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的中药,补气养血、止痛止痒,还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

神希园 2024-03-08 23:11:03

在中医的世界里,总有一些奇妙的中药独具特色,尤其是一些具有双向作用的良药,堪称具有“天道属性”,既能补,又能泻,既能发,又能止,这些特色,并非其他药类可以比拟的。比如泽泻,既能“泽其不足”,又能“泻其有余”;又比如防风,既能发汗,又能止汗。然而,更有一味妙药,既能补益,又能泻火,既能发汗,又能止汗,堪称妙极,而这样一味中药,不仅不是昂贵的“名贵中药”,还是亲民的“网红中药”,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芪。

说到黄芪,堪称历史悠久,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不过真正意义上将黄芪纳入中药范围,还是《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黄芪可谓是一个颇为高调的中药。世人皆知,《神农本草经》惜墨如金,但却对于黄芪这味中药,多处落墨,将黄芪的功效主治,分为了几个大类,其中最核心的也就两大类,一类是排脓泻火治疮疡(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五痔,鼠瘘),另一类是补虚祛风治百病(大风,痢疾,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的独特作用,在《神农本草经》中其实就已经有了较为充足的,然而到了《日华子本草》时代,对于黄芪的作用,又有了很多很新的补充。《日华子本草》对于黄芪的作用,除了《神农本草经》中所说的之外,还有几个重要的补充,首先是在补益方面,提到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四大板块;其次是提到了一个独特的功效,那就是“破癥瘕”,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抗肿瘤”,除此之外,还对临床应用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比如在妇科方面,可以用于治疗“血崩带下”、“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等疾病;在内科方面,可用于治疗“消渴”、“痰嗽”、“头风热毒”等疾病;在五官科方面,可用于治疗“赤目”等疾病。

黄芪的妙用,自《日华子本草》之后,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新进展,值得一提的是《汤液本草》中所提的“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也是颇具特色。不过,随着药圣李时珍的一句“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将黄芪的主要功效都集中在补益方面。之后清代名医陈士铎指出,“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清代医家黄宫绣也进一步提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所以,对于一切气虚之证,气血两虚之证,黄芪都能发挥颇为独特的作用。

对于黄芪的作用,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等作用。但这些都只是黄芪放在桌面上的显性功效,但对于黄芪的潜在作用,仍然被人们忽视,因此,也有医家对黄芪的潜在功效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黄芪的息风止痉、燥湿止痒、止血、止痛、止呕、清热解毒、退黄截疟、安神定悸、发汗、通便等潜在功能[1],仍然值得大力发掘和深入研究。时至今日,黄芪虽然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中药”,但是它的显性功效和潜在功效,都有太多的空间,值得去探索。

黄芪不仅单味中药功效强大,它的配伍也更为不凡。黄芪与人参配伍,可用于治疗脾气虚弱所致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黄芪与人参、升麻、柴胡配伍,可用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脱肛、内脏下垂;黄芪与人参、紫菀、五味子配伍,可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所致的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咳痰清稀、声低懒言;黄芪与白术、防风配伍,可用于治疗卫虚不固所致的表虚自汗;黄芪与防己、白术、茯苓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虚不运、水湿停聚所致的浮肿尿少;黄芪与当归配伍,可用于治疗血虚、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萎黄、神倦脉虚;黄芪与天花粉、葛根配伍,可用于治疗气津不足所致的消渴;黄芪与当归、川芎、地龙配伍,可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所致的半身不遂;黄芪与川乌、独活、川芎配伍,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气虚血滞所致的肢体麻木、疼痛;黄芪与人参、穿山甲、白芷配伍,可用于治疗痈疽气血亏损、脓成难溃;黄芪与人参、当归、肉桂配伍,可用于治疗气血不足、疮疡溃后所致的脓水清稀、疮口难敛。

黄芪的妙用,除了配伍之外,还有炮制。古往今来,很多中药生品和炮制品的功效可能是不一样的。对于黄芪来说,诚如《本草分经》所说“生用泻火,炙用补中”。黄芪的炮制,自古以来就很多,比如蒸制、蜜炙、盐水制、酒制、炒制等层出不穷。但是,在现代,黄芪的炮制主要分为生黄芪和制黄芪(通常指蜜炙黄芪),黄芪生用主要起到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排脓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卫气不固、风水证、痈疽难溃、中风后遗症等疾病;黄芪制用主要起到益气补中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崩漏等疾病[2]。

黄芪这味奇妙的中药,不仅功效主治的范围特别广泛,现代药理对它也是青睐有加。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免疫调节、胃肠道调节、促进造血功能、调节血压、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抗疲劳、抗氧化损伤、保肝[3],抗炎、抑制病毒[4],以及保护肺、肾等内脏[5]等作用,也难怪它能成为万众瞩目的“网红中药”。不过需要记住的是,黄芪虽然“神通广大”,但也有不适宜的地方,由于黄芪甘温升补,容易助火敛邪,因此对于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的,不宜使用。

参考文献[1]顾志荣,葛斌,许爱霞,等.基于本草考证的黄芪功效主治及用药禁忌挖掘[J].中成药,2018,40(11):2524-2530.

[2]叶定江,张世臣,吴皓.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炮制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唐立明.中药黄芪的现代医学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3,5(3):117-120.

[5]马艳春,胡建辉,吴文轩,等.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2,50(4):92-95.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15 阅读:2192
评论列表
  • 2024-03-12 14:41

    香蕉不爱吃,但是打成香蕉奶昔,一口气炫一大杯

  • 2024-03-12 23:11

    黄芪这一中药,不愧是中医药界的网红,简直就是中药界的“全能王”啊

  • 2024-03-12 17:34

    中医药的奥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黄芪这一神奇的中药,简直就是中医药界的“全能选手”啊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是叹为观止。写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药量如何來。咋都配的上叹为观止啦。

神希园

简介: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