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三八”妇女节怎么来的?

科普鸭子 2023-03-08 11:46:11

20世纪初期,当时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和妇女权益受到忽视的问题。妇女缺乏政治权利、教育机会、工作机会等基本权益,经济上也遭受着剥削和压迫。

1894年,英国女权运动家安妮·贝赞特(Annie Besant)在《女性自由报》上发表文章,呼吁妇女争取平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并指出:“如果妇女被排除在社会的发展之外,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地进步。”

随着妇女参政权和选举权的争取运动在西方国家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到社会进步的斗争中。1910年,世界各国妇女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国际妇女会议上,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克拉拉·萨芬(Clara Zetkin)提出了设立国际妇女节的建议,旨在团结全球妇女争取平等权益,推进妇女解放事业。经过会议的通过,决定自1911年起,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

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始于20世纪初期,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妇女的歧视,妇女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遭受着剥削和压迫,处于极度不平等的地位。此时,一些早期的女性运动者开始倡导妇女解放和平等的思想,积极参与社会进步的斗争。

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加强妇女权益的保障,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三八妇女节”的建议。1950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作为妇女争取平等、反对性别歧视的日子,并将其作为法定假日加以保护。

此后,中国政府为妇女的解放和平等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等。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妇女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成就。

0 阅读:16

科普鸭子

简介:尽力做好科普,追寻当下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