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对人的情绪活动有积极的调节作用,那怎么做才能有效地补充人体的血清素呢?(对山东初一女生自杀的反思)

邛水河畔的奇人奇事 2024-02-06 12:10:34

资料图片

回忆中学时代,难忘那座颤颤巍巍、历史悠久的教学楼,吱呀作响的木楼梯和走廊……显然学校是勉为其难地把这个班级塞在这么一间古旧的教室里。这个班级里的同学来自县里各乡镇,均因高考失利来此准备再战一年。

其中有位小冯同学,我跟他几乎没有任何言语交集。记得他长得高高瘦瘦,像根竹竿,喜欢穿一件宽松的长款夹袄外套,一张脸白里泛青,有点沧桑感。课间他也很活泼,常跟同学打闹。只知道他来自农村,但家里对他寄希望挺高,据说这是他第三次参加复读了。

日子看似平静地滑过,春节过后,大家又回到这间摇摇欲坠的老教室里复习备考。然而,气氛却变得不怎么平静,已混熟了的同学人群自然分成几个小组窃窃私语着,教室里传出嗡嗡声。

小冯的座位空着,人也不见踪影。终于,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除夕那天晚上,小冯突然不见了,家人四处寻找,最后在家里的牛圏里找到了。牛圏里并没有牛。他半跪在空荡荡的牛圏里,作缢吊的形状,已经没有呼吸了。

班主任也听说了此事,便在上课前简单地评说了几句,算是召开了主题班会。记得班主任老师的总结语里引用了这样一句话:“蝼蚁尚且偷生……”有劝大家珍惜生命的意思。

然而,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班主任老师对血清素可能了解不多,他所不知道的是,人如果屡屡受挫,或者在持续的压力下,有些人的神经就比较脆弱,他体内的血清素会被大量地耗损。

当血清素系统被重创后,人就不由自主地跌入情绪的低谷,看问题也非常消极,且容易钻牛角尖,一旦难以自拔,他就会产生这么一个归因:我的价值就是成为成功者,而做成功者的前提就必须是学习方面非常卓越;但我现在学习成绩不理想了,我就不能成为成功者;而如果我不能成为成功者,活着就没意义了。

就像山东那位初一的女生一样,她最后放弃生命,“砰”地一声掉下去了,完结了。

资料图片

科普:既然血清素对人的情绪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甚至换言之,血清素可以救命,那怎么做才能有效地补充人体的血清素呢?

一、适度运动,运动有助于缓解人的精神压力,提高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血清素的形成。比如,慢跑、游泳、跳舞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释放压力,提升血清素的水平。

二、多晒太阳,阳光对人体内血清素的合成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每天早晨或傍晚,尽量在户外活动、接触阳光。

三、保持规律的作息,确保足够的睡眠时间,遵循固定的起床、睡觉时间,有助于稳定血清素水平。

四、增加色氨酸摄入,色氨酸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物质。生活中可多吃乳制品、肉类、鸡蛋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

五、药物,前提条件是遵医嘱。

话说回来,任何人从这地球上消失,只能对自己的亲人构成伤害,对于天地来说,是无声无息的。哪怕这地球上的人全死光,天地都是无声无息的。

德国一位哲人说过,人类只不过是茫茫宇宙边缘上一群可怜的流浪汉。不要以为我们了不起,坐个奔驰,坐个高级跑车,“呜呜呜……”地开始发动,甚至飙车……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过几十年以后呢?中风了以后呢?

每一个人都很渺小,谁都不要张牙舞爪。因为,time(时间)这把利剑,最后会把所有的人都戳死。咱们越不过年龄这座山。时间会限制你生命的延续。时间的长度无始无终,而人类却有生有死;空间无边无际,而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只有几十公斤的肉体,有什么了不起?火葬场一烧,就那么一小捧。看不到这一点,人就做不到谦卑,也不可能有智慧。智慧就是把时间、空间和人的关系看透彻。

我们的家长、老师一定要明白:持续的压力对某些敏感、脆弱,承压能力很低的孩子是灾难。如果你的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大,千万不要逼孩子,可以把对他要求的标准往下降,让他快乐地活着即可。

要知道,有些人就不是读书那块料,是越读越傻的。

人活着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不要随意给自己判死刑。

咱们可以去实践一下,哪怕孩子一天都不去读书,就让他好好锻炼身体,思考各种精灵古怪的问题,通过网络学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样可以活得精彩。说不定他将来开个饭店也会成功。天地是不会把孩子淘汰的。

你看空中飞翔的鸟儿,它不种也不收,也不储存粮食在仓库里,上天尚且不让它们饿死,难道咱们还不如鸟儿?

你看路边野生的百合花,它不纺也不织,却长得如此清丽,连王妃的礼服也比不上它。咱们却还为每天穿什么发愁。

人的很多忧愁都是自己额外附加上去的。山东这位初一女孩的自杀,是她个人的悲剧,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在于,咱们没有对孩子进行老庄思想(人应该顺应自然,少求私欲等)的教育。

庄子的学说都是讲寓言、小故事,很容易理解。如果孩子从小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他得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很小,自杀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是咱们的教育严重地缺乏这些宏拓的大道相连的思想。一些陈腐的儒家论调跟老子的《道德经》的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意: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人生的意义不应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真朴。)”相比,境界区别太大了。

但现在的教育思想,灌输的就是“学而优则仕”、等级观念,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的迂腐思想,是愚蠢的思想,把无数孩子给坑了。

道家无为而无不为(大意:凡事只要按照自然规律来做,不妄为、不强求,就可以取得成功)才是伟大的思想。

资料图片

“无为”是低境界,“无不为”是低境界为最高的境界所创造的条件。看到并明白这句话的人,您就已经拥有相当高的智慧了。在此慰问昔日的小冯同学的家人以及那位山东女孩的父母,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一再重复。

0 阅读:1

邛水河畔的奇人奇事

简介:做过语文教师的情感领域写作者,爱好心理学。喜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