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语威震外交场合,已成为外国翻译人员的噩梦

浪迹沙海的鱼 2024-05-09 09:38:02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

俄罗斯外长莅临华夏,中方把招待之地定在桂林,谐音“贵邻”,即尊贵的邻居。美方遣使团来华,外交部精心安排在廊坊,谐音“狼访”,即大灰狼来访。

从地名的发音不难看出我国对于两国的态度差异。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感叹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外交人员高超的语言艺术。

另外,华夏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也常被外交人员引用。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我国外交人员引用了一首古诗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诗表达了无论距离多远,真正的朋友总是心心相印的情感。这一引用不仅展示了中方对国际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传递了华夏文化中的和平与友好理念。

在外交活动中,使用频次较低的谐音梗和诗词还算不得什么,最令翻译官们头痛的当属高频使用和数量繁多的中国成语。

外交场合,发言人若突然引经据典,曰:“在中国有句古话”,外国听者往往瞠目结舌。更遑论那些深奥的成语,一旦出口,其威力不亚于一枚重磅炸弹。

例如我国外交人员批评某国为维护自身霸权,用上了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无中生有,造谣中伤等一连串成语。这些成语,咱们中国人一听就心领神会,而外国人一听则是一脸懵逼。

国人言谈间,往往不经意间便插入一些深邃的成语,就如同在文件中插入超链接,若外国人仅学了华夏文化之皮毛,轻则被骂还陪笑,重则几日难安寝。苏联便是深受其害之典型。

那是1969年,中苏交恶之际,珍宝岛硝烟犹未散去,到了当年九月,中苏之间却上演了一出外交乌龙。

当时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希金,出席完越南领袖胡志明葬礼后,突抵北京与周总理会谈。会谈中,苏方代表愤慨难平,强调对四川、甘肃领土无野心。

此言一出,中方人员愕然。后经复盘,方知缘由。原来此前两国磋商边境问题时,中方曾用成语“得陇望蜀”指责苏联对领土的贪婪。

岂料被苏方翻译直译过去,成为笑柄。此翻译官堪称成语杀手,“得陇望蜀”仅为一血,故事尚未终结。

那次会晤中,苏联还抗议中方污蔑其国格,称中方将苏联称之为“虫子”中方人员同样一脸茫然。后查询会议日志,方知,当时中方还用了“作茧自缚”一词。

最后苏方竟指责中方傲慢无礼,辱骂其为狗,对于这一误会,中方看遍中俄两方会议资料并无此事。至于此说法对应何句古话,诸君可猜之。

说实话,外国翻译官吐血之时,中国外交官们亦难辞其咎。除了苏联因不懂中国成语出过洋相之外,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也未能幸免。

前几年,有美国官员就疫情向中国甩锅,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怼时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言罢嘿嘿一笑,还反问对方是否明白此言真义,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此等补刀之术,不仅精准表达己意,更顺手diss对方无文化。可见我外交部果然名不虚传,魔法部之称,实至名归。

中国在外交场合使用诗词歌赋、成语典故,一方面可以精准表态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另一方面,听者要弄懂中方的立场,就必须去了解中华文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

只是,此举确实坑惨了各国翻译人员,让笔者心态他们一秒钟,哈哈哈。

61 阅读:16430
评论列表
  • 2024-05-10 08:28

    一个成语一种思想一个故事一种原则。简洁稳定。其是上下五千年文化结晶

  • 2024-05-09 16:42

    看看国外的中国仙侠小说,那个才NB,再翻译回中文更NB

  • 昵称 21
    2024-05-10 17:39

    苟富贵勿相忘

  • 2024-05-10 00:54

    少用成语,说老外能听懂的

    依阿华 回复:
    大炮震耳欲聋的声音才是它们唯一能听懂的语言
    jdjejkeej 回复:
    你有实力,就是说鸟语,网友也会赞同你
  • 2024-05-10 07:07

    用中国成语,对外国人来说无异于对牛弹琴🎹

  • 2024-05-10 18:2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是恐怖分子抢得到的

    用户13xxx22 回复:
    南朝鲜棒子:纳尼?
  • 2024-05-10 13:56

    实在翻译不了用拼音就对了

  • 2024-05-10 15:31

    哈哈哈,出口成章

  • 2024-05-10 09:08

    咱们成语4个字,要让老外理解,需要100个字

    用户10xxx04 回复:
    再加100他们也搞不明白!
    老王 回复:
    怎么可能一百字就能搞清楚?这种成语一般都是典故,来龙去脉说清楚后至少是一篇短篇小说,100字那是小小说。
  • 2024-05-11 12:05

    俄罗斯的理解没有错,“得陇望蜀”本意就是如此,只是后来人用错了地方,用到了其他地方,其他地方既不是陇又不是蜀。

    A999 回复:
    是个中国人都明白,就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得寸进尺。登鼻子上脸。给脸不要脸。
  • 2024-05-10 10:18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那个呢?

  • 2024-05-14 14:59

    如有好友来访,请来我山西省孝义市!楼高路阔,山光水色,森林湿地,鸟语花香。[滑稽笑]

  • 2024-05-10 08:18

    你指望外国人能懂什么,?在他们口中,孔夫子都成了坐在岸边等尸体的人了

  • 2024-05-10 08:44

    “勿谓言之不预”,有好多国家到现在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 2024-05-11 12:34

    翻译古文,更要命,估计象读天书

  • 2024-05-14 12:00

    言语精简,表达得力,这也是外交必备要件之一。

  • 2024-05-10 19:40

    四个字后面是一段典故,这个典故得用多少单词翻译。

    方寸易安 回复:
    真正词汇量高的,是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买椟还珠这种由寓言压缩的成语,因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没必要在外交场合用
  • 2024-05-11 18:48

    鸡犬之声相闻

  • 2024-05-12 19:46

    对牛弹琴还是不妥,牵鼻踹腚才是正确方式

  • 2024-05-11 19:12

    笑死了,无恶意,不同语境、语气意思都不一样,更何况还有正面看、侧面看、内心看、历史看、社会看、未来看 心平气和,我没有啥看法,就都不想得罪,平衡就是这样,你们自己商量,这种大规划我插不了手,无法就是平和一下局势。 你们翻译翻译:道可道非常道😂

  • 2024-05-11 18:51

    但这样两国还怎么沟通,如何明白你的想法?

    浮光掠影 回复:
    他不明白是他的问题。我们已经说过了。有发言记录的,你以为。
  • 2024-05-10 18:19

    《西游记》在西方就被翻译成《猴》,《水浒》被翻译成好像是《水边的故事》。

    用户16xxx14 回复:
    水浒传翻译成105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
    赵无忌 回复:
    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不得不说的故事,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发生了什么,八仙过海
  • 2024-05-12 11:44

    “武松一拍桌子,对店小二说,放屁!”被翻译成了“武松一拍桌子,要店小二把屁放出来。”

  • 2024-05-13 14:03

    一个成语,就是一个信息的压缩包。

浪迹沙海的鱼

简介:发现职场趣事,分享有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