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中朝关系走向恶化,一度出现剑拔弩张的局面,为何又和解了?

烛下青史 2024-04-11 15:44:17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中朝关系逐渐从亲密无间走向破裂的边缘。1967年,朝鲜单方面宣布与我国断交,致使两国关系彻底降至冰点。

当时,朝鲜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毕竟中朝两国曾是同志加兄弟般的关系。但却在抗美援朝仅过去十几年后,就突然从兄弟变成了敌人。

那么,中朝关系为何会出现裂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后来,为什么又和解了呢?

二战后的朝鲜半岛格局

历史上中朝两国是宗藩关系,但是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国力衰微、列强入侵,清朝沦为了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

清朝自保都尚且难以做到,更何况是保护藩属国呢?所以,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曾经的藩属国纷纷和清朝脱离宗藩关系。

朝鲜就是其中之一,原因是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北洋水师不仅打光了家底,而且也在这场战争中惨败。

此后,朝鲜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直到二战结束之际,才摆脱了日本的殖民统治。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半岛分裂局面的形成。

而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当时,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远东地区的利益,分别在韩国和朝鲜驻军。

南北双方都想统一朝鲜半岛,最终于1950年6月,爆发了二战之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

而我国为了避免东北边境受到美国威胁,同时也为了帮助朝鲜,所以才会派兵入朝作战。

从兄弟到敌人

抗美援朝战争前后打了近3年时间,过程不仅十分复杂而且也危机重重。

后来,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得不坐到谈判桌前,商议有关停战协定的相关事宜。

后来,在“边打边谈”中,终于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以“三八线”为界,彻底结束了这场同室操戈。

彼时,朝鲜和我国的关系极为亲密,彼此之间也是互通有无,但这段蜜月期的时间并不长。原因是我国为了抵抗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不惜和“老大哥”划清界限。

而在中苏关系破裂之际,朝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还同苏联一个鼻孔出气,对我国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这种做法十分令人寒心。

其实,中、苏、朝三国,曾经都是同一阵营的兄弟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军事、外交和经济完全依赖于苏联的朝鲜,为了本国的利益和发展,相对而言和苏联的关系更为紧密。

而中苏关系又堪称中朝两国关系的晴雨表,当中苏之间出现矛盾和关系恶化之时,朝鲜则义无反顾地站在了苏联一方面,不顾及抗美援朝的情谊,屡次和我国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除此之外,中朝关系破裂还和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当年,朝鲜希望和我国保持等距离外交关系,但是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却十分暧昧,继而使得中朝关系渐行渐远。

关系破裂,几近开火

1969年,中苏之间爆发了珍宝岛战役,我国作为被侵略一方,击退了苏联的野蛮侵略行径。但朝鲜却不惜为了苏联和我国翻脸,还曾在中朝边界集结大量部队。

但这一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趁着中苏关系破裂之际,对朝鲜方面采取了极为恶劣和强硬的外交策略。

背后的目的则是,希望重新挑起朝鲜半岛的争端,并对朝鲜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而朝鲜却在这个紧要关头,击落了一架进犯朝鲜领空的美军侦察机,导致31名美国人遇难。美国对此极为震怒,并扬言要让朝鲜付出代价。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美国和朝鲜之间的国力对比,就像一头大象和蚂蚁一样,所以金日成一边做好战斗部署,一边向我国发出了求救信号。

按理来说,以朝鲜过往的表现和行为,即便我国不出手相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深明大义的伟人却摒弃前嫌,为了维护中朝友谊决定再度支持朝鲜。

这个时候金日成才幡然醒悟,原来中国才是朝鲜最坚强的后盾,而苏联为了应对美国的压力,根本无暇顾及区区朝鲜半岛上的争端。

朝鲜危机解除之后,金日成曾多次派遣代表团访问我国,并邀请周总理赴朝鲜访问,中朝关系随之解冻,并持续到了今天。

参考资料:

《明代前期中朝关系文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02期

《纽约时报对中朝关系的报道与认知(1965-1975)》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09期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的中朝关系:认知、现状与前景》政治经济学研究2023年03期

2 阅读:240

烛下青史

简介:用心创作,专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