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凯尔:唯一一个,活着收到我国国礼瓷的人

南斋孤风中 2024-05-01 21:26:09

在遥远的东方。

古老的中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这里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积淀,瓷器作为其中的瑰宝,更是名扬四海。

每一件瓷器,都仿佛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凝结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一个名叫埃文凯尔的普通男子。

每天忙碌于他的典当行,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

他从未想过,自己的生活会与那个遥远的国度,产生如此深刻的交集。

埃文凯尔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埃文凯尔正在整理着刚刚收到的物品。

突然,一个包裹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一个破旧的黑色相册,边角已经磨损。

封面上的字迹,也模糊不清。

他好奇地打开相册,里面竟然是一组彩色的照片。

照片上的场景让埃文凯尔的心猛地一颤——那是南京大屠杀的现场,无辜的平民在日军的枪口下哀嚎,血流成河。

他仿佛能听到那些受害者的哭泣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恐惧与绝望。

这些照片。

是历史的见证;

是那些被遗忘的受害者的无声呐喊。

埃文凯尔无法平复内心的震撼,他知道这些照片的重要性。

他必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照片,了解那段历史。

于是,他将这些照片上传到了互联网上。

并附上了自己的留言。

很快,这些照片就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人们纷纷转发、评论,表达着对那段历史的悲痛和对受害者的同情。

同时,这些照片也引起了中国网友的注意。

他们告诉埃文凯尔。

这些照片是日军侵华罪行最直接的证据,一定要妥善保管。

埃文凯尔深受感动,他决定将这些照片捐赠给中国。

他认为,这些照片应该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些受害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埃文凯尔带着那本沉甸甸的相册,来到了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他紧张地等待着接待他的外交官。

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当外交官接过相册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他们知道,这本相册对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表彰埃文凯尔的善举,中国决定向他赠送一件特殊的礼物——一件国礼瓷。

当埃文凯尔打开礼物的包装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瓷器,上面绘制着中国的传统图案和花卉。

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他小心翼翼地捧起瓷器,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情谊和尊重。

埃文凯尔,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知道自己收到了一份无比珍贵的礼物。

这件瓷器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份承载着两国人民情谊和记忆的宝贵遗产。

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友好,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两国关系贡献力量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埃文凯尔的故事传遍了世界各地。

他成为了一个,连接两个国家友谊的桥梁。

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性的光辉和善良的力量。

而那件国礼瓷,也成为了他的宝贝之一。

陪伴着他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每当埃文凯尔看到那件国礼瓷时,他都会想起那段特殊的经历和那些无辜的受害者。

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继续努力为和平与正义而奋斗。

而那件国礼瓷,也成为了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和见证。

永远铭记着,那段不平凡的历程。

除去埃文凯尔外,还有一位曾经无私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外国友人。

在他去世多年后,其后代同样收到了中国赠予的国礼瓷。

拉贝先生

1908年,约翰·拉贝来到中国,先后在北京和南京的西门子分公司工作。

1937年,当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南京时。

拉贝在南京的住所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

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

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

这一义举,让拉贝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深深感激和尊敬。

战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

但鉴于他在南京的功绩,国民政府给予了他每月的金钱和粮食接济。

当时拉贝先生在德国的生活每况日下,一家人连维持基本的生活,都已经成了困难。

得到消息的南京市,民无不为此忧心。

竟自发为他进行募捐。

最后筹得一笔巨款汇往国外,在解决拉贝一家生计问题的同时。

也向世界人民昭示了,中华民族滴水之恩当报以涌泉的优良品质。

对此,拉贝很是感动:

“我一家老少处于此种艰难环境中,你们寄来的钱物,正用得上中国一句古话:雪中送炭,具有无上的意义,我全家均无限的快慰。”

1950年1月5日,拉贝在德国因中风去世。

时间流转至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口罩等平时不起眼的物资,成了价比黄金的稀缺物品。

德国海德堡医院的医生,托马斯·拉贝。

作为拉贝的孙子,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托马斯·拉贝,在德国海德堡医院工作。

他深知疫情的严重性,也明白自己的责任。

然而,随着疫情的不断恶化,医院的医疗资源和防护物资逐渐告急。

在这个关键时刻,托马斯·拉贝想到了自己的祖父拉贝和中国之间的深厚友谊。

他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在这个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于是,托马斯·拉贝,向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发出了一封求援信。

在信中,他详细介绍了医院的情况和所需的医疗物资,并请求中国能够提供帮助。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在收到信后高度重视,迅速与工信部联系。

在得知这批药物,是给拉贝后人的之后。

国内某知名医药企业毅然决定免费赠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托马斯·拉贝需要的物资用专机亲自送了过去。

要知道,当时中国大地同样疫情肆虐。

这类抗疫物资本就是有价无市弥足珍贵,但不论如何艰难,只要拉贝先生的后人有难,那我们便一定会伸出援手。

我国同时也于2020年,赠与了一套国礼瓷给拉贝先生的后人。

国礼瓷的珍贵,不光是其瓷器的艺术价值。

此物更像是一种信物。

就像动漫作品中的龙珠一样,集齐之后便能完成一个心愿。

其中,有大国的承诺。

更有,一个民族传承五千年来永不更迭的初心。

0 阅读:17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