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或许就是这一刻开始崛起!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想当年欧美联合设计,搞所谓环保给中国下套,希望耗死中国,谁能想到,中国真把新能源这条路走通了,还越走越顺,等核聚变商业化后,那就几乎无敌。 回顾历史,欧美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工业污染急剧增加。 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但也导致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伦敦曾因大量燃煤而被称为“雾都”,泰晤士河也因工业废水排放而臭气熏天。 这些污染不仅对当地环境造成了长期破坏,也对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影响。 可等到我们中国开始发展时,,欧美国家却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政策,试图遏制中国的发展。 欧盟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也就是所谓的“碳关税”,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对从碳排放标准较宽松国家进口的特定商品,如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征收额外的关税。 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接受更高的环保标准,从而限制中国的工业出口。 在过去,中国的工业环保技术确实又非常落后,以烟气脱硫脱硝技术为例,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的火电厂、钢铁厂等工业领域在脱硫脱硝方面,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 当时的脱硫技术主要采用湿法脱硫,但关键设备和催化剂都需要从欧美国家进口,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技术受制于人。 欧美国家则在环保技术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和专利。 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面,美国的通用电气、德国的西门子等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在新能源领域,欧美国家也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不过面对欧美国家的技术封锁和环保压力,中国并没有退缩,而是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也在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电投远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能耗碳捕集成套技术,其吸收剂再生热耗、损耗等关键技术指标领先行业同类技术水平。 而且甘肃国净环保有限公司,也能将生产高效氢氧化钙脱硫剂,及超低温脱硝催化剂,为工业烟气治理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现如今中国的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行业,在全世界的地位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25年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报告》,中国巩固了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的地位,能源投资总额已达到美国和欧盟的总和。 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的投资更是占据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份额。 中国在太阳能领域的投资,达到了45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而且中国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已历史性地超越火电装机规模,成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军”。 不仅是这些大国重工,我们的各种高科技产品,也慢慢走在了欧美国家的前面。 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中国与欧美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以动力电池为例,2025年1-5月,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占据了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的65%以上,其中宁德时代的市场占比达到了38.1%,比亚迪紧随其后,市场占比为17.4%。 而欧美企业如LG新能源、SK On等的市场份额则呈现下滑态势。 在电动车出口方面,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20.5万辆,同比翻倍,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从当年的技术落后到如今的全球领先,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随着核聚变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商业化应用,中国的能源格局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这或许就是国运崛起的时刻,中国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