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现在应该百感交集。他可能没料到,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当时的东方大国急需先进的远程防空技术,而俄罗斯既需要资金支持本国军工,又想通过军售巩固战略伙伴关系。 这份合同涉及6个营的S400系统,让东方大国成为了这款先进防空武器的首个海外用户,2018年首批装备交付后,当年12月就进行了实弹测试,成功击落了速度高达8.8马赫的靶弹,当时看起来一切都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但普京可能没料到,仅仅几年时间,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S400在东方大国的公开报道里越来越少,就像渐渐没了声音,这背后其实是东方大国防空技术的飞速进步。 当初引进S400的时候,东方大国的国产防空系统还有不少短板,而S400能打250公里远,能同时对付多种空中目标,确实填补了当时的技术空白。 可现在不一样了,国产的红旗-9B防空导弹已经完全能替代甚至超过S400的性能。资料显示,红旗-9B的射程能达到260公里,比S400的250公里还远一点,更重要的是它采用了更先进的制导方式,不需要地面雷达一直照射目标,抗干扰能力更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表现更稳定。 现代战争讲究各武器系统之间的配合,就像一个团队作战,每个成员都要能默契配合才行。S400作为俄罗斯设计的系统,和东方大国自己的指挥控制系统、预警雷达网融合起来总有那么点不顺畅。 东方大国这些年建起来的防空体系,从预警卫星到地面雷达,再到各种防空导弹,都是用自己的技术标准打造的,国产的红旗-9B能完美融入这个体系,数据传输、目标分配都毫无障碍。 而S400要想融入,就得做大量改造,用起来不如国产系统顺手。 更关键的是,东方大国的军工技术这些年进步太快了。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加装了助推器的海红旗-9B首次亮相,专家推测它的射程可能突破300公里,接近美国最先进的标准-6导弹水平。这种进步速度恐怕是普京当初没预料到的。 当初卖S400的时候,俄罗斯可能觉得东方大国短期内还离不开俄制装备,就像印度到现在还在依赖俄罗斯的武器备件。可东方大国不仅消化吸收了S400的技术,还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更先进的国产装备,这就让S400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 从外部环境看,俄乌冲突也对S400的使用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因为战争需要,把大量精力放在了自己的战场上,对出口武器的维护和备件供应难免跟不上。 印度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买的S400在冲突中受损后,想从俄罗斯补货都很困难,不得不紧急建立合资企业自己生产备件。东方大国虽然没有公开说遇到类似问题,但在这种国际形势下,继续依赖俄制装备的维护保障肯定有风险。 为了确保防空系统随时能用,自然会更多地使用国产的红旗-9B,毕竟备件供应、技术支持都能自己掌控,不用担心被别人卡脖子。 再看看国际上的使用情况,就能更清楚为什么S400在东方大国会“失声”。印度买的S400在和巴基斯坦的冲突中据说被摧毁了部分设备,虽然印度军方不承认,但他们紧急增购S400的举动很能说明问题。 这也暴露了S400在实战中的一些弱点,比如抗干扰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可能不如预期。 而东方大国的红旗-9B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获得了认可,巴基斯坦就买了出口版的红旗-9BE,说明它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实战检验。有了更可靠的国产装备,自然就没必要再依赖S400了。 普京的百感交集可能还来自于这种技术依赖关系的逆转。十年前,东方大国需要从俄罗斯引进先进武器,而现在已经能自主研发出更先进的装备,甚至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和俄罗斯竞争。 俄罗斯靠卖武器赚钱的日子可能越来越难了,尤其是面对东方大国这样快速崛起的军工强国。当初卖S400是为了巩固合作,现在却见证了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这种心情肯定很复杂。 从战略角度看,S400的“失声”也反映了东方大国国防自主的决心。这些年东方大国在军工领域投入巨大,从战斗机到导弹,再到雷达系统,都实现了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S400从当初的“香饽饽”变成现在的“背景板”,正是这种自主创新成果的体现。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导者,既为战略伙伴的进步感到高兴,又难免为自己国家军工优势的减弱感到担忧,这种矛盾的心情或许就是他百感交集的原因。 总的来说,S400在东方大国的“失声”不是因为性能不好,而是因为东方大国的进步太快了。从需要引进国外先进装备到自主研发出更先进的系统,这种变化只用了短短十年时间。 普京当初签下军售合同时,可能只看到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和战略收益,没料到东方大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技术超越。看着自己国家的明星武器在别人手里渐渐被冷落,换成谁都会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