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何以称为立皇帝(下)

是烟火江湖 2023-03-20 09:24:04

01

正德五年,刘瑾提出清丈军屯。

明面上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增加军饷、提高军队战斗力、招揽流民等等。

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事儿办成了,刘瑾的功绩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张彩极力反对:

军屯的土地早就被军官抢占了,现在再让他们把既得利益吐出来,不是要命吗?

都已经把文臣得罪光了,再得罪了武将,以后还怎么在朝堂里混?真指望太监一个顶俩?

刘瑾不听。

同年,大规模清丈军屯在全国展开。

负责宁夏一带的,是大理少卿周东和巡抚都御史安惟学。

周东刚到宁夏,宁夏都指挥何锦就派人请他去吃酒席,名为接风洗尘。

周东心知肚明的去了。

席间,正如周东所料,何锦拿出银两送给周东,希望后者能网开一面,别太较真,意思一下就行了。

周东乐呵呵的收了银子。

何锦放心了,觉得稳了。

没想到,几天后,周东竟然找上门,要他退还侵占的5000亩军屯土地。

何锦都傻了。

先不说周东收钱不办事,这5000亩土地哪来的?自己明明就贪了2500亩。

一打听才知道,周东为了向刘瑾邀功,竟将50亩地划为一顷(正常100亩一顷),使侵占的土地数量凭空多出了一倍!

纸面上的数据是好看了,但对何锦而言,他不仅得交钱,还得倒贴钱!

气得何锦差点吐血。

不止何锦,指挥使周昂等人也是如此。

大家一商量,干脆摆烂,拒不交还土地,爱咋地咋地!

但武夫们还是太小瞧文官的手段。

作为回击,周东和安惟学直接把军官们的老婆孩子抓来一顿好打。

军官们恨二人恨的牙痒痒。

这种愤怒的情绪被安化王朱寘鐇察觉。

和明朝的其他王爷不同,朱寘鐇不甘心做一头混吃等死的猪,而有着崇高的追求:

攻进北京城,夺了朱厚照的鸟位,自己做皇帝,岂不快哉!

尤其是藩王靠造反手段当皇帝还有先例,就是朱棣。

在光辉目标的指引下,朱寘鐇从小就注意结交当地豪杰,为以后造反做准备。

但结交来结交去,朱寘鐇发现,大多数人对他只是礼节性的礼尚往来,真要让他们和自己造反,是万万指望不上的。

但这一次情况不同。

对于当地豪杰来说,再不造反,可就真要家破人亡了!

真可谓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啊!

朱寘鐇赶忙设宴,请周昂、何锦等喝酒。

席间,故意拿话激诸位将官。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早就已经忍无可忍,干脆借着酒劲,答应同朱寘鐇一道反叛。

碰巧这年五月,游牧民族犯边。

宁夏总兵姜汉命副总兵杨英率领参将仇钺出城,并交给周昂精兵六十人,命他负责城内治安。

大军不在,手上又有兵,可以动手了!

周昂和何锦约定,请总兵姜汉、太监李增和少监邓广吃饭。

三人不知是鸿门宴,欣然前往。

酒过三巡,周昂手下的精兵突然冲出,将三人杀死。

随后,又分头去杀周东和安惟学。

最后,朱寘鐇、何锦、周昂三人向全天下发布讨伐刘瑾的檄文,正式宣布靖难。

口号:诛刘瑾,清君侧。

02

安化王叛乱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

刘瑾很是吃惊,担心那封声讨他的檄文会被朱厚照看见,连忙起复陕西巡抚杨一清为三边总制,宦官张永监军,剿灭叛乱。

杨一清接旨后不敢怠慢,连忙出发。

但到了宁夏,杨一清吃惊的发现:

已经结束嘞!

