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事故频发,暴露更深层次的问题,走上不归路的美国也该挪位了

车马点兵 2024-03-03 16:39:31

波音公司不但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制造企业,也是美国制造业的代表之一,更是很多吹捧美国的那帮公知,口中的“美利坚长子”。然而,近年来,波音飞机却因为一起接着一起的安全事故,频频接到噩耗。

综合很多新闻报道,我们可以发现波音的安全事故,主要集中在机身破损、螺栓固定不到位等细节问题上。那么波音为什么会屡屡犯下如此低级的失误呢?关于这一点,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前不久,通过一份报告,指出了波音的问题所在。

大致内容就是,波音公司的高层与其他员工“脱节”,以及其安全文化存在缺陷。

老实说,在我看来,美国人的这份解释并不严谨。至少没有特别指出,波音非常明显的另外两个问题。

其一、波音利用其在美国政界和航空界的影响力,逃避了政府和第三方的有效监督从而在飞机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上敷衍了事。

其二,波音在面对空客的竞争压力时,急于推出新型飞机,以争夺市场份额,却没有充分考虑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坦率地说,波音作为美国制造业的旗舰,曾经是不但是美国工业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同时也是美国在全球的战略支柱之一。然而,当下波音的衰落,却暴露了美国制造业的深层次问题,即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所谓“产业空心化”,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业,由于成本、竞争、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了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控制权,导致产业链的断裂和下滑,从而影响了国家正常发展的方方面面。

当下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技术创新能力的下降。

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国家,拥有众多的科技巨头和研发机构,引领了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然而,近年来,美国因为少了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其技术创新能力出现了明显的滑坡。从而正在一步一步失去对新兴技术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如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而这些技术,却偏偏正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二是产业链的断裂和外移。

在很早以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打造庞大的金融帝国,美国人将大量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了海外,尤其是一些用工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帮美国的资本,节省很多资金和资源,但时间一长,却削弱美国的产业竞争力。当下美国人,由于过度依赖外部供应链,失去了对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控制,而且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进而也让美国的制造业,也失去了对本土市场的影响力和优势,无法有效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三是人才培养和流失的问题。

美国的制造业,由于长期的低迷和衰退,导致了人才的匮乏和流失。美国本土的年轻人都在削尖了脑袋,往华尔街和硅谷这两个地方钻。即便是,为数不多的制造业优秀的人才,也开始被其他国家所吸引。简单概况为四个字,后继无人。

总而言之,波音的困境,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问题,也折射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和产业空心化的现实。有些东西,一旦放弃了,不是说,努力过了就可以再找回来的。即便是,拜登政府已经开始采用一些不光彩手段,去填补过去因为美国人傲慢,所弄出来的这个“大窟窿”。也根本改变不了,美国已经走上一条不归路,这个现实,美国也该是时候,挪位了。

0 阅读:61

车马点兵

简介:时报融媒体旗下新媒体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