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雨堵车被骂上热搜,为什么湖北人连个“嗯”都懒得回应?

周艳家庭教育 2024-02-06 21:16:51
【周周视点】

湖北高速路冻雨导致万千返乡人滞留,直接让湖北被骂上了热搜。

大家比较奇怪的是,湖北大多数网友甚至连个“嗯”都懒得回应。

用一句官方语言来说,叫做:“保持了相当的冷静与克制”。

一、由“码头文化”悄然转向“都市文化”的湖北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你大叔却已不是你大叔的湖北!

湖北在长江边,是一个建立在“码头文化”基础上的省份。

如果你了解武汉,可能就知道,日常的“出口成脏”是这座码头城市的老市民们的特色。

老武汉们,夹杂的“个板妈”“X你先人”“个X子养的”,几乎是伴随着每个唾沫星子,在老街老巷里,随时喷薄而出。

汉派作家池莉的代表作《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里面的主角口语就是特别典型的代表。

所以,这次面对全网汹汹而来的怒意,要是按照以往武汉人的刚性,没有一位“网络喷子”能直立行走,哈哈哈!

在武汉这座号称“火炉”的城市,易燃易爆炸的市民们,论喷人,没服过任何人!

就是这么刚!

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

你大爷那一辈已经垂垂老去,而你大叔那一辈和你小哥哥小姐姐们,才是这座城市现在的灵魂。

网友们只知道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却很少有人知道,湖北是“百校林立”的书香之省。

湖北省有160多所高校,其中一半在武汉。

据2023年统计,武汉以83所高校,力压群雄,成为仅次于北京,拥有高校数量第二的城市。

“码头文化”的底蕴不足,是湖北的硬伤。但是,160多所高校云集,可谓是“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通过两代人的苦读,湖北在迅速地补足文化底蕴这一短板。

因此,这次湖北被骂上热搜后,大家几乎看到的都是湖北民众的冷静与克制。

知不足而静思,不拍案而起,也不强词夺理。

湖北人只是隔着屏幕,低声地交谈、默默地关注着事态发展,为滞留在高速的网友们送上祝福,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身体力行地服务大众。

这,是经过不断学习洗礼后,一省民众整体认知的升华与蜕变。

二、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缩影

很多网友会说,那是你们湖北理亏,你们没做好服务,所以你们心中有愧。

这个还真没有,不信你去问问湖北人,看看有几个心中有愧的。

再说了,大家素不相识,凭啥对你心中有愧啊!

刚才我们说到湖北高校云集,有人又会怼了:有知识不一定有文化。

说得特别对!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但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可以启迪人向更深层次进行思考。

正因为看到了父辈们“码头文化”的肤浅,和“农耕文化”的执拗。

后两代湖北人,在读书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去反思、去摈弃。

学习知识、观察生活、深入思考,让我们发现:人与人之间最大的鸿沟,在于认知!

而且,你很难打破这种认知上的鸿沟。

所以,很多时候,这两代湖北人,不再像父辈们一样冲动易怒,更多的是,放任外界是非流言,关注自己的生活。

因为,我们看世界的方式,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缩影。

三、印象、认知和逻辑,是我们看世界的三个层级

1、印象派眼中的世界

例如,第一次到武汉,打车时的士司机“出口成脏”,对武汉的印象就是:武汉人都爱骂人。

第一次在湖北遭遇冻雨被堵,有位农民在高速路边卖20块钱的饭,对湖北人的印象就是:湖北人都爱坑人。

2、认知派眼中的世界

认知派能看到更多角度,打滴滴,发现司机除了上下车提醒,几乎全程静默服务。哦!原来武汉也有不骂人的司机。

在湖北遭遇冻雨被堵,有附近村民们免费提供方便面、热水。嗯!湖北还是有助人为乐的好人啊!

3、逻辑派眼中的世界

逻辑派则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客观冷静地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武汉的士司机的“出口成脏”,可能只是“码头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他们,一种习惯性的说法方式,这些“脏话”是他们的日常口语,并不代表着骂人或不尊重人。

高速上遭遇冻雨,从市政准备的角度来说:因为很少碰到这种天气,预警不足,破冰车辆及铲雪车等不足,因为这种相对大型的物资,对于一个很少发生冻雨灾害的省份来说,市政部门是很难未雨绸缪,一直准备着在仓库吃灰的。

从应急预案的角度来说:众所周知,湖北九省通衢,湖北的高速路属于交通要道,如非必要,交通部门也不敢在春节前期,随意关停高速公路。而且,如果直接关停,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此多的车辆在高速路下方排成长龙,或是转道国道、省道,给整个湖北运力造成的沉重压力。另外,冻雨是短时间突然降落,然后直接冰冻路面。在应急车道全部堵死,挤满车流的高速公路里,想要挤上去除冰,怎么上去,靠飞吗?

从其他省市对比角度来说:有没有想过,正是湖北高速突然被堵,车辆不得不慢行,才给其他省市清除高速路上的冰雪,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从自身角度来说:大家都是成年人,可别说远程出发,都不看天气预报的。看了天气预报,没当回事,出了问题,把情绪都发泄在他人身上。或者看了网上的只言片语,就被轻易带节奏,怎么?成年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吗?

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情绪的奴仆

印象、认知思维强的人,容易陷入懊悔过去或是担忧未来,喜欢用“我认为”“我觉得”“我看”等方式说话,也就是带有个人主观的看法,情绪化地对人对事。

例如说,“都怪你磨磨蹭蹭的,要是早听我的,提前几天出发,不就碰不到冻雨了吗”,又如“你还一点都不着急,要你多带点吃的也不带,说不定我们得在湖北的高速公路上过年了,这可怎么办啊”,还有“我说还是坐高铁回去比较合适吧”,再比如,“一点都不雷厉风行,换了我,分分钟调铲雪车把路上的雪铲干净了”等等等等。

总而言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观地作出判断,实际上发泄的情绪或表达的观点,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情绪应不应该有?

当然应该有啊!任谁在冰天雪地中又冻又饿,进退两难,都很难不产生情绪。

情绪能解决问题吗?

必然不能啊!

情绪要是能解决问题,那我们只需要当个“键盘侠”,在网上大肆发泄情绪,别说什么海陆空、全方位覆盖式打击,只需要我们14亿人,全部发泄出情绪,那我们岂不是妥妥的称霸全球了。

逻辑思维强的人,会深入分析,聚焦于解决当下的问题。面对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也能坦然接受,保持平和的心境。

例如说,“车上我带了很多吃的,等会我去买点热水给你喝”,又如“我看这路一时半会畅通不了,你把箱子里面带的衣服都裹上,免得冻着了”,再比如“不用担心,肯定会解决的啊,无非是时间问题,年前肯定能到家”。

所以,你到底是要发泄情绪,还是要解决问题?

要发泄情绪,你尽情地发泄,但请恕奋战在一线的人没时间奉陪。

要解决问题,你就说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协助政府解决路面厚厚的冰层,让大家能快点回家。

这两点都做不到,至少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成为那个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从而制造问题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湖北被骂上热搜,而湖北人连个“嗯”都懒得回应。

因为,我解决不了问题,但我也不制造新的问题。

如果你“既要……又要……还要……”,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人,请先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做不做得到。

【关注我】

我是周艳,曾任学而思、作业帮、腾讯企鹅辅导等知名教培机构语文负责人,现在深耕自媒体行业,一个经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辅资料的自媒体创业人。

如果您也希望通过自媒体创业,关注我,见证真实的自媒体创业过程。

1 阅读:223
评论列表

周艳家庭教育

简介:易阅读易写作主编,三位一体语文创始人,从教2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