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热不热,就看四月初八”,明日四月初八,该如何看?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5-15 01:50:29

炎热的夏季,对不耐热的人是一种考验和折磨,而“热中之热”是每年的三伏天,在一个多月的闷热、湿热、燥热交替的日子里,仿佛每一天都那么难熬。

很多人知道,三伏天不一定都是酷暑难耐的,有的年份三伏天开启“高热”模式,有的年份则比较凉爽,不太相同。有意思的是,老祖宗往往在立夏过后就能预知当年三伏天热不热,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原来在老一辈眼里,有一个比较独特的“预判窗口”:农历四月初八。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好像很平淡,它不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二十四节气,也不是正月正(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等叠数的节日,但在不少地方,四月初八是一个隆重严肃的日子。

原来,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佛诞节”、“浴佛节”,又叫“九龙吐水节”。

这一天,人们礼佛、进香、祈福、放生、拜药王、求子,仪式感满满。

这一天,人们忌讳争吵、杀生、饮酒,给耕牛除虫,吃五色饭和黄豆。

对于农业来说,四月初八可以用来预测三伏天是热还是凉、是旱还是涝,准确率比较高。

怎么预测?古代没有大型计算机,没有卫星云图,也无法建模,但有经验的老祖宗,可以通过风、雨、湿度、温度等进行预判,有大量农谚为证,比如:

1、四月初八刮南风,十冲干九冲

这是什么意思?“冲”是南方一种地形描述,指山冲里面的农田,那么整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四月初八这一天刮南风,那么三伏天不仅炎热,而且很多农田会干旱缺水,对农作物收成影响很大。

但反过来,如果“四月初八刮北风”,那么通常预示三伏天闷热多雨,雨量充沛,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也要注意防洪防涝。

2、四月初八冷飕飕,三伏天里蒸桑拿

如果四月初八这天比较凉爽,气温如果比往常低一点,说明近期冷空气来袭,会出现较多的降水,气温不会太热。

由于冷空气推迟离开,那么三伏天来临时,气温很可能会特别闷热,酷暑难耐,人们整天汗流浃背,就好像蒸桑拿一样,要重视防中暑、防脱水。

3、四月初八大水发,三伏天里像火窑

意思是:四月初八这一天如果雨下得又多又急又密,那么三伏天的气温特别高,就像烧砖窑一样,极为干燥闷热,不仅对人体不利,而且对农作物生长有不良影响。

4、四月八天晴,鱼虾上屋顶

意思是:如果四月初八这一天是晴天,那么会提示夏季尤其是三伏多雨,而且会连续下大雨,天气虽然不热,但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洪水浸泡房屋,把鱼虾都送上了房顶。

5、四月初八下,湖田种芝麻

意思是:如果四月初八下了大雨,很可能三伏天里会大旱,导致河湖干涸,农作物缺水而歉收,为了躲避灾荒,人们只好种上高度耐寒的芝麻。

6、四月初八雨,大落大荒,小落小荒

意思是:如果四月初八这天下雨,下大雨预示着三伏天有大旱,是大荒之年,下小雨则天有小旱,提前整修水利,防止减产。

有的人很疑惑,这么多农谚描述四月初八的天气:

天晴不好——三伏天有洪涝

下雨不好——三伏天有干旱

凉爽不好——三伏天闷热

刮南风不好——三伏天太热致干旱

那么怎样的天气才算四月初八的好天气?

其实,农历四月初八处于春夏之交,空气对流频繁,晴雨夹杂,所以在四月初八这一天,阴天或雾天,刮北风比较好,或者偶然下几滴雨也问题不大,有农谚说“四月初八雾嘟嘟,田间地头堆满谷”。

总之,四月初八这一天,既有特殊的意义,对三伏天热不热、旱不旱、涝不涝,有重要的预测意义,这是劳动人民长期总结出来的“硬道理”,往往比较准确,也供我们现代社会参考。

今年四月初八是公历5月15日,很快就要到了,不妨观察和验证一下。

0 阅读:2

李大哥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