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清楚的意识到了中国的强大 贝森特周一表示,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是“他们的国内事务”。当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对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采取措施时,他说,“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一问题,但这似乎更多是欧洲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我们的问题。” 华盛顿这出戏码,演得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一边说着“不关我事”,一边却扭头建议欧洲对印度加税——敢情制裁的大棒永远挥向别人,自己永远站在道德高地上指点江山。这不是双标,什么才是双标? 说起来也挺讽刺的。美国嘴上喊着“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可行动上却是“我的规则才是规则”。中国买俄罗斯石油是“内政”,印度买就得被“额外征税”?国际政治哪有这么分的,分明是看人下菜碟。 其实谁都明白,石油背后从来不只是生意,更是地缘博弈的延伸。根据能源情报署(EIA)数据,2023年以来,俄罗斯已成为印度第二大石油供应国,日均进口量超180万桶。这么大一块蛋糕,印度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而中国更是早在几年前就构建起多元化的能源供应网络。中亚、中东、俄罗斯甚至非洲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美国想用能源当筹码来施压?对不起,这条路早就被堵死了。 有意思的是,印度这次被“点名”,居然还有点沾沾自喜。以前总觉得美国眼里只有中国,现在终于也被“重视”了——哪怕是被制裁的重视。这种心态,像极了班里那个总被老师忽略、突然挨了批评反而偷着乐的学生。 但国际政治不是小学生斗气。大国博弈从来不讲情绪,只讲利益。美国拉拢印度制衡中国不是新闻,但要是以为印度会完全选边站,那就太天真了。莫迪政府精明得很,“战略自主”从来都是他们的外交底色。 话说回来,欧洲恐怕才是最难做的。跟着美国制裁俄罗斯,结果能源价格飙涨、通胀压得人喘不过气。现在美国轻飘飘一句“这是欧洲的问题”,不知道布鲁塞尔和柏林的政治家们听到这句话,心里是什么滋味。 其实世界早就不是一国说了算的时代了。单边制裁、长臂管辖,除了加剧对抗之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多元化、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可惜有些人至今还不愿承认。 说到底,国际社会苦“美式双标”久矣。今天可以为了利益放过A国,明天就能用同一理由制裁B国。规则变来变去,最终伤的却是美国自己早已摇摇欲坠的公信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