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厦门“坚持过紧日子”不紧民生

经济道理 2024-01-02 20:38:00

厦门“坚持过紧日子”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优良传统。

新冠疫情来临后,在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且需继续为企业减负的背景下,地方普遍释放出政府过紧日子的信号。厦门在2020年的预算报告中就提出,厉行节约,将公用经费平均压减15%,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平均压减18%。同时实施零基预算改革,以零为基点编制部门预算,实质性梳理整合产业领域支出政策。

厦门不久前发出的《关于加强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的通知》无非只是这个传统的延续,并且基于三年疫情大考,更加严格预算管理而已。

比如《通知》明确,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事业单位所需支出原则上优先动用非财政拨款收入解决;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2024年部门专项业务费、公用经费分别按10%和20%的幅度压减;不再新增租赁和重新装修办公用房;严禁开展无实质性内容的调研考察活动;禁止过度超前和浪费,原则上新建和改扩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5年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3年内不得挖掘。

这些只是厦门本届政府更加严格预算管理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具体到禁止挖掘城市道路的限制年限,这样的提法在历届政府文件中并不多见。

确实,全球经济下行叠加三年疫情造成的影响,正如《通知》所言,“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并非只有厦门如此。

根据公开的各省负债情况数据,2022年青海省负债率最高,达84.7%,第二名是贵州省,负债率61.89%,第三名吉林省54.8%,第四名甘肃省54.3%,第五名天津53%。不过,贵州却最早曝出,“受制于财力水平有限,化债工作推进异常艰难,仅靠自身能力已经无法有效解决。”

福建负债率22.4%,居第28位。厦门长期是“福建财力最强市”,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1329亿,仍然在福建各地市中遥遥领先。在负债压力上,厦门、福州和宁德处于省内最低位,其余地市的综合债务压力都在150%以上,只有这三地处在150%以下区间。

问下度娘,最近武汉、大同、无锡乃至一些十八线城镇,都在积极贯彻“严格预算管理坚持过紧日子”。

不过,厦门“坚持过紧日子”不紧民生。《通知》开篇就非常明确,“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对厦门这座正在经历产业转型升级阵痛的城市来说,重大产业项目和省市重点项目同样是保支出重点。事实上,即便是三年大疫,厦门就没亏待过民生。

根据厦门统计公报,2022年厦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88亿,增长2.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9.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1%,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8%。

往后前,最近几年厦门保民生开支一直都在增加。

2021年财政支出1060亿,增长10.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14.4%,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9.3%,卫生健康支出38%。

2020年财政支出976亿,增长7%。其中,教育支出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3.6%。

2019年财政支出914亿,增长2.5%。其中,教育支出增长8.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1.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长9%。

看得出,对待民生,厦门就没过过紧日子。坚持“保科学技术支出”更是为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今年来,由于受制于产业转型升级阵痛,厦门经济增速放缓,为了尽快走出阵痛期,厦门在保重点产业和省市重点项目支出上,同样不过紧日子。

福建省发改委公布的2023年度省重点项目名单中,厦门就有130个,总投资6936亿。其中产业项目58个,包括厦门天马光电子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一期)、中创新航厦门三期二阶段、厦门同安区雪花啤酒新建年产能40万千升啤酒工厂等。

还有55个基础设施项目,旨在完善厦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此外,还有15个社会事业补短板项目,意在进一步增进厦门民生福祉,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打造高水平健康之城。

2023年厦门有461个、总投资将近1.2万亿的市重点项目,其中161个产业项目被列为年度计划投资的重点,其次才是社会事业项目155个,基础设施项目134个,新城配套项目11个。

保民生关系百姓福祉,保产业决定城市未来发展,厦门坚持过紧日子,就是不紧民生和升级产业。

3 阅读:4794
评论列表
  • 飞翔 11
    2024-01-02 22:59

    今年厦门港务人家年终奖都是十几薪起步,过节费2000。

  • 随意 10
    2024-01-03 06:57

    厦门是减少公务出差,增加公务员收入

经济道理

简介:从这里看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