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的重大误判,中国歼-35生产多少架,要学习F-22+F-35模式吗?

陈剑强 2024-01-15 21:35:24
美军的重大误判,中国歼-35生产多少架,要学习F-22+F-35模式吗?

中国空军的发展一直是军事领域的热点话题。近日,有人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未来中国空军的作战体系是否会以“歼-20为骨干,歼-35为主力”?这一问题激发了人们对于中国空军的未来走向的思考。同时,人们也将这一问题与美国空军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对比,探讨了中国是否需要效仿美国的F-22+F-35的模式。

美国空军的战机体系变迁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空军的可能选择,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美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的变迁。在冷战末期,美国空军制定了一系列的战机发展计划,以应对当时的战略威胁。其中最重要的是ATF计划,即高级战术战斗机计划,旨在研制一种能够在高技术条件下实现制空权的隐形战斗机。这一计划最终诞生了F-22A型战斗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五代战斗机之一。除了ATF计划,美国空军还研制了F-15E型战斗机,作为一种多用途的打击平台,能够执行空对空和空对地的任务。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空军的战机体系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首先,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失去了其主要的战略对手,也就失去了继续发展高端战机的动力。因此,美国空军取消了一些战机计划,如F-23、A-12等,也关闭了一些战机生产线,如F-14、F-15等。其次,由于F-22A的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技术,美国空军只购买了187架,远低于原计划的750架。这导致了美国空军的战机数量和质量的不平衡,也影响了F-22A的作战效能。第三,由于意外事件的发生,如9·11事件和反恐战争,美国空军的战略需求发生了变化。这时,美国空军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多种任务和环境的战机,而不仅仅是一种高端的制空战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空军引入了F-35A型战斗机,作为一种多用途的第五代战斗机,能够执行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等多种任务。F-35A的优势在于其低可探测性、高机动性、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数据链等,能够与F-22A形成协同作战的效果。然而,F-35A也有其局限性,如航程、载弹量、超音速性能等,都不如F-22A。因此,美国空军的战机体系实际上是以F-22A为骨干,F-35A为主力的模式,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作战任务。

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现状

与美国空军的经验相比,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路径。中国空军在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尤其是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中国空军的第五代战斗机是歼-20,也是亚洲第一款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歼-20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制空权和信息优势,具有隐形性、超音速性能、大航程、大载弹量等特点,能够在未来的高技术条件下与美国的F-22A和F-35A等战机抗衡。歼-20的服役,使中国空军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除了歼-20,中国空军还拥有一些其他的优秀的战机,如歼-16、歼-10C等,分别在不同的任务和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歼-16是一种重型多用途战斗机,能够执行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等多种任务,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打击平台。歼-10C是一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执行空对空和空对地的任务,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支援平台。这些战机都具有较高的现代化水平,能够与美国的F-15E、F-16等战机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

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未来

在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中,歼-20和歼-35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歼-35是一种正在研制的第五代轻型多用途战斗机,被认为是歼-10的升级版,也是中国空军的另一款第五代战斗机。歼-35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多任务的适应性,具有隐形性、高机动性、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数据链等特点,能够与歼-20形成协同作战的效果。歼-35的出现,使中国空军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增加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和灵活性。

那么,歼-35在中国空军的未来的地位是什么呢?是否会像美国空军的F-35A那样,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而歼-20则成为骨干战机?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因为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美国空军的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威胁来进行调整和创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的特点是多元化和全面化,而不是单一化和简化。中国空军不仅拥有歼-20和歼-35这样的第五代战斗机,还拥有歼-16、歼-10C等这样的第四代战斗机,以及歼-11B、歼-15等这样的第三代战斗机,形成了一个覆盖不同任务和领域的战机体系。这一体系的优势在于能够根据不同的作战环境和目标,灵活地组合和使用不同的战机,实现最佳的作战效果。

