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富争议的杨家将,勇战北囯却在北国娶亲,惨遭误解却立奇功

评书演义快看 2023-12-26 05:04:08

杨家将是著名的武将世家,其中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特别是在演义评书中,这一著名的武将世家,犹如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英雄辈出。

创立杨家刀的金钱豹杨春,最后成为威名远扬的金坛亭侯;刀枪双绝的潼关大帅杨全,被人称为“金刀银枪将”;火尖枪称王的杨衮,威震河东,成为声名远播的初代火山王;凭借紫金刀横扫万马千军的“金刀无敌”杨继业,他手中的金刀被尊为“定宋金刀”!

此外,还有三关留威名的“三关大元帅”杨六郎,力杀四门勇无双的“小张飞”杨七郎,力托千斤闸的“力王”杨二郎,大败九头鹰的少帅杨宗保,八宝托龙枪大败五宝金凤刀的杨宗英,三尖两刃宝刀前没有三合之将的“玉面虎”杨怀玉,金锤一出让人心寒的“金锤无敌”杨士瀚,落魄卖刀的梁山好汉杨志,戟艺无双的“三绝戟无敌将”杨金豹,让杨家枪再现辉煌的杨满堂,豪气干云令人敬的杨再兴,回马戟力杀山狮驼的杨继周,等等。这些英雄人物的故事,被人们口耳相传,流传至今。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精忠报国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然而,在杨家将的故事中,并不是每一个杨家将英雄都像以上的他们一样毫无争议,让人一听他们的名字就对他充满了敬意。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他——他是最富争议的杨家将,曾经身为杨家将中的铮铮铁汉,最后却在敌国娶妻生子、忍辱偷生,误解他的人说他贪生怕死,贪图富贵。但也有很多人喜欢他,那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他——七郎八虎中排行第四的杨四郎的故事。

杨四郎立功无数 曾连挑北国9员猛将

杨四郎在兄弟“平定光辉德昭嗣顺”八人中排名第四,叫杨延辉。他和三位兄长从小都跟爷爷火山王杨衮学艺,因此枪法学得非常精湛。在八兄弟中,杨大郎的枪法学得最全,杨二郎的枪法最具有力量,杨三郎的枪法最扎实,杨五郎的枪法最杂(其中混进了棍法戟法等其他兵器的招式),杨六郎的枪法最最多变化,杨七郎的枪法最猛、最狠,杨八郎的枪法最巧,而杨四郎的枪法特点是出招最快——他更早懂得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真谛。

杨四郎与三位哥哥一样,很早就跟着父亲杨继业征战沙场了。他凭借着自己精湛的枪法,在阵前立了很多战功。尤其在雄州之战中,在南门迎战敌军的他连挑辽国五员猛将后,遇到了北国野马川四大都督耶律凉东、耶律凉南、耶律凉西和耶律凉北。这四大都督的本事和《水浒传》中卢俊义面对的耶律宗云、耶律宗雷、耶律宗电和耶律宗霖四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见他们之厉害也。

这四大都督各持兵器,围住了杨四郎,他们的目光都紧紧地盯着他。如果眼神可以杀人,杨四郎已经被他们的眼神杀死好几次了。

可惜,眼神杀不了人!所以,杨四郎还生龙活虎地坐在马上,他压根没有被这四位猛将的气势压倒,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镇定。

杨四郎动了,只见他手中银枪如同灵蛇出洞,快如闪电般地刺向耶律凉东。这一枪犹如雷霆万钧,似乎要将耶律凉东一举击败。

耶律凉东见状,心中大骇,却不敢怠慢,急忙挥动手中的大刀奋力挡下这一击。刀枪相撞,发出巨大的“当”响,耶律凉东手臂一麻,差点松开了握刀的手!

