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金正恩现在心里,恐怕只剩下一件事:坦克!刚刚在中国看完“全球最强”的100式,他

金正恩现在心里,恐怕只剩下一件事:坦克!刚刚在中国看完“全球最强”的100式,他连国庆日都等不及过完,就一头扎进了自家的研究所,一待就是两天!这股子急劲儿,说到底还是让三八线那边的动静给逼出来的。 韩美 “自由护盾” 军演的硝烟还没散尽,30 万韩军加上 1 万美军在半岛南部摆开的阵势,比去年多了一倍的实兵演练科目,连英国、加拿大这些远在天边的国家都派了部队来凑数。 最让平壤坐不住的是京畿道那 60 辆装甲车,每辆都架着以色列 “长钉” 导弹 ,这玩意儿可不是吃素的,8 公里外就能锁定目标,沿着高抛线俯冲下来专打坦克天灵盖,串联战斗部先炸掉反应装甲,主弹头再撕开 900 毫米厚的钢板,就朝鲜坦克那顶装甲,跟纸糊的差不多。 更要命的是平泽基地里停着的美国第 1 骑兵师 M1A2 坦克,那门 120 毫米主炮发射的 M829A4 穿甲弹,在 2000 米外就能戳穿 900 毫米均质钢装甲,别说朝鲜现在的坦克,就是当年海湾战争里的伊拉克坦克,挨上一发都得成零件状态。 朝鲜手里的家伙确实有点拿不出手。最先进的先军 915 坦克,说是借鉴了 T-72 技术,实际战斗力却打了折扣。炮塔上焊着的复合装甲号称能防 500 毫米穿甲弹,但面对美军贫铀弹根本不够看。 火控系统还是老掉牙的分立设计,激光测距仪、夜视仪各管一摊,白天打靶还行,到了晚上就只能靠主动红外大灯照明,1 公里外的目标都看不清楚,跟韩军坦克的热成像仪比,简直是老花镜对望远镜。 更尴尬的是没有自动装弹机,炮弹全靠装填手手动塞进去,人家 M1A2 虽然也是人工装填,但射速比朝鲜坦克快一倍还多,真打起来怕是第一轮齐射就被压制了。 这种技术代差带来的焦虑,朝鲜早就尝过。上世纪 70 年代埃及送了两枚苏制 “飞毛腿” 导弹,朝鲜工程师拆了又装,愣是仿出了自己的 “华城” 导弹。 现在面对韩美装甲集群的压力,他们太清楚光靠口号没用。韩国陆军已经装备了 K2 黑豹坦克,火控系统能在移动中命中 3000 米外的目标,而朝鲜坦克在同样距离上的命中率还不到 50%。 去年韩军演习中,K2 配合 “长钉” 导弹搞的协同攻击战术,把模拟的朝鲜装甲部队打得溃不成军,这画面怕是让平壤的决策者们彻夜难眠。 中国 100 式坦克的出现,等于给朝鲜指了条明路。虽然具体参数没公开,但从近年坦克发展趋势看,肯定少不了热成像仪、一体化火控和模块化装甲这些硬货。最关键的是自动装弹机和大威力主炮的技术,这正是朝鲜最缺的。 当年从埃及弄来导弹技术花了十年才吃透,现在有机会直接参考成熟设计,等于把研发周期砍了一半还多。毕竟朝鲜工业底子薄,自己从头搞,光是发动机寿命达标就得熬上好几年,现在有现成的技术可以借鉴,换谁都得抓紧时间。 看看驻韩美军的部署就知道时间多紧迫。平泽基地作为美军在半岛的核心据点,不光有 M1A2 坦克,最近还增派了装甲侦察部队,这些装备随时能在 72 小时内推进到三八线。 韩国陆军更是把京畿道变成了装甲走廊,60 辆导弹装甲车每天都在进行实战演练,模拟的就是突破朝鲜边境防线。这种情况下,朝鲜要是再慢悠悠地搞研发,等自家坦克造出来,人家的新装备早就更新换代了。 研究所里的工程师们估计也在加班加点地画图,把 100 式坦克的优点往自家设计里揉。比如炮塔外形得改得更流线型,反应装甲的排列方式要重新设计,火控屏幕得换成一体化的,这些改动看着小,却能实实在在提升战斗力。 当年朝鲜从 T-62 坦克改成天马虎系列,就是靠这种拿来主义的巧劲,现在面对更大的压力,这种 “抄近道” 的技术路线怕是唯一的选择。 毕竟在半岛这种地方,坦克的性能直接决定话语权。韩美那边亮出来的是能打穿 900 毫米装甲的炮弹和攻顶导弹,朝鲜要是拿不出对等的家伙,光靠阅兵式上的方阵可镇不住场子。 金正恩这两天在研究所里盯着的,恐怕不只是坦克图纸,更是朝鲜装甲部队能不能在未来对峙中挺直腰杆的底气。这种时候,谁还在乎国庆日的庆典够不够热闹,能造出扛得住打的坦克,才是最实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