朱寘鐇叛乱后,驻军在城外的仇钺害怕被朝廷当做同党,想跑来着。

奈何家小还在城里,没跑成,只得归降了朱寘鐇。

朱寘鐇解除了他的兵权,让他在家赋闲。

朝廷也认定仇钺是叛军同党。

好在李东阳和仇钺还算熟悉,力保仇钺,并推荐他任副将,协同讨逆。

得知消息的仇钺很是感动,发誓拼老命,也要报答皇帝和李东阳的知遇之恩。

仇钺开始行动了。

他派亲信在城里散步谣言,称平叛的官军已经抵达城东的渡口,即将渡河。

朱寘鐇等人信以为真,如临大敌。

仇钺趁机劝说何锦加强渡口的防守。

何锦傻乎乎的也不细查,当即倾巢而出,只给周昂留了一小撮军士守城。

数日后,朱寘鐇在王府召开军事会议。

仇钺称病不去。

朱寘鐇疑心大起,派周昂去看看仇钺真病假病。

周昂来到仇钺家里,仇钺正躺床上哼哼。

周昂唯恐看的不真切,竟然凑上前细看。

这一凑,就把命丢了。

仇钺的亲信突然闪到周昂身后,抄起铁锤砸碎了他的脑袋。

杀死周昂后,仇钺马不停蹄,召集旧部,直扑安化王府。

朱寘鐇看到一群士兵杀气腾腾的冲进来,下一秒就被捆成了粽子。

何锦连忙回援。

但老家被偷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军营。

大头兵们本来就不想叛乱,这下更是军心涣散,全部开了小差。

大势已去的何锦只得逃入贺兰山,最后被巡山的士兵抓获。

安化王叛乱,前后只支撑了18天,便土崩瓦解。

所以,当杨一清到达宁夏后,他的烦恼就已经不是剿灭叛乱,而是如何除掉刘瑾。

在此之前,杨一清因为拒绝与刘瑾合作,被刘瑾一顿恶整,不仅丢了官,还被罚米六百石。

眼下这个三边总制之职也只是救急而已,安化王一完蛋,自己又得挨整。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文官集团的命运,必须除掉刘瑾!

杨一清想到了朱寘鐇声讨刘瑾的檄文。

这无疑是除掉刘瑾最好的杀器!

但这份檄文指定不能由杨一清直接上奏,毕竟批红权还在刘瑾手里。

那这份檄文如何递到朱厚照手中呢?

杨一清把目光看向了一个人:

监军宦官:张永。

03

刘瑾发迹后,很忠实的践行了“苟富贵,两相厌”的行为准则,和八虎的其他几位闹得很僵。

而张永,绝对是和刘瑾闹得最僵的那个。

张永武夫出身,最瞧不上使阴招背地里下绊子的。

偏偏刘瑾最会的就是这两样。

所以,张永其实是顶瞧不上刘瑾的。

刘瑾也知道张永不喜欢自己,正好,他也不喜欢张永,于是故意给张永安插罪名,想把他贬到南京陪李荣。

好在张永消息够灵通,趁圣旨还没下发,先跑到朱厚照面前哭了一场。

遇到这种事,朱厚照没法偏袒谁,只能把刘瑾叫来,想充当一下和事佬。

刘瑾属实是个小人,在朱厚照面前扯谎,数落张永的不是,连脸都不带红的。

张永嘴笨,说不过他,干脆撸起袖子,照刘瑾的脸狠狠来了几拳,上演了一出拳打刘瑾的好戏。

打人固然很爽,但打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刘瑾虽然不敢再把张永往南京扔,但还是以监军为由,将他踢出了京城。

一个深受皇帝信任还厌恶刘瑾的人,无疑是递送檄书最好的人选。

于是杨一清有事没事就找张永闲聊吃饭,故意挑逗他,试探张永的意向。

而张永也有意拉拢杨一清对付刘瑾,二人一拍即合,遂结为同盟。

杨一清拿出檄书交给张永,嘱咐他一定要当面交给朱厚照,让朱厚照看完。

如果朱厚照没有反应,切记要以死劝谏,直到皇帝被说动为止!

张永连声答应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张永回京献捷。

朱厚照摆了庆功宴,为张永接风。

刘瑾和八虎之一的马永成也受邀参加。

刘瑾本来想一直死盯着张永,不给他任何单独面圣的机会。

但也该他倒霉,就在张永回京的前几天,刘瑾的哥哥正好死了。

刘瑾还得忙着给哥哥出殡,没时间陪张永耗下去,只能离场。

可算找到时机的张永忙将檄书取出,呈到朱厚照面前。

皇帝看后果然颇为愤怒。

再加上张永和马永成(这位仁兄也和刘瑾有仇)的挑唆,朱厚照最终将刘瑾下狱,并派人抄了刘瑾的家。

抄家的结果相当魔幻,金银财宝不用说,还有玉玺一枚、龙袍玉带一套,进出宫的牙牌500副,盔甲若干,及一把藏有匕首的羽毛扇,据说只要按动机关,匕首就会自动射出,堪称是刺王杀驾的必备利器。

又是武器又是牙牌,这是要谋反啊!

朱厚照长叹一声:“刘瑾辜负我啊!”

挥挥手,断绝了所有的念想。

正德五年八月,曾经权倾朝野的“立皇帝”刘瑾被绑缚刑场,凌迟处死。

04

话又说回来,刘瑾真的有谋反意图吗?

恐怕不见得。

甚至我认为,朱厚照也知道刘瑾没有谋反的意图。

但他还是以谋反处死了刘瑾,为什么?

归根到底无非是四个字:

权力制衡!

朱厚照之所以重用宦官,无非是想用宦官制衡异军突起的文官集团。

但刘瑾却想用宦官取代文官,无形之中,使宦官集团成为了皇权的最大威胁。

再加上刘瑾本人不知收敛,大肆谋权安插私党,号称“立皇帝”,几乎成为了大明的二把手。

朱厚照就不得不动手,除掉刘瑾,维持住宦官和文官势力的平衡。

当然,安化王叛乱毕竟也是他逼出来的。

不杀刘瑾,拿什么谢天下?

所以,刘瑾必须死!

至于是否谋反,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1 阅读:54

是烟火江湖

简介:平凡人讲平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