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首选现役的歼20,而非美国的F-35,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白某观文史 2024-04-28 21:26:27

在当今全球军事格局中,各国对于高端战斗机的追求与日俱增,其中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生产的歼-20隐形战斗机,正成为国际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星。近期,一则来自美国《国家利益》网站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揭示了中东国家阿联酋对中国这款先进战机的浓厚兴趣,明确表示其军事需求的首选是成飞的现役歼-20,而非美国的F-35或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歼31。这一声明不仅彰显了歼-20在全球武器市场的独特魅力,也映射出国际军事采购趋势的微妙变化。

阿联酋这一决策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和军事需求的驱动。阿联酋联合作战司令萨利赫·穆罕默德·本·马杰伦·阿梅里少将的中国之行,不仅是两国军事交流的深化,更透露出阿联酋对高端防御力量的迫切需求。

在与中国国防部及空军高层的对话中,阿联酋媒体直接表达了对歼-20的青睐,这一举动无疑为国际防务市场投下了震撼弹。相较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和沈飞的歼31,阿联酋的选择显得尤为挑剔且明确,这种偏好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首先,国际市场上对“成飞歼20”的称谓习惯,反映了西方国家对特定制造商的强调,这与国内直接以国家命名的习惯有所不同。例如,F-35通常会被细化为“洛克希德F-35”,这源于西方军事装备生产体系中的技术专属性和商业区分。

美国军方虽有权使用F-35,但其核心技术的专利权归洛克希德·马丁所有,这意味着没有该公司的授权,即使美国也无法擅自进行升级或分享给第三方。因此,我们常常能在国际报道中见到“ChengFei J20”这样的表述,它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军事工业的认可,也揭示了现代军备交易中复杂的产权与合作模式。

外界对歼-20的高度重视,与歼31相对较低的关注度,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首要因素在于两者定位的不同:歼31作为一款主打外贸市场的机型,其设计与性能指标自然不能与本国自用的顶尖产品——歼-20相提并论。这符合多数国家“保留最优,外销次优”的逻辑,因此,国际社会对于歼-20的关注和期待自然高于专为出口设计的歼31。

其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歼-20作为一款双发重型战斗机,其在载荷、航程、作战效能等方面相比双发中型的歼31有着本质的优势。重型战机不仅能够携带更多的燃料和武器,还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扩展性,这对于追求远程打击能力和多任务执行能力的现代空军至关重要。

公开数据显示,歼-20拥有5500公里的航程和2000公里的作战半径,无需使用加力即可实现1.8马赫的超音速巡航,并能挂载高达11吨的弹药,这些性能参数对于中小国家而言,几乎相当于拥有了战略级别的打击力量。相比之下,歼31的作战半径仅1250公里,最大速度同样为1.8马赫,载弹量为8吨,性能差距显著,这自然使得阿联酋更加倾向于选择性能卓越的歼-20。

阿联酋对歼-20的偏爱,还反映了地区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国际战略平衡的调整。随着某些传统强国实力的相对衰退和影响力减弱,中东国家开始寻求减少对特定国家武器系统的依赖,以维护自身的独立性和战略自主性。

“去美化”思路在伊拉克、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家中日益盛行,它们正积极寻求欧洲和中国等多元化来源的武器装备,以应对以色列不断增强的军事威胁和维持地区力量平衡。在这一背景下,F-35尽管在隐身技术和综合战斗力方面表现不俗,但在面对歼-20时,其作战半径和隐身性能的局限使其难以在不依赖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对以色列实施有效的隐蔽打击,而歼-20则具备这一战略优势。

因此,阿联酋对歼-20的垂青,既是出于对军事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寻求战略平衡的体现。这一举动不仅可能开启中国高端军事装备出口的新篇章,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防务市场格局的重塑,预示着未来国际武器贸易将更加注重性能、自主性和战略匹配度,而非单一的供应商关系。随着全球安全环境的不断演变,类似阿联酋这样的国家选择,无疑将成为推动国际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驱动力。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