再看杨四郎,他一枪刺出后,早已宛如游龙一般,用枪尾迅速向耶律凉南脑袋戳去。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耶律凉南见状,心中大惊,慌忙跳到一旁,躲过了杨四郎这一致命的一击。

杨四郎身形没有停留,一击不中,紧接着又向耶律凉西发动了攻击。

耶律凉西见杨四郎出手如此快速,也不敢大意。他拿起手中的狼牙棒,使出全身力气向杨四郎猛烈砸去。

杨四郎眼见狼牙棒袭来,却丝毫不惧,巧妙地一侧身,顺势使出半两拔千斤的巧技,用枪杆“啪”一下打掉了耶律凉西手中的狼牙棒。这一击看似轻松,实则内藏玄机,尽显杨四郎的精湛枪法与过人胆识!

而此时耶律凉北,已经挥动手中的长矛,向杨四郎的咽喉刺来。杨四郎身体往后一倒,避过耶律凉北长矛的同时,手中长枪“啪”一下,穿透了耶律凉西的胸膛。

“你……怎么这么厉害……”耶律凉西话未说完,扑通一下掉到了马下,带着满脸的不敢相信,两眼一闭,再也不活了。

其他三将一看,大惊失色,也就在这时,杨四郎突然使出了“枪出桃花现”绝招,这一招是他枪法的精髓所在,也是他最强大的杀招。只见他手中的银枪瞬间如同狂风骤雨般化为一圈银色的光芒,把耶律凉北、冰东和凉南他们罩在了其中。“啊啊啊”三声,耶律三将几乎同时被这一枪击中,他们如同被巨锤击中一般,翻身落马,摔在了地上。他们的血迹留在了地上,再也不动了。

这场战斗结束后,杨四郎站在原地,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如此高大。他的枪法如此精湛,如此凌厉,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杨四郎力战金沙滩 最后因力竭被生擒活捉

后来,在金沙滩双龙会,杨四郎亲眼目睹大哥二哥死在自己面前,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他和三哥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勇闯辽军重围。只是,这次辽军根本就是有备而来,因此围困他们的辽兵不断补充上来,越围越多,根本杀不完。

最后,杨四郎与哥哥杨三郎决定,为了让弟弟们更容易冲出重围,作为哥哥的他们分头往敌人更多的方向杀去。这也是他们最终于没有杀出重围的一个原因。最终杨三郎因战马体力不支,被摔倒在地上,被马踏入泥浆。而杨四郎在重围内一直从当天的中午杀到第二天下午,最后因为力气用尽,被铁镜公主生擒活捉到了辽国。

当时,杨四郎拍马提枪,与杨三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往辽军生力军最多最猛的两个方向杀去。

杨四郎紧催战马,往辽军重围冲去,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势不可挡。他一路左冲右突,枪尖所到之处,辽兵辽将纷纷落马。

杨四郎越战越勇,手中长枪上下左右翻飞,身边的辽兵纷纷倒下。他心中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愤怒,他的眼前只有密密麻麻的辽兵和不断猛冲过来的辽将。

“杨四郎,你冲不出去了,快下马投降吧!”一位身穿铁甲,手持大刀的辽将从左边向杨四郎猛冲而来,边冲边叫。

杨四郎冷哼一声,道:“不怕死你就过来吧!”

这时,那辽将已经坐着大黑马来到了杨四郎的马前,他大喝一声:“受死吧!”,然后一刀劈向杨四郎。杨四郎迅速侧身,轻松躲过了那辽将的这一刀,然后长枪一挑,将对方的头颅挑飞了出去。

杨四郎继续往前冲杀,又接连遇到了好几位猛将。这些猛将一个比一个厉害,但杨四郎也一个比一个杀得凶猛。他如同狼入羊群一般,将辽军猛将们一个个挑落下马。

杀!杀!杀!也不知道杀了多久,杨四郎手中的长枪、身上的盔甲全被染红了,他的身体也开始感到疲惫了。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迟缓,力量也在逐渐流失。但他的眼神却依然坚定。他“唰唰唰”挑开身边的十几位兵卒后,瞄准了一位头戴王冠的辽军将领,一枪刺中其胸膛,将其直接挑下马背。周围的辽兵见状,吓得纷纷后退,不敢再靠近。但很快又有新的辽将带着精兵过来战他,他再起奋起神威将其挑杀。

如此这般,一直杀到第二天下午,他真的很累了,又饥又渴,后来连举枪都觉得枪沉重了起来,他想,自己今天可能就要命丧金沙滩了,只要兄弟们能冲出去,我虽死何憾?

