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提高市属高校出省计划比例,会降低本地录取率吗?并不会

慕青谈教育 2024-05-12 06:09:55

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在回复《关于重庆建设人口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建议》第二部分内容“关于强教育优化人才结构”中,提出了“提高市属高校出省计划比例”的观点,指出:“以市属高校增加出省计划、优化生源结构意愿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市属高校出省计划比例,持续优化高校生源结构。”

在笔者个人长期从事高考志愿填报研究中,经常批判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高校的本地录取率过高问题,其实笔者提出的就是这些学校应该扩大招生计划出省比例、同时可以通过对等交换招生计划的方式在其他省市中回收对应的招生计划,这样既可以降低这些985高校的本地录取率,也可以保证不降低所在省市的985录取率,不知何故教育部门却默许他们一直保持如此高的本地录取率?

重庆市此次的回复中,明确提出了推进与外省市对等交换招生计划的想法,提出:“加强与外省市优质生源基地和优质高教资源集聚地的工作对接,重点推动增加与高等教育强省(市)的本科招生指标交换计划,持续提高我市高校出省计划比例,优化生源结构,提升高等教育多样性。”

对于重庆这一推进与外省市对等交换招生计划工作,笔者真心要给点一百个赞。一般来说,高校本地招生率超过70%的话,真的无法高效保持与激活高校人才交流方面的活力,异地优质生源就像一条条“鲶鱼”被投进一池沙丁鱼群,从各个层面影响和改进这个群体,从而实现最优化的人才培养与输出,更当然,引进外地优秀人才之后,如何留住这群人才在本地就业,这将考验当地就业市场的吸引力与活力,扩大本地高校招生计划出省比例,对重庆有百利而无一害。

经常有湖南的网友会批评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在湖南本地的录取率过低,笔者也常对此做评论,985高校的本地录取率允许在25%左右运行,绝大部分高校都遵守这一规则,而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的本地录取率一直徘徊在15%左右,的确有点点低,但是其高外省生源率,却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同时这两所高校也为湖南、为长沙带来了更多的外地优秀人才,在这方面是毋容置疑的事情。

重庆市发改委在回复中列举了非常具体的数据,近年来通过中西部协作计划、与外省市对等交换等方式持续增加出省计划,2022年增加出省计划1444人、2023年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出省计划1074人,这个出省计划对全市本科招生计划总人数来说,占比并不高。

可能有重庆高考生及家长会问,提高出省计划之后,那重庆高考生不是上本科的机会就下降了吗?这部分高考生及家长并没有看清楚“对等交换”的概念,重庆高考录取中给外省市高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那么外省市高校就会给重庆高考生更多的对等机会,重庆高考生本地上大学的机会虽然减少了,但是到外省市读大学的机会却对等增加了,这更是好事情。笔者一直给很多高考生及家长灌输一个观念,读大学一定要到外地去读,这样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重庆本地高校的本地录取率有多高?以2023年高考录取为例,各高校的本地录取率重庆大学接近27%、西南大学23%、重庆医科大学58%、重庆师范大学61%、重庆工商大学59%、重庆交通大学51.5%、重庆理工大学67%、西南政法大学43%、重庆邮电大学54%、四川外国语大学58%、……等等,从上述部分高校本地录取率来看并不算太高,但是部分高校还是有下调的空间,争取外地优质生源,让本地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外地高校读大学,都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0 阅读:0

慕青谈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