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陈少敏侄女拒吃忆苦饭,陈少敏:吃枪子还是吃这个,选一个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4-28 09:28:00
前言:

陈少敏,原名孙肇修,是党内享有很高威望的杰出的女领导干部。她25岁投身革命,2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战场的无数风雨考验。

陈少敏

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前半生救国,后半生为民,一生都表现出其高贵的品质和对党的绝对忠诚。

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良母

陈少敏出生在山东寿光的一个穷苦人家中,家中兄弟姐妹五人,她排行老三。

1923年,寿光发生了大灾荒,民不聊生,父亲和两个姐妹在穷困潦倒和病痛中先后去世,只留母亲供养着他们兄妹三人。

陈少敏(中)

那时候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灾情还没有结束,人祸就接踵而至。由于当时军阀猖獗,又有土匪时常出没,地主也将土地出卖,靠租赁土地生活的农民更是没有活路。

在这样的家境下,陈少敏的母亲却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送几个孩子去上学。

这时家庭状况已经非常困难,每个学期几十元的学费都依靠借贷。因此,没有人理解陈少敏母亲的想法,但陈少敏母亲却抗住了压力和舆论,坚持送几个孩子读书。

陈少敏

正因为母亲的坚持,才造就了陈少敏坚韧不拔、无私无畏的性格,也奠定了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基础。

通过教育,陈少敏接触到了许多新思想,摒弃了许多旧思想,尤其是旧社会对妇女的压迫,比如裹小脚。

当时,妇女缠足之风还非常盛行,接触到新思想的陈少敏首先对此进行了反抗,率先留了大脚。

陈少敏

1927年,陈少敏考入潍县文美中学,反动校长严禁学生读报、通信,引起了学生们的强烈不满。反动教师刘克清向校方告密,校长开始了党支部一些同学的学籍。

当时陈少敏已经是共青团员、学生运动的骨干。她不畏校长的恐吓,带领同学冲进刘克清的宿舍,将她痛打一顿。此后,陈少敏挑头成立了罢课指挥和纠察队,宣布罢课。

在这场运动中,陈少敏初步显示了出众的组织才能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陈少敏

陈少敏的这种表现,很快就引起了党组织的注意,便主动派人与她谈话。一天,寿光县的领导找到她,让她第二天去某个地方,跟一个人见面,说那人就是组织派来与她谈话的人。

第二天,陈少敏准时赴约,却看到自己的弟弟在那里。原来,陈少敏的弟弟孙聿修早已入党,他对姐姐说道:“我今天不是你的弟弟,是代表党组织同你谈话的。”

就这样,陈少敏在弟弟的介绍下入了党。

1928年,山东省委出现了叛徒,给党组织造成了重大损失。被叛徒熟悉的同志大部分都被紧急调出了外省,山东省顿时干部稀缺。

这时,寿光县党组织向山东省委输送了两位得力青年,就是陈少敏姐弟俩。此后的19年里,陈少敏组织部队抗日,参加解放战争,在军界声名大振。

参加革命后,陈少敏为了不连累母亲,就一直没有回家。直到1948年下半年,局势逐渐稳定,她才派人到老家打探情况,然而回来的人却带给她一个噩耗:母亲在家重病已久。

陈少敏回乡时拍的合影

陈少敏心急如焚,立即向中央请了假,带了几个警卫员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见到离别了18年的女儿,陈母十分高兴,几天后不幸离开人世。之后陈少敏打听到了弟弟的下落,将与母亲合影的照片交于他手上,姐弟俩抱头痛哭。

为了国家,这对姐弟俩南征北战,有家不能回,忠孝不能都不能两全。

“吃枪子还是吃这个,你选一样”

战争时期,陈少敏养成了坚强勇敢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解放后,她以身作则、刚正不阿,在生活上更是朴素无华、吃苦耐劳。

陈少敏和弟弟合影

说到朴素无华,陈少敏的侄女孙东平更有发言权。

小时候,陈少敏姑姑在她心里简直是严厉的代名词,在她印象中,姑姑总是很严肃,总是板着一张脸。

她还记得,那时候自己很喜欢在头上扎个小辫,但姑姑是短发利落习惯了的,就见不得女孩儿留着长长的辫子。于是,一看到孙东平头发长了扎起了小辫,她便说:“姑姑给你剪头发吧,姑姑可会剪了,当年打仗的时候都是我给女同志剪。”

陈少敏

孙东平很单纯,又很怕姑姑的威严,便不情愿地答应了下来。但剪完后,她照镜子才后知后觉,姑姑的剪头发手艺实在不怎么样,剪的头发难看到不能出门的地步。耳朵以下的头发都推光了,刘海齐刷刷剪到和眼睛齐平,中间再扎个冲天大炮。

就因为姑姑给她剪的发型,让孙东平在幼儿园中受尽了小朋友的嘲笑和戏弄。

因此到了后来,孙东平一听到要到姑姑家拜访的时候,就四处逃窜。

虽然解放后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但陈少敏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精神。每到春雨后,她就会牵着侄女的手,带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去挖野菜。

她很随和,遇到同样在挖野菜的百姓会很热络地打招呼。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太太,没人想到,她竟然是中央委员。

1966年的大年三十,陈少敏邀请弟弟一家到自己家过年。侄女孙东平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也知道姑姑是中央委员,便自然而然地认为姑姑家会有很多好吃的食物。

钱瑛、帅孟奇、邓颖超、陈少敏(从右至左)在天安门城楼上合影

所以当她看到年夜饭竟然是一堆黑乎乎用各种野菜做成团子,用麦糠做得窝窝头,馅料是野菜的包子时,震惊不已。

孙东平拿起一个窝窝头,好奇地咬了一口,顿时口腔中就传来一阵古怪的味道,实在难以下咽。她又拿起包子,一口咬下去又苦又涩,非常难吃。

孙东平一脸嫌弃地将食物扔到了一边,她实在难以理解,如此难吃的食物,大人们是如何大口大口吃得下去的?

陈少敏(左一)

看到侄女嫌弃食物难吃,陈少敏便拿了一个碟子往里面倒了点儿醋,说:“就着醋吃下去,好吃着呢!”

孙东平从未吃过如此难吃的食物,说什么也不肯再吃第二口,这让陈少敏顿时大怒:“解放前我们连这个都吃不起呢。打仗的时候,这都是好东西,我们那时候吃枪子儿都没皱过眉头,这个比枪子儿还难吃吗?”

说完,陈少敏的怒气依旧不能消,厉声问孙东平:“吃枪子儿还是吃这个,选一个!”

陈少敏和邓颖超

孙东平第一次看到姑姑如此暴怒,心里害怕,边哭边吃完了碗里的食物。

那时候,孙东平很不能理解姑姑,但长大后,她才感到,姑姑是给她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

陈少敏的一生都惦念着祖国和民族的利益,心中唯独没有自己。晚年,她的生活依旧俭朴,穿的衣服没有一件新的,穿的布鞋也是自己动手做的,几块萝卜干、窝头就是她一顿吃的饭。

陈少敏和李讷的合影

1967年,陈少敏突发脑得了偏瘫不能动弹,但头脑依然清晰,说话依旧犀利。

偏瘫在床的陈少敏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对当时尼克松访华显得不屑一顾。与美国、日本、蒋介石打了半辈子仗的她,依然保留着对美国人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和抗美援朝中的对抗,她说:“美国人来了是来解决问题的,不能拿枪打他们,但他们来了,我拿臭鸡蛋打他们。”

陈少敏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自己却省吃俭用,艰苦了一辈子,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本色。陈少敏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0 阅读:3

奇葩历史观点

简介: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