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76年入伍,同县有三位战友,开局都前程似锦,结局却一败涂地

一介退休老干部 2024-05-14 11:46:34

文/蒋金法

1976年初,我和我的同乡青年一起参军入伍,来到了沈阳军区空军部队服役,当时,县里一共有357名应征青年。后来,分散到了一个团的各个营地后,互相大都不接触了,但派到一个连队朝夕相伴的,本县的战友有11人。

同县的这些战友中,有三个我熟悉的人,他们在军营和复退回乡的生活过得波澜起伏辗转反侧,十分惊愕,令人惋惜。

第一个同乡战友,叫章水示,他是我邻村人,长得浓眉大眼,身体魁梧。他文化不高,做事风风火火十分泼辣。分在小口径高炮连,第一年当炮手,第二年当班长,第三年入党,到第四年时就代理排长,后来正式提干。

我们在部队服役有五年的,也有六年的,大家退伍后,他提级任连长,又在部队干了七八年,直到部队撤编,他才转业回到老家工作。

在转业地方工作后,他先后任副镇长,副乡长,最后在市政府某局分管基建大楼,因受贿(其中长期免费使用私企老板一轿车,以受贿罪论处),锒铛入狱几年后释放回家,过去的辉煌被一笔勾销。

后来,因落实劳改社保政策,他才勉强保留了“一碗饭”,但是他的养老金已大幅缩水。这么多年的战友聚会上,都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想想,真的为他叹息。

第二个同连队的战友,他叫孙文早,在部队干得风生水起,但是第三年他便请求退役,连排长希望他继续干,因为当时他已当了炮排的班长,如果干下去还是有希望的,可他认为自己是“非农”户籍,退役后可安排工作,只想早日离开东北驻地寒冷艰苦的生活环境。

果然,他退伍回去后就招为公安民警,现在看来是享受了转业军官的待遇,他先在一风景区派出所上班。

当时,所里三个人除了所长,指导员就是他了,应该说有职但不忙,有权又轻松,几年后他顺利地升任为所长,并调往离家近便的县城。

有了实权后的他,私欲也渐渐膨胀,经常和一些社会上的人接触。俗话说,近墨者黑,他与违法犯罪人员沆瀣一气,猫抓老鼠的治安执法,变成了猫鼠一窝,与黑道上的人吃喝玩乐都成朋友了。

对于他的做法,先是组织诫勉,后来妻子离了婚,还带走了孩子,由于她屡经劝诫不改,后被单位除名。

失去工作后,曾开过批发店,也办过公司,但都经营不善,最后无奈沦为“打工”一族。

如今,他退休年龄到了,收入微薄,退休金只够勉强解决温饱,比警察同行的退休金而言,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三个同连队的战友,他名叫程一公,初中文化,身材修长,说话比较文气,性格内向。

新兵训练结束后,被连长指导员相中,到连部担任文书(相当于副班长或班长职位),过了两年多,就内定准备提拔他了。

当时,为了提高他的军事基础和业务能力,让他到炮班当了副班长,却不料他自认为是“下放”贬职了,与入伍迟的班长“明争暗斗”,以致后来“偷枪藏子弹”,想暗箭伤人,“嫁祸”新兵班长,闹成了一场大的事故,最后被开除党籍,由转业军官“顺道”把他护送回家。

回老家后,他自认没脸见人,缄默寡言,低头不语,后来得了“重度忧郁症”,始终不见好转,当地组织把他作为“退伍军人”,安置在乡办企业工作,但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经常自言自语,也没有任何朋友,如今依然是战友当中的“独行者”!

我这三位战友,开局都很良好,但却最终步入歧途,结局令人叹息。

2 阅读:1266
评论列表

一介退休老干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