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突然宣布 乌克兰议会295票赞成通过协议。英国答应未来100年都支持乌克兰。这种百年协议太少见了。 乌克兰那边又出大新闻了!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跟英国签了个超级长线的合作协议,整整100年!有网友就戏称:这不就跟说“咱俩好到曾孙那辈”差不多吗? 先看乌克兰这边,为啥急着签这种 “超长待机” 的协议?答案就藏在俄乌战场的现状里。现在前线早不是一开始的冲锋陷阵,变成了磨人的消耗战。 美国之前承诺的援助,卡在国会里好几个月没动静;德国的豹 2 坦克,说了好几次交付,到现在还没凑齐数;就连之前挺积极的波兰,也因为粮食出口的事儿,跟乌克兰闹了矛盾,援助直接降了温。 泽连斯基心里门儿清,短期援助都是 “救急不救穷”,要是没个大国把长期承诺拍在桌上,其他北约国家只会越来越敷衍。选英国不选美国,也是乌克兰算准了的 — 美国现在一门心思盯着印太,对欧洲的事儿总有点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但英国不一样,脱欧后一直想在欧洲找存在感,正好缺个机会证明自己,这种 “百年协议” 的激进方案,英国愿意接。 果不其然,协议刚通过,乌克兰国防部就立马喊话,说 “这能让更多北约国家跟着签长期合同”。明眼人都看出来,乌克兰是想拿英国当 “标杆”,逼其他国家不得不跟上,不然在国际上就落了下风。 再看英国,真能心甘情愿帮乌克兰 100 年?没那么简单。表面上是 “仗义疏财”,实际上早把好处攥在手里了。知情的人透话说,协议里藏着不少 “暗条款”:乌克兰的敖德萨港,英国以后有优先使用权 ——那可是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命脉,等于把吃饭的路子给了英国; 东部的页岩气田,英国能跟乌克兰一起开发,能源这块肥肉也没跑;就连以后乌克兰战后重建,英国企业也能先挑项目,等于把未来的赚钱机会都占了。 说白了,英国这是 “用现在的投入,换乌克兰 100 年的好处”。比美国的援助精明多了 —— 美国是给点武器就完事,英国直接把乌克兰的经济命脉 “长期质押” 了。 更绝的是,英国还能借这事倒逼欧盟:你看我都签 100 年了,德国、法国总不能只给点短期援助吧?最后欧盟不得不加大投入,英国却坐收 “带头大哥” 的名声,还不用管欧盟内部的烂摊子。 这协议一签,俄罗斯那边立马就炸了。之前对付西方援助,无非是拦截武器运输线,现在面对 100 年的合作,俄罗斯直接换了打法。 8月刚过,俄军就加强了对敖德萨港的封锁,已经击沉了 3 艘想突破的乌克兰货船 — 明摆着就是针对英国要占的港口;俄罗斯外交部还特地点名英国,说 “这协议就是踩乌克兰主权的红线,俄罗斯肯定要反击”。 不光如此,俄罗斯还悄悄跟土耳其拉近了关系,加快推进天然气合作,要通过土耳其给欧洲送气。这步棋特别妙 —英国想靠乌克兰掌控能源通道,俄罗斯就另开一条路,直接断英国的 “后路”。 原本只是俄乌在战场对抗,现在因为这份百年协议,连能源、港口这些 “长期利益” 都卷进来了,局势比之前复杂十倍。 更有意思的是北约内部的 “小九九”。美国虽然嘴上说 “欢迎英乌合作”,但自己却死活不签长期协议 — 特朗普政府提交的对乌援助,还得国会每半年审批一次。明眼人都看出来,美国是想把欧洲安全的 “担子” 扔给欧洲国家,自己好专心对付印太。 而英国正好抓住这个空隙,靠这份百年协议在欧洲刷足存在感,既跟美国保持了特殊关系,又压了法国、德国一头,简直是 “一举两得”。 现在国际上对这份协议的看法,简直是两极分化。有人说这是乌克兰 “抱到了长期大腿”,能稳住局势;也有人说这是 “拿未来换现在,早晚要后悔”。 但不管怎么说,这份协议已经把欧洲的安全格局搅乱了 — 之前都是短期应对俄乌冲突,现在直接变成了 “百年博弈”。 接下来,俄乌战场会不会因为这份协议变打法?欧盟会不会被迫加大援助?英国的 “百年承诺” 到底是真投入还是假噱头?这些问号,恐怕比 100 年的协议本身,更让人揪着心。 信息来源: 乌克兰议会批准与英国百年伙伴关系协议.--2025-09-17 19:41·环球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