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说,中国军队防空部队9月12日晚在山东省上空击落了一块陨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先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事几乎不可能发生。你想啊,一块陨石从外太空进入大气层,速度动辄每秒几公里,体积、密度、质量、入射角度都不确定。 在这种情况下,想靠防空系统精准击落陨石,几乎比登天还难。现有的防空导弹和反导系统,主要针对飞机、巡航导弹或者洲际弹道导弹,针对小而高速的不规则天体几乎没有实战记录。 换句话说,真要中国防空部队真的击落了陨石,这在技术上是非常惊人的,但同时也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再说消息来源,这条新闻是俄罗斯媒体先报道的。问题来了:俄罗斯媒体报道的东西,有时比较偏向“刺激眼球”的内容。尤其是涉及中国军力的新闻,往往会带上一点“神秘感”或者“震撼感”。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俄媒的报道,我们很难把它当作事实。没有官方确认,没有现场证据,也没有卫星图像或者监控录像,这事的可信度自然大打折扣。 从公众反应来看,这件事反映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对天外来客充满好奇,但同时对科普知识了解得很有限。 陨石从天而降,是一个相对稀有但并非不可能的自然现象,每年世界各地都会有小陨石落地,但大部分都在无人区,或者在空中就燃烧殆尽。 换句话说,真正撞到地面、形成实物残骸的陨石,数量极少。但看到新闻,人们容易联想到科幻大片里那种“陨石直接被导弹击落”的场景,然后就觉得不可思议,甚至神秘化。 对比一下真实情况和新闻描述,你会发现两个世界差距很大。真实情况里,陨石进入大气层会发光,会燃烧,偶尔有人在地面看到火球,这是自然现象。 新闻里,却被描述成中国防空部队精准击落,这就从科学事件变成了军事炫技事件。差距明显到让人怀疑,这事更像是信息误读或者夸大报道,而不是真实事件。 再从信息传播角度分析,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太快了,尤其是网络上。一个未经证实的新闻,几小时内就能被成千上万人看到、转发、评论,甚至加入自己的猜测和解读。 大家在没有科普知识的前提下,很容易把复杂的科学现象神秘化,把新闻夸张化。最后,公众形成的认知跟实际情况可能完全不一样。 在没有足够科普知识的情况下,人们看到陨石、流星等现象,很容易和未知、神秘、军事能力联系在一起,尤其是看到“击落”这个词,直接把它想象成一场高科技秀。 而科学告诉我们,陨石是自然天体,防空系统击落几乎不可能,这是基本常识。如果公众能够先有科学判断,再去看新闻,就不会轻易被类似报道带偏。 其实,这件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醒,面对天外来客或者未知事件,科普知识和理性思考比盲目好奇重要得多。 我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是合理的,但把它和军事技术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是军事奇迹,就不现实。科学认知可以帮助我们区分真实和夸张,让我们不被新闻标题牵着鼻子走。 再说一句,类似新闻出现,不仅是媒体的问题,也反映了公众在科学素养上的不足。大家对陨石、流星、天文现象、物理速度、轨道等基本概念了解得很少,所以看到新闻就容易被“击落陨石”这样的描述震撼。 面对自然现象和未知事件,不必惊慌,也不必神秘化。科学认知让我们看清事实,理性思考让我们避免被夸张报道误导。 关注天文、了解自然,比盲目追逐新闻标题更有意义。陨石会落,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知识如何落在自己心里,而不是导弹如何落在天空中。 信息来源:第一现场——目击者讲述不明飞行物被击落瞬间 “听到两声巨响,正在下雨以为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