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IT公司Astronomer的首席执行官安迪·拜伦在当地时间19日宣布辞职,并公开致歉。这个反应速度之快,令人惊讶。不得不说,在欧美国家,尤其是公共人物一旦被证实有婚外情或其他道德失范行为,往往会立刻辞职并发表公开道歉。 相比之下,国内一些人在面对类似丑闻时的反应却截然不同。不是强调“要保护隐私”,就是连全名都不让提,相关照片和视频也被视为“不可传播”。甚至有舆论称这类私德问题只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似乎在为当事人寻找借口。 不管这种应对方式是不是“本地化的标准操作”,但至少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西方公众人物的道德感似乎更为明确。起码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出了问题愿意承担责任,而不是混淆视听、强行洗白。 那么问题来了:是我们的公众人物在道德感上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整个社会对“隐私权”的理解存在偏差? 或许,这不仅仅是隐私与曝光的争议,更是关于公众责任、舆论透明、道德标准的深层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