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熟睡中的冯运修,突然感觉不对劲,好像是日军包围他家了。他从枕头下摸出手枪,悄悄走到厨房,准备烧毁机密文件,但下一秒,日伪特务出现在了他家墙头! 冯运修,1921年出生在天津,家里条件不算差,舅舅齐燮元还是北洋军阀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物。可惜,时代变了,日本侵略者来了,齐燮元却没骨气,投靠了日本人,当上了伪华北治安军司令,成了人人唾弃的汉奸。冯运修跟舅舅完全不一样,他从小就看不惯这种背叛民族的行为。16岁那年,1937年,他毅然加入了天津的抗日杀奸团,决心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一份力。 抗日杀奸团是当时天津爱国学生自发搞起来的组织,里面都是些热血青年,来自耀华中学、南开中学这些名校。他们目标很明确:杀汉奸,打击日本侵略者。冯运修年纪不大,但枪法准,胆子也大,很快就成了团里的骨干,负责保管武器和机密文件。这些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泄露,整个组织都得完蛋。 1938年6月,冯运修参与了一次大行动——火烧天津中原公司。这地方是日本人开的百货公司,象征着经济侵略。他们几个偷偷潜进去,放了把火,大火烧得那叫一个痛快,不光让日本人损失惨重,还狠狠打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这次行动让冯运修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让他更坚定了抗日的信念。 到了1940年,冯运修把战场转到了北平。那年他考上了辅仁大学,但因为抗战任务太重,没能去上学。同年7月7日,他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刺杀汉奸吴菊痴。吴菊痴是伪《新民报》的编辑局局长,整天帮着日本人宣传,坏事干了不少。冯运修跟同伴李振英计划周密,跟踪吴菊痴的黄包车,在南新华街土地祠门口趁乱动手。冯运修骑着自行车靠近,掏枪就打,两枪下去,吴菊痴当场毙命。这事儿干得漂亮,震慑了日伪当局,也让冯运修彻底上了敌人的黑名单。 干了这么大的事儿,日军自然不会放过他。冯运修只能东躲西藏,日子过得提心吊胆。1940年8月6日深夜,他在北平受壁胡同的家里休息。突然,他感觉不对劲,像是被包围了。他赶紧从枕头下掏出手枪,跑到厨房,想烧掉床底藏着的机密文件。这些文件里全是抗日杀奸团的行动计划和成员名单,绝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他点火烧文件,眼看着纸张变成灰烬,可就在这时候,日伪特务翻上了院墙,破门而入。 敌人冲进屋子,冯运修退到厨房,用桌子当掩体,跟他们展开了对射。他枪法好,一枪撂倒一个,可敌人太多,火力也猛。他的子弹很快就打光了,日军架起机枪一顿扫射,冯运修身中数弹,血流了一地。即便这样,他还是拼尽全力,用左手握枪继续反抗,直到倒下。敌人冲进厨房时,文件已经烧得干干净净,他们啥也没捞着。 冯运修被送到中央医院,日军还想救活他套情报,可他伤得太重,8月8日就牺牲了,年仅19岁。他死得壮烈,手里还攥着枪,灶台边的灰烬证明了他的决心。他的家——受壁胡同甲12号,也成了后人缅怀他的地方。 冯运修的死,在抗日杀奸团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大家伙儿更卯足了劲儿抗日。北平的老百姓听说他的事迹,也深受鼓舞,不少人加入了抗战队伍。他的牺牲,直接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而他的舅舅齐燮元呢?还在伪政权里混日子,后来抗战胜利被清算,落得个臭名昭著的下场,跟冯运修的英勇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