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自发现和培养的一名元帅,并且还说发现晚了

关河有五十州 2024-05-18 06:16:27

罗荣桓是十大元帅之一。曾和罗荣桓共事的陈士榘,认为罗荣桓的品质、成就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陈士榘为此还提出了一个颇为独特的观点:我们过去什么都讲出身,越穷越贫越值得信任,越有钱越要划清界限,但是我在革命那么多年后发现,生在并不穷困,反而有经济实力的家庭的革命者,往往很大气很规矩。你看总理就是这样,罗荣桓也是这样,因为这样的家庭有文化,教育出来的孩子也讲规矩。

罗荣桓出生在湖南省衡山县一个乡绅家庭,他在青岛大学读过书,后来又进入武昌中山大学读书,是军队中罕见的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革命者。罗荣桓是1927年入党的,在元帅中是入党比较晚的,和陈士榘是同一年入党,但是陈士榘自认罗荣桓的起点比他高。

在军队中,罗荣桓一直被尊敬地称为“政治元帅”。 早在1929年底的古田会议上,罗荣桓便以基层政工干部的身份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罗荣桓是个人才,是一位很好的领导干部,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多年后,毛泽东在回忆红军时期的难忘日子时,还曾深情地说:“同我相处这么多年,就是一个罗荣桓,还有一个邓小平。”

陈士榘担任115师参谋长后,面对山东地方武装与八路军115师之间的隔阂深感忧虑。由于双方并无明确的隶属关系,且115师作为外来部队,进驻后迅速占据了根据地的重要县城,这使得山东地方武装产生了不满和抵触情绪。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罗荣桓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为化解双方矛盾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士榘在回忆那段历史时,对罗荣桓的顾全大局和开阔心胸赞不绝口。他感慨道,罗荣桓就是这样一位以大局为重,能够包容别人的杰出领导者,他的心胸很开阔,这在军队中是有口碑的。对于罗荣桓这段历史,解放13年后,毛泽东也依然念念不忘,曾说:"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

在陈士榘的印象里,罗荣桓非常善于团结同志,他曾任四野政委,当时能够长期与林彪共事的人,肯定是要既善于合作,又要很有耐心。因为林彪虽然很能打仗,但也因此带来了刚愎自用和一言堂的毛病,然而,在两人共同领导的四野中,他们合作得相当不错。1959年庐山会议后,罗荣桓看到林彪在军队中的讲话和做法有些偏离正轨,因此并不热心于支持他。这自然让林彪感到不快。不过在罗荣桓去世时,一向深居简出的林彪却表现出难得的关心,亲自送花圈并鞠躬致哀。这说明他对罗荣桓的逝世还是感到难过的。

1963年,罗荣桓在年仅62岁时便英年早逝。毛泽东闻讯后悲伤不已,连夜写下了《吊罗荣桓》这首挽诗:“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用陈士榘的话来说:“这种待遇简直不得了啊!”

8 阅读:1609

关河有五十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