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义“忽必烈盛世”?世祖五次北击蒙古,究竟是为何?

超万说电影 ⁡ 2023-06-25 10:33:14

首先,如何定义“忽必烈盛世”?强制统治的范围(硬实力)还是文化影响力(软实力)。如果只说硬实力,那元的疆域确比唐的范围要广大得多。但如果是说文化影响力呢?不用说唐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吸附性影响力了,它的被动输出都是很不得了的。可别忘了,即使是唐代衰败时代的怛罗斯之战,依旧让造纸术跃过了中亚到达了欧洲。而元朝拢共97年,它能给它统治的广大疆域留下什么?所以,蒙古政权的世界性,最明显的一点就体现在不能以中原的角度来看待它,更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在元的身上。

其次,我认为,世祖五次北击蒙古是有利有弊的,没有这五次亲征,北元政权将继续存在,威胁明朝北部稳定:打击北元从某种意义上保证了明朝北部安全,但元朝自建立以来一直有双王体制,元朝贵族同样也是蒙古贵族,蒙古部落依旧有极高的独立性。北元不是明朝灭掉的,依旧是蒙古内部的替换,因此,北部防务依旧是严峻的。

倘若没有朱棣,蒙古再次壮大成为边患甚至国患可能比土木堡来得更早,其实纵观历史,蒙元满清统治汉人靠的是清洗,而汉人王朝对游牧民族的政策是分裂他们。另外土木堡之变,明军失败是因为王振一系列愚蠢的错误而不是明军战斗力的问题,也先倾尽全力也打不过于谦的土木堡残兵和京师的老弱病残,只是这一仗对明军影响太大了,“至是明军稀出塞矣”于是明军对蒙古从此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总而言之,明朝恢复中华,但是对元朝的统治羡慕不已。民国恢复中华,但是对清朝的文治武功羡慕不已。这是我国一大特点,哪怕被外族统治,也会承认和羡慕大一统的时代。从夺位到建立盛世,可能真的是因为给自己正名。对这位大帝一生为国家呕心沥血,最后死在征途上的明成祖抱拳叩拜!

0 阅读:0

超万说电影 ⁡

简介:每天准时更新!感谢小伙伴关注!希望我们可以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