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绢案折射出大明多少漏洞?张居正为何不能挽救明朝?

嘉佩说历史 2023-07-15 22:00:02

1577年,一场曲折离奇的“人丁丝绢”案在江南徽州府爆发。

这起丝绢案持续数年,屡次反转,可谓是扣人心弦,一波三折。最终,这起案件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然而,这看似圆满的结局背后,却折射出了大明朝的致命漏洞。

就连当朝首辅张居正,竟也被牵涉其中。

这场案件因何而起?又反映出了哪些大明弊病?远在京城的张居正,又与此案有着哪些关联?

一、问题出现:帅嘉谟的疑惑

实际上,这场案件真正的起点是1570年,与一个名叫帅嘉谟的人息息相关。

这位帅嘉谟来自新安卫,当时居住在歙县。根据歙县的县志记载,帅嘉谟“析入毫芒,精巧通历”,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平日里,帅嘉谟喜欢钻研经济问题,尤其是天下各地的户口与税粮。

没想到,这一钻研却钻研出了大事。

明朝税目众多,其中有一种税款名叫丝绢税。而在明朝的部分地区,丝绢税与人口数紧密相连,当地政府会按照户籍征收税款,再层层上交。因此,人们将其成为“人丁丝绢”。

简单来说,“人丁丝绢”就是一种地方性税收。

既然是地方性税收,那边理应由当地政府各自承担,绝不可能假手于人。可是,在翻阅《大明会典》时,帅嘉谟却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原本应当由徽州府六县共同承担的“人丁丝绢”,竟然一直以来都只算在了歙县头上!

这着实不是一笔小数字,足足合计8780匹,折银6147两!

此事关系重大,帅嘉谟不得不谨慎,他甚至对自己算出的结果产生了几分质疑。然而,当地官员却告知帅嘉谟,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问题的人。

原来,早在嘉靖十四年,歙县人程鹏和王相便发现了这件怪事。消息一出,全县震怒。于是,两人上告都院,要求改变这不公平的现象,由徽州府六县平摊“人丁丝绢”,而非仅仅由歙县承担。

但是,这份抗议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歙县不光没能为自己讨回公道,还遭到了围攻。

有人说,根据弘治《徽州府志》中的记载,歙县就应该付这笔钱,因为这笔钱本质上是弥补夏税麦的欠款。但是,歙县人完全不能认可这种说法。

一来,当时不光歙县一个地方欠夏税麦,可偏偏只有歙县需要补足,二来,既然欠的是麦,那么就算要补,也应该拿麦子补,而不能折算成丝绢。

最重要的是,价格对不上。

歙县亏卖9700石,当时的麦价为每石3钱,折算成银子最多也只有3000两。可现如今,歙县给出的银子远远超过了3000两,这是明显的加征行为。

实际上,明朝管理的第一个漏洞,在此已暴露无遗。

“人丁丝绢”事关地方财政,意义重大。此等大事,竟然能出现这么大的纰漏,甚至还延续了数年。由此可见,明朝地方财政管理缺乏监管,没有完善的纠察体系。

在了解完来龙去脉后,帅嘉谟做出决定:他要代表歙县,再次上诉。

然而,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二、出现转机:禀告张居正

帅嘉谟的上诉之路,反映了明朝管理中的又一个漏洞。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改正错误,而明朝从地方到中央,都缺乏这样的改错体系。这是因为官僚集团盘根错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彼此间的利益相互勾连,自然要彼此包庇。

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的真相早已不重要,无法弄明白真相,就不可能改正错误。在这种顽固而可怕的官僚体系下,帅嘉谟的申诉之路充满艰辛,足足持续了六年。

最开始,帅嘉谟依照规定,向巡按御史衙门与应天巡抚衙门递交了文书,要求彻查此事,令六县平摊税款。收到帅嘉谟的文书后,这两个衙门都迅速给出了批复,而他们批复的内容也相当简单,那便是将此事又踢回了徽州府!

倘若同意了帅嘉谟的请求,便等同于变相承认了徽州府管理失职。因此,徽州府一拖再拖,最终以耆老商议的名义,回绝了这一请求。

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而在这一来一回之间,一年时间过去了。

帅嘉谟并未气馁,既然徽州府不管事,那他便去京城告状。

1571年,帅嘉谟前往京城,一纸诉状将徽州府告上了户部。户部主管天下钱粮,本是最有资格审理此案的部门。但让帅嘉谟没想到的是,户部只是草草过了一遍他的诉状,随后便又将此案打回了徽州府。

至此,明朝官僚体制的弊病已暴露无遗。

地方官员也好,中央官员也罢,大家都不想管事,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相互推诿。官员们觉得,只要把民怨压下去,那便万事大吉。更荒谬的是,帅嘉谟状告的本就是徽州府,结果户部竟然让徽州府自行审理,敷衍之情溢于言表。

更糟糕的是,诉状送回徽州府后,帅嘉谟遭到了空前的人身攻击。

他代表歙县一下子得罪了其余五个县,在返乡路上便受到了袭击。帅嘉谟足足东奔西逃了三年,直到1575年徽州府才同意重开此案。歙县寡不敌众,遭遇了其余五县的武功,六县士民打起了口水战,甚至都派出了骨干前往京城告状!

