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诗解析:浩然正气文天祥《太白楼二首·之二》

青牛君说普洱茶 2024-02-19 16:49:52

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打造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中国诗歌与茶诗 / 文天祥其人 / 文天祥茶诗作品 / 创作背景 / 原诗 / 注释及释义

中国诗歌与茶诗

中国诗歌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诞生,为后世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和艺术基础,产生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和高山仰止的诗人。

最早的茶诗当属西晋文学家、官员孙楚(约218-293)的《出歌》,距今约一千七百年。茶诗创作在唐宋两朝达到顶峰,卢仝、辛弃疾等名篇佳作流传不衰。

辛弃疾 画像

文天祥其人

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字履善、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因宦官、权相当道,政治生涯几度沉浮,37岁时辞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募士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平江知府。后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与元军议和,因怒斥元军主帅伯颜被拘,于押解北上途经镇江时逃归。其后组织多次抗元之战,终在五坡岭被俘,被押解至元大都囚禁3年,威武不屈。1283年,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48岁。追赐谥号“忠烈”。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

文天祥 画像

文天祥诗风气势豪放,多忠愤慷慨之文。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然正气,为后人尊仰。存世《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文山先生全集》。《全宋诗》存其诗6卷。

文天祥茶诗作品

文天祥诗、词作品共计1004首,《过伶仃洋》、《正气歌》等诗豪气干云,传唱至今,激励鼓舞了无数有家国情怀的仁人志士。

从文天祥诗词看,他是一个爱茶、知茶之人,否则是写不出“活火参禅笋,真泉透佛茶”这样出神入化的佳句,更不会在“男儿斩却楼兰首”之后,最希望做的事情竟是“闲品茶经拜羽仙”!

文天祥共有茶诗6首,分别为:《太白楼二首·之二》、《借道冠有赋》(“病中萧散服黄冠”)、《病愈简刘小村二首·之一》(“秋光沁人骨,意气晓来新”)、《晚渡》(“青山围万叠,流落此何邦”)、《景定壬戌司户弟生日有感赋诗》(“夏中与秋仲,兄弟客京华”)及《游青源二首·之二》(“空庭横䗖蝀,断碣偃龙蛇”)。

创作背景

1276年,文天祥担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期间,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军主帅伯颜被拘捕,在押解北上,途经镇江待渡时成功逃脱。文天祥的《太白楼二首》即应作于这一时期。

图片来自网络

本诗首句“扬子江心第一泉”的“第一泉”指镇江中泠泉。唐代名士刘伯刍将水依其水味及茶汤表现分为七等,中泠泉被列为第一等,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泉”。此泉泉眼原位于扬子江江心,后河道变迁,大约在清咸丰年间演变为镇江市金山寺外的陆地泉眼。

《太白楼二首》中的“太白楼”到底位于何地,众说纷纭。青牛君倾向于东临长江的马鞍山“太白楼”。一是此地为唯一面临长江的“太白楼”;二是此“太白楼”距镇江“第一泉”约半日船程,符合文天祥镇江逃脱后的方向。同临长江,空间距离较近,太白楼与第一泉同时出现便顺理成章了。

马鞍山太白楼近影 安徽文旅厅

原诗

《太白楼二首·之二》

文天祥(宋)

扬子江心第一泉,1

南金来此铸文渊。2

男儿斩却楼兰首,3

闲品茶经拜羽仙。4

图片来自网络

注释及释义

1.第一泉:指泉眼位于当时扬子江江心的中泠泉。唐代名士刘伯刍将泡茶用水分为七等,中泠泉为第一等,时称“天下第一泉”。古谚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本句大意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泉泉眼就位于扬子江江心之中。

2.南金:原意为南方金属,引申为贵重之物。此处指南方的文人士子。铸:原意为铸造、塑造,此处指著述。文渊:原意为文化汇集、学识渊博,此处指著书立论。本句大意是:南方的士子们常常来这里著书立论。

3.楼兰:原意指古代军事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楼兰古国。此处指侵略者元军。此句大意是:待我热血男儿击溃元军入侵。

4.此句大意是:我会来这里认真研读《茶经》,学习茶圣陆羽的茶道。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新春快乐,龙年吉祥,梦想实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