这时,早已在重围中盯上杨四郎的铁镜公主看出了杨四郎的疲惫,她怕别的战将伤到杨四郎,率领一队女兵冲进重围高声大喊:“你们退下,让我来战他!”

辽兵辽将一见公主驾到,连忙退开。铁镜公主武艺高强,她手中的红樱枪犹如一条红色的毒蛇,不断地向杨四郎袭来。杨四郎虽然疲惫,但他仍然勇猛无比,一次次地抵挡住铁镜公主的“猛烈”攻击。然而,长时间的战斗和连续的拼杀早已经耗尽了杨四郎的体力。最终在一次与铁镜公主的硬碰硬中,他终于支撑不住,被铁镜公主打落下马,被其走马生擒。

杨四郎,这位铁骨铮铮的杨家将好汉,已经做好了慷慨就义的准备。他在辽国金殿上痛骂萧太后,用词犀利而有力,让在场的所有人听了都为之震撼。

没想到,这却让萧太后看到了他的可敬之处。萧太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他心生敬意。她之前曾听女儿铁镜公主一个劲地夸杨四郎在阵前如何如何勇猛,已经知道女儿对此人心仪不已,当时,她心里是反对的。但此时她亲眼目睹杨四郎的威武不屈,她的看法顿时有了改观。因此,当铁镜公主在金殿上突然提出要将自己嫁给杨四郎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意外,她却却没有犹豫,立即答应了这门亲事。她认为,杨四郎是一个有担当、有勇气、有骨气的男子汉,配得上自己的女儿。

然而,杨四郎却坚决不答应,他又在金殿上大骂铁境公主不知羞耻。他言辞激烈,让整个大殿都为之震动!

萧太后向来疼爱铁镜,她看到自己的女儿被杨四郎如此羞辱,感到十分愤怒。因此,命人将杨四郎推出去斩了。

铁镜公主对杨四郎的感情是真挚的,她看到杨四郎即将被斩首,心中十分不忍。她向萧太后再三求情,萧太后这才改为先将杨四郎关押起来再说。

后来,在铁镜公主三番四次的劝说下,杨四郎也看出了铁镜公主对自己是真爱。还有此时他内心也有了新的主意——那就是学“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学“卧薪尝胆”的勾践,学他们的忍辱负重,等待时机再为大宋效力。因此,他终于接受了铁镜公主的求亲,两人在北国结成了一对夫妻。

在北国的生活中,杨四郎和铁镜公主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许多困难。后来,他们还有了两个孩子,一个叫杨宗峰,一个叫杨宗原。再后来,这两个孩子认祖归宗,都成为了十分厉害的杨家将,在随杨家将征西的时候立下不少功劳。

杨四郎探母 与杨八郎一起在天门阵内当卧底

杨四郎在北国成为驸马后,确实没有忘记自己宋人的身份,他心中始终保持着对大宋的思念和忠诚。当杨九妹为了取回父亲的“定宋金刀”而冒险闯入幽州时,她遭到了辽军的追杀。此时,杨四郎挺身而出,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解救了杨九妹,使她平安脱险。后来,孟良为了盗取凤发,前往辽国,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到了杨四郎的帮助。

再后来,杨四郎得知母亲佘太君挂帅扫北的消息后,他的内心十分激动。他决定回到宋朝,与母亲和弟弟杨六郎会合。在得到铁镜公主的帮助后,他取得了令箭,成功地出关来到宋营,拜见了母亲佘太君。他与母亲和弟弟六郎在宋营商定,愿在天门阵内当内应。这便是著名的“杨四郎探母”桥段。

杨四郎辞别母亲佘太君,回到辽营,又与八弟杨八郎取得了联系,两人后来都在天门阵里当卧底,为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立下奇功一件。直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一直忍辱负重的他才是一个“威武不能屈服他意志、富贵不能改变他思想”的真心英雄!难怪,虽然他曾经投身北国,却还有那么多人喜欢他。

2 阅读:621

评书演义快看

简介:侠义小说,国学演义经典!一杯酒,一生情,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