在这一体系中,歼-20和歼-35的关系可能更类似于歼-10和歼-11的关系,而非F-22和F-35的关系。歼-10和歼-11都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歼-10是一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适合在复杂的空中环境中执行空对空和空对地的任务。歼-11是一种重型多用途战斗机,具有较大的航程和载弹量,适合在远程和大规模的作战中执行空对空和空对地的任务。两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能够在必要时协同作战,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力。类似地,歼-20和歼-35也可能在未来的中国空军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但在第五代战斗机的层面上。

歼-20是一种重型制空战斗机,具有隐形性、超音速性能、大航程、大载弹量等特点,适合在高技术条件下实现制空权和信息优势。歼-35是一种轻型多用途战斗机,具有隐形性、高机动性、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数据链等特点,适合在多种任务和环境中执行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等任务。两者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也能够在必要时协同作战,形成一个强大的战斗力。

当然,这并不是说歼-20和歼-35的关系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歼-20和歼-35的不断改进和升级,它们的性能和功能可能会有所提高和拓展,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型号和变种,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威胁。例如,歼-20可能会发展出一种能够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型号,类似于美国的F-22B计划,或者发展出一种能够执行航母作战任务的型号,类似于美国的F-22N计划。歼-35可能会发展出一种能够执行隐形攻击任务的型号,类似于美国的F-35B计划,或者发展出一种能够执行隐形侦察任务的型号,类似于美国的F-35R计划。这些可能性都是值得探讨和期待的,也是中国空军战机体系的未来的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美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的变迁是在面临新威胁和新环境时进行的,而中国空军的战机体系的发展是在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威胁来进行的。在不断变化的军事环境中,中国空军需要灵活应对,保持对未来的预见性和创造性。歼-20和歼-35是中国空军的两款第五代战斗机,它们在中国空军的未来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确定的,也是不固定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略的变化而变化的。歼-20和歼-35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替代或补充,而是复杂的协同和创新,它们将共同构成中国空军的未来的战机体系,也将共同展现中国空军的未来的战斗力。

7 阅读:2543
评论列表
  • 2024-01-16 10:09

    歼20原始拱尖边条带鸭翼气动布局外形,是成都的一位军迷在2001年初设计,并邮寄给成飞公司总经理的。成飞工程师在此原始气动布局方案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吹风和修型,成就了现版歼20

    用户12xxx57 回复:
    看了几篇文章,哪都有你
    用户11xxx89 回复:
    胡说八道!
  • Dong 6
    2024-01-15 22:27

    涡扇15最大推力18.5顿,最大速度2.2-2.5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约1.8马赫。歼20的尾部圆形喷口雷达隐形极差,红外线基本不隐形,所以歼20属半隐形。可改用二元矢量喷口和取消尾部的两片腹鳍,不但尾部雷达隐形大副提高,更重要的是它的方型喷口具有分流红外线的重大作用,实现了红外线隐形,实现和提高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隐形战机。这样,整体所有性能指标数据全面秒杀F22、苏57、F35和歼35,成为真正的当代空中霸王!可制定不同版本的歼20。1、单座的空优版:空战,建议约600架。2、单座或双座的多用途歼20E版:选其中一种或两种都选,侧重对地、对海攻击多一些也能空战。共600架,其中单座300,双座300。3、双座的电子战歼20D版:主要是电子战。100-200架。4、双座的指挥无人寮机的歼20版:主要指挥多架无人寮机,也可空战、对地、对海攻击,100-200架。5、单座的弹射型多用途歼20舰载机版:加固机身结构等符合舰载机标准的处理,必要时可减一些长度,减到符合重型舰载机重量的标准,机翼无需折叠每两机前后错放即可。6、双座的电子战歼20舰载机版。每年量产约80架,约20年即成。[鼓掌]

  • 2024-01-16 11:35

    美国战机的应用战场是世界各地,绝大多数对手是中小国,F35等中型机的需求量当然巨大;而中国应用战场主要是西太平洋茫茫大海上空……飞得远的重型机才是好使!所以歼35的任务主要是上航母或出口,国内空军需求量不大。

陈剑强

简介:大家好,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