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失踪两年,案件纪实揭秘

探世笔记 2024-04-13 16:13:30

2014年4月10日,贵州省司南县警方接到报案,乌江下游发现一具尸体。我们迅速赶赴现场,远远地就闻到尸体腐烂的臭味。

这具尸体被编织袋紧紧包裹,上方还混杂着铁丝和一块水泥砖,显然是一起恶性凶杀案。尸体已高度腐败,无法辨认性别,唯一线索是一部泡水的手机,数据恢复前景堪忧。

案发地点附近居民众多,但走访后却一无所获。破案的关键在于让“尸体开口说话”,我们决定将其信息输入全国失踪人员系统查询。法医成了揭开谜底的关键人物。

根据尸体形态和穿着,法医判断这是一名男子,且全身出现大量尸蜡。那么,什么是尸蜡呢?简单来说,就是尸体长时间处于水中或不透风的潮湿环境,表面会形成的白色蜡状物质。这具尸体的胸腹部和双侧大腿都形成了湿蜡,理论上死亡时间应超过7个月。

然而,尸蜡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司南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乌江中下游,气候特点使得湿蜡形成时间较短。因此,法医推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约为6个月。

现场侦查并未发现与尸体包裹物相似的物品,且周围居民未闻异常,表明此处仅为抛尸地。接下来,我们在司南县范围内寻找失踪6个月左右的男子。由于范围广泛,工作量巨大,法医需深入挖掘尸体信息。

确定死者的年龄是关键。通过检查骨骼生长和牙齿磨损情况,法医判断死者年龄在35岁至47岁之间,进一步观察牙齿后,将年龄范围缩小至40岁左右。

接下来是确定身高。人在30岁后身高每年约降低0.6毫米。根据数据统计和法医计算,判断这名男子身高约161.5厘米。将这些信息输入信息库后,我们发现司南县屏风村的赵青符合条件。经家属DNA比对,确认死者正是赵青。

赵青是名包工头,去年年初在村里承包修路工程,但即将完工时却突然失踪。家人报警后一直下落不明,原来他早已遭人杀害。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呢?侦查员一方面调查赵青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法医继续寻找线索。勘察发现,被害人头部受钝器打击,且四肢无明显抵抗伤,暗示死者和嫌疑人可能相识。

技术部门恢复了现场找到的手机数据,发现赵青在失踪前一个月与尾号为4566的手机号频繁联系。机主是屏风村的李琦,曾在赵青的施工队做临时工。民警迅速找到李琦,但他的说法却让办案人员陷入困惑。他声称案发当晚与赵青一起返回时突然昏迷,对赵青的失踪一无所知。

民警在医院查证了李琦的受伤情况,确实存在。那么,是谁袭击了李琦?赵青失踪后他为何没有报案?外围走访得知李琦与赵青关系暧昧,他的撒谎背后隐藏着什么真相?侦查员还发现李琦与其他男子有不正当关系。

警方认为李琦的另一名情人杨志有重大作案嫌疑。当侦察员来到他家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家里挂满了辟邪物品,对联也充满诡异气息。杨志的异常表现引起警方高度怀疑。

经过勘查和排查,警方锁定杨志为嫌疑人。他家距离抛尸地点10公里,必须借助交通工具。经过调查,警方发现杨志的儿子有一辆三轮车曾在深夜出现在抛尸地点。警方迅速将其抓获归案,他很快承认了帮忙抛尸的犯罪事实。然而,杨志依然坚决否认杀人罪行。

法医和技术人员对杨志家进行全面勘查,终于找到了血迹等关键证据。在铁证面前,杨志终于承认了杀害赵青的犯罪事实。他的作案动机源于嫉妒和愤怒。案发当天晚上,他看到李琦和赵青一起返回,愤怒之下用石头误伤了李琦,并因赵青的威胁而将其杀害。为减少暴露风险,他叫来儿子帮忙抛尸。

正是法医的反复检测和警方的缜密侦查,最终还原了死者身份并揭示了真凶。至此,这起恶性凶杀案终于得以侦破。

0 阅读:26

探世笔记

简介:给读者带来有趣、有料的内容。希望用文字传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