现在中国市场的内需上,更是体现在中国人的危机意识上,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对越反击战,中国的改革开放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其他国家的配合,而其他国家是否能给到应有的配合,关键在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认可。

中国对越反击战仅用二十多天的时间,便取得了理想的战果,无疑是向世界释放了两个信号。

其一是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绝对不会向霸权主义低头。

另一个便是中国已经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可以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是个值得信任的大国。

此外,在一些美国学者和专家看来,军事上的进步是中国在对越反击战中的最大收获。

在他们眼中,中国高层领导人借助这场战争,用合理的手段重新整顿了军队,为中国军队后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方面中国借用对越反击战的借口,让各军区在此后十年间轮流作战,不仅提升了部队的凝聚力,更是锻炼出了一支高素质的作战部队。

另一方面,中国借越南之手,让中国军队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主动暴露出来,而后中国才能对症下药,将军队打造成一支现代化的部队。

比如在越战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百万裁军、增加国防预算以及武器自主创新等都可看做中国对症下药的结果。

也许正是因为无论是对越反击战对改革开放的影响,还是对中国军事的影响都在世界各国的预料之外,所以美国学者才酸酸的说,中国瞒过了全世界。

材料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参考文献:

[1] 李云逸.1975—1979年中越关系的流变——基于法国外交档案的考察[J].冷战国际史研究,2018,(02):91-106+4-5.

[2] 薛力,李骁.中越边境战争:原因探析与中方收益评估[J].战略决策研究,2015,6(02):67-83+103-104.

[3] 张学林.看历史:中越之间的摩擦与冲突[J].轻兵器,2014,(13):10-13.

[4] 张凯蛟.中国为何而战[J].大科技(百科新说),2009,(10):4-9.

3 阅读:2172

读闻悦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