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三国的亡国之君,为何在晋朝的爵位等级会有如此差异?

文诩历史 2024-05-03 11:41:44

三国末期,魏蜀吴先后亡国,蜀国后主刘禅投降后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魏国皇帝曹奂在禅让给司马炎后,得到陈留王的爵位,而东吴末代皇帝在亡国后,所得到的爵位仅仅只是归命侯。为何三人同样都是亡国之君,司马家对他们的待遇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其实,了解三国各自的亡国过程就能大致明白司马炎的用意了。

按照当时的惯例,新朝建立后对于前朝宗室往往都是比较善待的,尤其是前朝皇帝。当年汉献帝刘协禅位后,曹丕对于刘协的封赏就是山阳公。

根据古代的爵位划分,公爵是除了王爵外最高的爵位封赏,而在刘邦白马之誓后,每个王朝不会轻易封出异姓王。因此,公爵已经是最高的封赏。

接下来我们来看三国各自的亡国过程。

首先说说蜀汉。

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的,再加上连年北伐,国力早就无以为继。此外,朝廷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当时的大将军姜维就担心被黄皓算计,因此避祸沓中。司马昭在得知蜀国具体情况后,这才决定灭蜀。

公元263年,曹魏集结大军,以钟会为统帅,开启了灭蜀之战。

因为魏蜀两国实力悬殊,再加上当时的姜维正在沓中,没能及时赶到,因此汉中很快就被魏军占领,姜维只能坚守剑阁。对此情况,钟会虽有数十万大军,但是毫无办法。

后来,邓艾偷渡阴平,只取成都。其实,这个时候的邓艾已经犯了孤军深入的兵家大忌,一旦姜维回援,邓艾大军就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但是后主刘禅却不打算反抗,直接投降了。

刘禅投降对于司马昭来说完全称得上是识时务,再加上后来他乐不思蜀的表现,这让司马昭对于刘禅这个亡国之君非常放心,因此大方地将其封为安乐公,供其安享晚年。此外,这样做还有给东吴看的意思,希望他们能早点归降。

接着说曹魏。

自从高平陵之变后,曹魏的政权一直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曹魏的皇帝就只是一个傀儡。在灭蜀后,司马家有了足够的功绩,因此就有了改朝换代的想法。

当时朝政掌握在司马炎手中,他仿照当初曹魏篡汉的故事,逼迫当朝皇帝曹奂禅让。公元265年,司马炎接受曹奂的禅让,建立晋朝。而他对曹奂的封赏,为陈留王,为的就是想要变现出自己比当初的曹丕大度,能给予前朝皇帝一个异姓王。

此外,司马炎给曹奂一个王爵,还有利于笼络曹魏旧臣。

基于这些考虑,司马炎才会如此优待曹奂。

最后是东吴。

自从蜀汉灭亡后,东吴一直防备晋朝来犯。因此,这让司马炎完成统一增加了很多的难度,从司马炎登基为帝算起,整整耗费了15年才将东吴灭亡,完成统一。

在公元279年,晋朝发起灭吴之战的时候,孙皓刚开始还拼命抵抗,在防线全面崩盘后,这才学习当初刘禅的做法,投降晋朝。

耗费如此多人力物力,司马炎能给孙皓好脸色看吗?但是又不能失了礼数,因此就给他封了一个归命侯。

总而言之,晋朝对于各个亡国之君不过规格的封赏,自然是有着各自的需求。封曹奂为王,是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封刘禅为公,是为了怀柔,更有利于接下来对付东吴;封孙皓为侯,因为他投降并没有什么价值,只是一个基本的礼数而已。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 2024-05-03 22:05

    灭蜀的时候,还有吴,自然要用高一点的待遇告诉吴,投降优待, 灭吴的时候,已经没有这方面考虑了。待遇自然会差一些。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