事情越闹越大,无奈之下,户部只能下令,由歙县、休宁与婺源三县选出人手,前往南京玄武湖查黄册原本。

1576年夏天,三县代表共赴玄武湖,开启黄册。然而,黄册虽然查了,可这仍是一笔糊涂账,因为黄册上只记载了开始征收税款的时间,并没有详细说明为何征收这笔税款,更没有给出只收歙县税款的原因。

由此可见,明朝的黄册制度实际上也存在着问题。

黄册记载不明,等到实际要用的时候派不上用场,众人只能急得团团转,问题再度陷入了僵局。六县谁也不肯退让,只能继续相互攻击。

然而,意想不到的转机却突然出现了。

——一个名叫殷正茂的歙县人,成了新任的户部尚书!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户部尚书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这起徽州“人丁丝绢案”汇报给了天子。

彼时,万历尚年幼,首辅张居正监国。就这样,这场持续了数年的丝绢案终于上达天听,来到了首辅张居正手中。

而张居正几乎不用反应,便给出了决定:他要支持歙县。

这件事对张居正而言,没有任何犹豫的必要,因为歙县的诉求,恰恰迎合了张居正改革的方向。

张居正改革是一场以经济为核心的改革,一条鞭法是这场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而想要推行一条鞭法,就必须秉持着“赋役均平”的原则。

这项原则,正好满足了歙县百姓的诉求。

一条鞭法的核心是精简税收名目,统一税收,既然如此,各地的赋税自然要尽量持平。

于是,张居正下令,由殷正茂全权处理此事。殷正茂先将徽州府各项钱粮“总算总除”,再按照各县的人口决定丝绢税的数目。

最终,这项工作在1577年春天结束。

按照核查结果,歙县多负担了3300两丝绢。户部最终作出裁决,将这3300两丝绢全部抽出,由另外五县补上。

在帅嘉谟与殷正茂的坚持下,歙县获得了张居正的暗中支持,由此在丝绢案中大获全胜。

可是,这并非结束,而是开始。

三、变故陡生:承担了一切的朝廷

尽管歙县大获全胜,可这种胜利背后,恰恰折射出明朝管理的又一重漏洞。

哪怕明朝有明确的律法,可在实际运行操作过程中,明朝依然过于依赖“人”的力量。歙县能够胜利,并非是因为程序上的正义,而是因为殷正茂恰好入职户部,成了大官。而殷正茂之所以能够获得主审权,也是因为得到了张居正的青睐。

事成于人,也必将败于人。

果不其然,1577年6月11日,骚乱爆发了。

这一天,徽州府婺源县混乱无比,处处都是“鸣金竖旗”与“呐喊呼噪”。婺源县衙被几千名老百姓堵得水泄不通,彼时,婺源县新的长官尚未上任,徽州府通叛徐廷竹正在此办公,暂时代理婺源县县务。

这些老百姓堵得正是徐廷竹,他们的要求非常简单,那便是逼迫徽州府通叛向京城上诉,要京城收回对丝绢案的判决。换句胡说,这五个县城的老百姓,都不愿意给钱。

为了能够不给钱,他们甚至不怕上街闹事,与官府为敌。

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骚乱,这场骚乱足足持续了一个月,堪比民变。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徽州府流言四起,有人公然污蔑朝廷,说歙县人买通朝廷命官,这才赢得了官司。因此,无县民众群情激奋,竟然直接涌入了县衙,殴打朝廷命官。五县当地的生员甚至占领了紫阳书院,四处筹措经费对付歙县。

歙县与其他五县的矛盾空前计划。一时间,五县中所有歙县人开的商铺都遭到了打劫,而生活在歙县中的五县人也被暴打。

情况如此危机,中央不得不出手,先是逮捕了帅嘉谟,又将五个县闹事人员全部下狱,等于各打五十大板。

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要不要交钱。

无奈之下,张居正只能下令,由朝廷来承担损失,同时安抚徽州府六县。

最终,歙县被减免了2000两税款,其余五县亦不加赋,所有钱粮损失由朝廷补上。为了尽快平息民愤,朝廷只能吃哑巴亏。

实际上,朝廷的妥协,也意味着张居正在徽州府的改革失败。

而张居正之所以失败,一是因为他触动了太多老百姓的利益,在一条鞭法的理念引领下,老百姓反而凭空多了不少负担,没有人愿意当牺牲者,那便只能闹事。二来,一条鞭法的改革也阻碍了旧官僚阶级的利益,赋税越明晰,这些官员便越无钱可捞,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民变中,有不少官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尽管徽州府的丝绢案只是一起小小的地方性案件,但它却暴露了大明管理的诸多弊病。

从经济上来说,大明赋税制度管理混乱,缺乏完善的纠错机制。从政治上来说,明朝法律废弛,过度依赖“人”的力量,朝中官僚集团势力强大,无法轻易撼动。

遗憾的是,就连张居正这等能人,也救不了明朝。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为任何人,任何朝代停留。

参考文献:

1、杜勇涛. 徽郡的困境:1577年徽州府人丁丝绢案中所见的地方性与国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第44卷

2、胡中生著. 明清徽州人口与社会研究[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2016.04.

3、刘赫男.万历新政失败的根源[J].兰台世界,2011,(第22期).

1 阅读:421
评论列表
  • 2023-07-16 15:05

    老张又不是皇帝,他能有多大能耐掀桌子,如果他不是权臣,他的一开始的改革都进行不下去。宋的范仲淹、王安石例子在哪摆着的

  • 2023-07-16 17:06

    苏州也一样,每年要交全国10%的农税,太监还发明机税,榷场十二道关卡税等等。

嘉佩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